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展开性变奏研究

2021-09-18 03:08
黄河之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谱例音程咏叹调

魏 萌

展开性变奏(Developing Varition)是一种发展手法,该发展手法最早是由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在《风格与创意》一文中首次提出。展开性变奏是由一个主题加入新的材料或者使用新的发展手法而生成新主题的过程,新旧主题之间虽变化明显,但两者间却交相呼应。格里格在《钢琴抒情小品》Op.12这一作品中就运用这一手法,下面将对本首曲子的展开性变奏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一、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展开性变奏原型的特点

展开性变奏是在一个原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材料从而生成新的主题,原型与新主题之间虽存在对比关系,但两者却又密不可分。《小咏叹调》是Op.12这一作品的第一首,各主题间的材料大多都是与第一首作品存在密切的关系。各主题发展的核心动机材料均来自第一首作品,这使得《小咏叹调》中的材料与变奏原型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小咏叹调》是最能体现展开性变奏原型特点的部分。下面将对《小咏叹调》进行详细阐述。

主题一《小咏叹调》是《钢琴抒情小品》Op.12的第一首,各主题间的材料大多都是与第一首作品存在密切的关系,各主题发展的核心动机材料均来自第一首作品。

谱例1-1:

主题一(谱例1-1)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一包含12小节,旋律整体以下行级进为主,乐句一中先出现持续音G,而后下行三度跳进E,又上行级进至F,此时“G-E-F”便成为核心音组a,而后3-4小节核心音组“F-D-bE”便是1-2小节整体下行模进形成的,5-6小节开始bE音是持续第四小节最后一个音,而后下行级进至bB,整体旋律音是“bE-bE-D-D-C-C-bB”,“bED-C-bB”形成核心音组b,7-8小节是对5-6小节进行装饰,整体旋律音是“bE-bE-D-B-D-C-C-bB”,两个核心音组的均形成“bE-bB”的四度音程,随后A级进上行四度至D,D上行三度跳进到F,F反向级进bE,bE下行跳进到#F最后跳进G,9-10小节下行模进至11-12小节。乐句二包含11小节,乐句二的是是对乐句一的变尾重复,其结构内部的进行与乐句一相同,乐句二中与乐句一不同地方也是由乐句一模进得到的。因此,主题一的整体结构结果都来源于乐句一。

由于《小咏叹调》是由第一句发展而成的,因此要对第一句进行分析。谱例1-2:

谱例1-2:a)是构成主题一的核心乐句,a为第一个核心材料,下行模进后形成a1,a1中bE以D轴倒影后再进行下行模进形成a2。b是截取的第一个核心材料形成“G-E”三度音程,下行模进后形成b1,再装饰后形成b2和b3。因此构成该乐句的核心材料为“G-E-F”,即谱例1-2:b)中动机一的三音列“G-E-F”。除此之外,在后续主题发展中,该主题一还有两个核心材料,即动机二的下行四度音程“bE-bB”和动机三的级进下行的音列。三个动机构成了主题一的核心乐句,也是接下来发展新主题的变奏原型。

二、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直接式展开性变奏

直接式展开性变奏是只需要将一个主题将其发展就可以得到另一个新的主题的过程。上文在剖析该作品展开性变奏原型时,总结出主题一《小咏叹调》共有三个动机原型,分别是“G-E-F”三音列、“bE-bB”四度音程和“G-bB”的级进音列。当运用展开性变奏手法发展新主题时,必须以旧主题的动机为原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模进、倒影、逆行等发展手法所生成新的主题材料,新主题材料的生成可能使用一个动机发展而来也可能使用多个动机结合发展而来。在作品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中,主要是运用一个、两个和三个动机相结合进行展开性变奏,即“一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两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和“三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下文将展开详细分析说明。

(一)一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

一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顾名思义,就是将旧主题中的一个动机为原型,运用模进、倒影、逆行等发展手法将旧主题发展成为新主题。Op.12中的《民歌》《诺维民歌》《纪念册一页》均使用《小咏叹调》中的动机一运用展开性变奏技法进行发展,生成各自的新主题。

谱例2-1:

1、主题五《民歌》运用一个动机生成的展开性变奏

在作品Op.12中,主题五《民歌》使用主题一《小咏叹调》中的动机一为原型(即谱例2-1:a)),从而生成新主题。

谱例2-1:a)为主题五的动机原型,结合谱例1-2:a)中的b、b1、b2、b3发现,三度音程为该主题最为典型的特点,并以下行变化模进的趋势发展,三度音程的使用就是截取了动机一中的“G-E”,同三音列一并使用,让旋律呈现波浪式的线条。由此,动机一便成为了主题五的动机原型。从谱例2-1:b)中可直接发现,主题五旋律为波浪式上行走向,旋律起伏小,每个音的出现都有规律可循,下面将详细分析《民歌》核心乐句。

乐句由#C音开始,将“G-E”的下行三度音程倒影后模进,形成a,b是“#E-#G-A”三音列,首先由动机一中的G音倒影形成“C-E-F”再将其模进形成,随后A音运用三度音程“G-E”至F音,形成a1的三度音程,b1则又将动机一为原型发展,先使用逆行的发展手法将动机一发展为“F-E-G”,再进行下行八度的模进,并在E和G中间加入F音装饰,b2则又以动机一为原型,使用倒影和逆行的发展手法形成。

Op.12以《小咏叹调》为原型,截取其三音列“G-E-F”通过倒影、模进、逆行等发展手法,并且改变动机节奏、时值,主题篇幅扩大,由此形成了《民歌》的主题。《民歌》主题的生成是由《小咏叹调》主题为原型发展而成的,符合展开性变奏技法。

