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英,苏丽珍,代炳梅,黄锡纯,陈锦秀,曾金媚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 东莞 523001)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解决不能经阴道分娩如难产、严重并发症、合并症等的主要手术方式,以达到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1]。随着临床医学发展,剖宫产手术安全性虽然不断提高,但手术对机体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影响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引发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给予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加快产妇术后康复进程非常重要[2]。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综合护理方案,有效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加快手术后康复进程的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产妇100例,经随机分组对比,旨在探讨应用FTS护理的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9.68±3.09)岁;孕周37~41周,平均(38.86±1.03)周;受教育程度:本科学历及以上20例,大专学历14例,高中学历及以下16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9.76±2.94)岁;孕周37~40周,平均(38.70±0.81)周;受教育程度:本科学历及以上13例,大专学历15例,高中学历及以下22例。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纳入标准
(1)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符合手术适应证;(3)无麻醉禁忌证;(4)均为单胎头位妊娠;(5)无凝血功能异常;(6)无体温调节异常;(7)依从性良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存在内外科、血液系统或其他系统传染性疾病等合并症者;(2)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特有疾病者;(3)下肢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者;(4)精神障碍患者;(5)语言沟通、认知存在障碍者。
1.3.1 对照组
给予产妇实施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1)术前护理:产妇入院后完善相关入院及术前检验、检查项目,责任护士给产妇详细讲解剖宫产手术前的准备事项,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2)术中护理:控制好手术室的温湿度,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做好麻醉配合和手术配合工作,手术过程中产妇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手术医师,并严格依照医嘱予以处理。(3)术后护理:按护理常规频次监测产妇术后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流血等情况并记录,及时评估产妇下肢感觉得到恢复之后,鼓励产妇早期自主活动,取正确的体位休息,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等。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FTS护理模式。(1)术前护理:给产妇提供详细的入院介绍和术前健康教育,介绍FTS护理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练习肺功能锻炼的方式,如进行爬楼梯、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的具体实施方法,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4]。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舒缓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产妇对FTS护理干预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其对手术和术后康复的信心。(2)术中护理:确保手术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为产妇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对有需要的产妇采用加热毯保温,术中所需输注或冲洗液体均使用加温仪加温,术中监测产妇体温情况,保持体温≥36℃,避免低体温的发生[5]。在麻醉成功后留置导尿管,降低产妇不适感。同时配合做好术中预防性镇痛、体液管理。加强新生儿管理,延迟断脐时间30s以上,出生后1h内进行肌肤接触,维持腋下体温36.5℃-37.5℃。(3)术后护理:调节室内温湿度,注意保暖,维持产妇体温≥36 ℃。术后产妇意识清醒后可咀嚼口香糖以刺激肠蠕动,术后6h进食流质饮食,根据胃肠耐受量增加食量及进食次数并逐渐过度至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静脉输注液体量。术后即指导家属协助产妇按摩其双下肢肌肉,遵医嘱予行压力抗血栓治疗,鼓励产妇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双足能活动时指导其进行踝泵运动。术后6h即予半坐卧位,指导患者至少每2h床上活动,如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进行肺功能锻炼,进行床上翻身以促进全身活动同时避免同一部位皮肤受压时间过长。术后12h为产妇拔除导尿管,鼓励产妇尽早自主排尿及协助其早期离床活动,有利于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1)记录两组产妇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产妇术后1、2、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进行比较,总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度越高。(3)采用自理能力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总分100分,评分100分无需依赖,61~99分轻度依赖,41~60分中度依赖,≤40分重度依赖,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评分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跌倒风险,总分125分,0~24分无风险,25~45分低风险,>45分高风险,评分越高,发生跌倒的风险就越高。(4)记录两组产妇的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并比较其发生率。
研究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0 27.60±5.59 3.08±0.72 35.06±6.04 4.92±0.88研究组 50 15.76±3.67 2.24±0.48 18.80±2.26 4.22±0.58 F 156.892 46.976 317.397 22.125 P<0.001 <0.001 <0.001 <0.001
研究组术后1、2、3d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VAS评分(±s,分)
表2 VA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d 术后2d 术后3d对照组 50 2.12±0.48 1.70±0.51 1.06±0.51研究组 50 1.82±0.39 1.20±0.40 0.62±0.49 F 11.817 29.878 19.281 P 0.001 <0.001 <0.001
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MF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Barthel指数、MFS评分(±s,分)
表3 Barthel指数、MF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Barthel指数 MFS评分对照组 50 68.90±9.60 33.40±12.22研究组 50 91.00±4.95 24.70±10.37 F值 209.398 14.726 P<0.001 <0.001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0%(1/50)低于对照组16.00%(8/50),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n(%)]
剖宫产术是临床中实施比较普遍的产科手术,可有效解决高危妊娠等问题,但产妇术后恢复情况较自然分娩产后恢复情况慢。常规护理干预对产妇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不够细化,整体实施效果不够理想[6]。
FTS护理为护理新趋势,详细制定和改进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有效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加速产妇的术后恢复速度[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证明应用FTS护理模式对产妇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妇术后康复的进程。FTS护理术前向产妇讲解FTS护理方法和重要性,可提高产妇对FTS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视程度,为能够顺利实施后续的护理计划提供保障;重视产妇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医护的正面引导,可有效减轻产妇的顾虑和心理压力,能提高产妇手术信心和手术应对能力,有利于手术顺利进展;加强产妇的体温管理和保温护理,可避免因低体温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有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9]。同时,FTS护理术后早期对产妇双下肢等部位进行按摩,可加快血液流动,恢复肢体功能,可使产妇清醒后能及早下床活动;加强饮食指导和早期下床运动指导,有利于加快胃肠蠕动,缩短排气时间、排便时间[10]。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d、术后2d、术后3d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M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FTS护理能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自理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产妇剖宫产后因术后卧床、切口疼痛活动量减少,易引起胃肠障碍、排便功能障碍,导致胃肠胀气、肠梗阻,且术后留置导尿管易引发泌尿系统疾病。FTS护理注重产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尽量做到早期恢复饮食,有利于促使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胃肠胀气、肠梗阻发生风险。术后及时拔除导尿管,鼓励产妇自主排尿,可有效减少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产妇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与对照组的发生率16.00%相比,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应用FTS护理干预能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产妇产后的舒适度,促进产后康复。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FTS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术后的自理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风险,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产妇的术后恢复速度,增加产妇的舒适度,促进产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