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新教,落实语文要素

2021-09-17 16:19蒋爱东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

蒋爱东

【摘要】统编教材保留了部分老课文,在全新的教材体系中,面对全新的教学视野,教师教学老课文时,须具备统整意识、系统思维,发现其在新教材体系下的教学价值,明晰其教学定位,调整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掌握、运用阅读策略,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

【关键词】老课文新教,语文要素,统整意识

统编教材在适应当代小学生的语文生活和时代需求的前提下,吸纳了课程改革以来的优秀成果,在教材的编排、课文的选取、练习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变革。采用双线组元的结构,系统规划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主要特色。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统一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地分布到各册、各单元相关课文中,层层递进,努力构建语文能力发展体系。

教材中的课文在更新的同时,也保留了旧版教材中部分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全新的教材体系中,面对全新的教学视野,老课文承担的教学价值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它仅仅看成是“这一篇”,而要具备统整意识、系统思维。

新教材中的老课文该教什么?如何教?笔者以《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为例,谈谈对统编教材中老课文教学的思考。

一、在统整中明晰定位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名篇,不同时期、多个版本的教材都曾选人此文。在旧教材中,该课文出现在“异国风情画卷”单元,课文后的练习题是“假如你坐上小艇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说说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等。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基于“威尼斯的小艇”这一文题的语法结构,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出发,集中在“小艇的特点”“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小艇特点的”等方面设计教学。有的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视《威尼斯的小艇》为散文,并据此展开教学。这样的设计与当时的教材安排、单元要求相匹配。

散文,属于记叙文,通常具备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等特点。散文更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如果我们认定《威尼斯的小艇》为散文,便要关注文本中“我”对威尼斯的小艇的独特感受,也要探究“我”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即哪些内容能够引领我们触摸到作者的情感。

总览全文,我们难以在这篇文章中发现“我”对小艇独特的感受,也并没有感受到作者由小艇生发的独特想法。作者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小学阶段虽不出现文体概念,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文体意识。如今,统编教材将其重新编排在新的单元中,《威尼斯的小艇》文本教学的定位是须重新考量的。

我们首先看文本所处单元的语文要素提示“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接下来看本单元文章的组成:《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包含《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特别是《金字塔》,文本的阅读提示为“默读下面两篇短文,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再看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以及习作要求。口语交际是“小小讲解员”,学会介绍;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選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可以明确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希望学生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知晓介绍一个地方的方法,掌握介绍一个地方的方法,实现“用自己的话介绍”的习作目标。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提取到“介绍”这一关键词。“介绍”,讲究准确、精练,也讲求生动形象与描述、叙述相结合。这明显不是散文的范畴,更接近文艺类实用文的范畴。

《威尼斯的小艇》篇幅短小,并没有多方面描绘作者游览威尼斯时的所见所感,更多的是在“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表现这座水上名城的风光韵味。“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等句子都准确、生动地描写出小艇的特点。文中“有点像独木舟”“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等,不囿于具体描写,而是生动形象地描述。叙述与描述同时具备,这一表达特征,特别适用于名胜古迹、文物的说明简介。从这一角度来说,《威尼斯的小艇》更像是给威尼斯这座历史名城风光所配的解说词。

于统整中发现《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定位应立足文本特点,品析语言,感受作者轻松、活泼、生动、形象的文笔;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思考如何把知识、说明性文字融入艺术表达之中,使介绍富有情趣、引人入胜。

二、在统整中推进目标

循着编者意图,明晰了课文的特点与定位,就能准确把握老课文的教学新视角。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威尼斯的小艇》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承载着方法指导、要素落实的重任,教学重点应是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具体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风光和小艇的特点;二是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三是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两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提升阅读能力。这样的目标设定明晰、集中,与以往教学的关注点明显不同。教学目标直指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不再将着力点放在“感受词句的好处”“说说小艇与威尼斯人生活的关系”等层面上。

研读教材,依据教材编排特点确定目标任务、设计学习活动时,应当注意单元导语页、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及习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目标推进要把握单元内的关联,单元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要体现层次性。学习活动强调整体推进,围绕语文要素突显学生“学”的过程,学方法,用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统编教材注重课程开展、学习活动的整体融合,为有序推进目标的实现,教师可系统设计学习活动。

板块一,情境导入,感知介绍素材。教师首先播放一段威尼斯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观赏并谈体会,提出问题“如果请你来介绍这座城市,你会介绍什么”。围绕介绍,激发兴趣,明确目标。板块二,发现特点,品味比喻的作用。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威尼斯有这么多迷人的风光,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阅读文章,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小艇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比喻手法运用的效果,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特点。板块三,研读课文,体会动静之美。找出作者笔下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句子,借助文字、插图对比阅读,想象赏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威尼斯的静态美与动态美。板块四,比较阅读,学习表达方法。阅读链接中安排了朱自清的《威尼斯》和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两篇文章的节选,它们与课文的写法有相似之处。结合课后习题开展主题阅读,思考三位作家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聚焦体现威尼斯静态美和动态美的语句,在品读中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魅力。板块五,联系表达,实践介绍技巧。结合导人时的短视频,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试着用自己的话介绍。从阅读中学表达,这一设计既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与表达,为后续的口语交际“讲解”和习作“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在统整中落实要素

纵观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融于单元导语、课后习题、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板块之中。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不同册次之间,要素内容前后勾连,反复运用,不断提升。统编教材强调阅读与表达并重,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意内容上的勾连,更要关注语文能力的衔接。学以致用,最终形成表达能力,让要素落地。

《威尼斯的小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是对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发展与提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这组文章让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这一单元引导学生体会异国风情的动静之美,指向的是表达效果。教学时,我们要紧扣要素,引领学生发现、感受、揣摩、内化表达形式,强化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品鉴能力;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学习恰当运用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以增强表达效果,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形成表达能力,与五年级上册形成连续的学习进程。

本单元另一要素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统编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阅读时提取信息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不断递进:找出相关信息,作出简单推断、概括整理;根据需要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结合资料,体会感情。我们发现,此次“搜集资料并介绍”是一个明确的要求,重点是“介绍”,让学生知晓如何向别人介绍一个地方,掌握介绍一个地方的方法、技巧,學会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在介绍一个地方时,不管是校园,还是文化遗产,往往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在目前网络环境下,可以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可谓资料丰富,内容广博,但如何筛选、集中介绍,特别是具有个性的介绍,却是学生表达的难点。因此,我们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时,重点要放在指导学生体会表达、学习表达、训练表达上。

《威尼斯的小艇》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像是给威尼斯这一历史名城风景片所配的解说词。教学本文时,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设计要紧扣关键词“介绍”,解析作家谋篇布局的匠心,运用技法的别出心裁,引导学生揣摩“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表达技能,最终学会介绍风景名胜。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对于教师而言,也应该“善于读”。毋论课文新旧,瞻前顾后、前勾后连,在统整中读出教材的新要求、新视角,读出教材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阅读策略,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
基于语文要素的活动实践窥探
基于评价维度下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落地
“双线并进”主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要素”指引,让“语用”落在实处
“小题大做”又何妨
浅谈小学语文落实“一课一得”的教学策略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