2、主题六《挪威民歌》运用一个动机生成的展开性变奏

上文说到《民歌》是使用《小咏叹调》中的“G-E-F”三音列所生成的主题,《挪威民歌》主题也使用了与生成《民歌》主题相同的动机,但是却与《民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谱例2-2:

a主干音为级进下行的三音列“A-G-#F”,是由动机一发展变化得到的,首先将动机一中E音移位到F音之后,然后将“G-F-E”上行模进、装饰得到。随后乐句的发展可看成由两种方式发展而成,第一种,a结束的#F音先级进下行至E音,b则是由截取动机一中的“G-E”两个下行的三度音程生成;第二种则是先生成a1,a1的出现是先将动机一G音以E轴倒影成“C-E-F”,而后将其逆行生成,最后C音下行三度至A音,由此形成主题六《挪威民族》。

主题六《挪威民歌》与主题五《民歌》都是以一个相同的动机为原型变化发展所生成的主题,但是两首作品差距甚远,一个旋律走向为上行,一个为下行,并且在节奏的运用上也有出入,两首作品都是以由一个主题变化发展生成的另一个主题为原则,这就是所谓的“展开性变奏”。

(二)两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

Op.12中《纪念册一页》在使用动机一的基础上,加入动机二的四度音程,生成新主题。谱例2-3:

主题一的核心乐句内部可划分为四个句读,见谱例1-2:a),提取a中的主干音为“G-E-F”(即动机一),a模进形成a1,a和a1首尾均为二度音程“G-F”和“FbE”;a2则是将动机一G音倒影并进行逆行、装饰,最后模进并装饰形成a3,a2和a3都是由动机一变化发展而来,首尾音由二度扩大到了四度“bE-bB”,即动机二。

见谱例2-3:b),a是将动机二转位生成,b的先将动机一整体以E轴倒影成“C-E-D”,然后上行三度模进并在E和G中间加入#F装饰生成,a1则是由a转位生成的。因此主题七《纪念册一页》是由主题一中“E-B”四度音程和“G-E-F”三音列两个动机,使用模进、转位、装饰的发展手法所生成的新主题。

(三)三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

三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是将一个或两个动机结合变为三个动机相结合,生成新主题的发展手法均相同。《民族之歌》的主题就是使用了《小咏叹调》中的三个动机发展而成。

由上文可知,《小咏叹调》的主题有三个动机原型,如谱例1-2:b)。谱例1-2:a)主题一的旋律整体呈下行发展,先将a模进形成a1,再将a(动机一“G-E-F”)倒影、逆行、装饰形成a2,此时,a和a1的首尾二度音程已扩大到c的四度音程动机二“bE-bB”,将该主题旋律的主干音放大,便形成了动机三的级进下行音列。

谱例2-4:a)是《民族之歌》的核心乐句,a是将动机二下行模进并将其转位后加入G音进行装饰所得,b是将动机三以bB为轴进行倒影并将其下行模进所得(见谱例b)。c的原型为动机一,首先将“G-E-F”中G音以E轴倒影形成“C-E-F”,而后将其逆行后得到“F-E-C”,最后模进便形成c“C-bB-G”(见谱例c)。

谱例2-4

我们将《小咏叹调》的主题与《民族之歌》的主题进行比较后发现,格里格以《小咏叹调》主题为原型,使用模进、倒影、逆行的手法改变主题发展,其中也将其时值进行缩小,两首作品在旋律走向上和音响效果上形成明显的对比,符合展开性变奏原则,也是由一个主题之间生成另一个主题的过程,属于直接式的展开性变奏。

三、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间接式展开性变奏

间接式展开性变奏比直接式展开性变奏发展更为复杂,发展步骤更为繁琐,主题三《更夫之歌》经过两个主题的发展生成的,下面将做详细阐明。

在前文中已经论述了动机三级进下行音列和由动机一所截取的“G-E”三度音程。参见谱例3,首先主题二《圆舞曲》是由主题一《小咏叹调》发展而来,由上文可知,主题一《小咏叹调》种存在两个动机,参见谱例3:a),主题一中动机三为“G-F-bE-D-C-bB”,将该动机以bB音进行倒影形成“D-bE-F-G-bA-bB”,将其中D音裁截,形成主题二中级进音列“E-#F-#G-A-B”,同时形成“E-B”五度音程,再使用谱例3-1:a)动机一中截取的“G-E”三度音程将旋律继续发展,形成“B-#G”和“#GE”的两个下行音程,并进行其装饰,形成“B-#G-#F-E”。主题三中“B-E”四度音程是由主题二中“E-B”转位而来,随后“E-#D-#C-B”的级进音列是由主题二中“E-B”上行级进形成,随后B音级进上至C音,后面旋律主干音“C-E-F-G”则是主题二“B-#G-#F-E”先以B轴倒影成“B-D-E-F”再将其下行七度模进形成的。

谱例3-1

以主题一《小咏叹调》为展开性变奏原型,以主题二《圆舞曲》为桥梁,从而生成主题三《更夫之歌》,主题三《更夫之歌》的生成由经两个旧主题,符合间接式展开性变奏特点。

本文从展开性变奏技法对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进行系统地研究。展开性变奏最早是由勋伯格提出来的,展开性变奏是根据一个主题为原型,运用模进、倒影、逆行、装饰等各种发展手法生成新主题的过程,通常新旧主题差别较大,但旋律中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Op.12共有八个主题,所有主题都以主题一《小咏叹调》为原型所生成的,共有三个动机原型。使用直接式展开性变奏和间接式展开性变奏两种方式对作品中主题的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该作品,将直接式展开性变奏以生成新主题所使用的动机数量为主,分为以一个、两个、三个动机为原型的展开性变奏。由此可以发现,运用“展开性变奏技法”所生成的主题是多样化的,对人们的创作或分析都有极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谱例音程咏叹调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音乐游戏玩起来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