谢海平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教师在精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比较法”,能够将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充分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发现“这一处”“这一篇”的语言密码,助推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一、字词比较
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中关键字词的品析,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能够促进其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换词比较是品析词句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四下《猫》一文中写“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学生都明白“小梅花”指猫的小脚印。教师出示句子“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下几个小脚印”,引导学生揣摩比较:作者为何要将猫的脚印写成“小梅花”呢?从“小梅花”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比较品味,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准确地体会语言的魅力,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达成单元阅读目标“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教学中采用这样行之有效的换词比较法,可引导学生在“寻常处”看到“不寻常”的风景。
二、句子比较
文本中一些新颖独特的语言形式,为学生习得语言提供了绝佳范例。例如五上《慈母情深》一文中有这样一处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一处的描写作者采用反复和倒装把内心的震惊与心痛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师出示了比较句“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较、品析,从而感悟出这样的表达形式更能突出“我”的震惊、母亲的艰辛,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此,表达运用的秘妙便得到了彰显。接着,学生尝试运用反复或倒装写一写生活中自己曾经“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学从理解感知走向了实践运用。
三、片段比较
比较法同样可以运用于一篇文章中段的学习上。如四下《“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教师把船长和船员之间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修改后出示:
“洛克机械师,你在哪里呀?”
“船长您在叫我吗?我在这里呀!”
“炉子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被海水淹了。”
“炉子里的火有没有熄灭呢?”
“火也全部熄灭了。”
通过比较学生认为修改后的对话一点儿紧迫感也没有了。教师追问“此时人物的对话为什么必须是简短有力的?”学生探讨后发现,因为船长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情况、做出安排。在语言文字的体味揣摩中,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感受船长的镇定自若,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学生习得的是抓住人物语言走进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以及如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用合适的句式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教师巧妙设计的“比较点”,是从“怎么写”的视角,揣摩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对船长的赞美!在这样的比较和鉴赏中,学生的阅读思维扎得更深、看得更准。
四、篇章比较
1.同一文章中不同表达的比较
六上第二单元的阅读目标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是点面结合描写的范例。教师借助课后习题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既然已经写了整个战斗的场面,为什么还要细写每个战士的战斗情景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第二自然段先写一群人奋勇作战,作者是怎么写的?接下来详写每个人又是怎么写的?重点抓住什么来写?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前后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的写法。教師没有止步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比较探究的情境,引领学生行走在语言的丛林中,边走边体悟作者的匠心独运,在比较探究中领悟了点面结合、塑造典型人物的写作方法。
2.同一文章中不同事例的比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上的一篇说理文,用课文教语文,我们须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将“理”说清楚的。教师设置比较点“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事例的异同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作者的举例之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探究——发现真理的顺序来写,所举事例都是为讲清道理服务的,从而发现文本内隐的写作方法。当然,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比较:说理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中的写法一样吗?如此一来,学生不但认识到文章写了什么,而且对作者为什么写、怎么写都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3.同一体裁不同文章的比较
六上小说单元的《桥》和《穷人》的结尾颇具特色。教师采取组块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两篇小说的结尾。学生发现《桥》的结尾点明了老汉和青年的关系,令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而《穷人》的结尾则具有“文已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教师相机小结:一个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结尾使故事变得曲折、生动,让人回味无穷。推荐同学们课后读一读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最后一片藤叶》,进一步体会结尾的妙处。在课内与课内、课内与课外多个文本的链接对比中,学生互相参照,对比分析,提高了阅读欣赏的能力,成为了阅读的主角。
大量的课堂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比较的策略,会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现文本中言语表达的秘妙,洞悉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诀窍,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言语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