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超
摘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备课时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新课内容设计同等重要。通过老师对课堂练习的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中多一些数学思考,多一些学习乐趣,多一些情感体验,从而将课堂练习落到实处。本论文通过笔者的实践和对课堂效果的分析结合教学实例,从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层次性、体现学科融合、善于利用游戏化设计练习五个方面,总结出小学中段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方法,旨在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效率,让学生的每节课都学有所获。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217
1.引言
传统的课堂练习模式基本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或是单一的书本练习上。要想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必须丰富练习形式。而小学中段学生年龄一般在9~10岁,这个阶段的学生爱表现且求知欲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也都慢慢的由被动变为主动,开始尝试主动学习并且有选择性进行学习。课堂练习基本是在新课内容结束后,正是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时刻,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才能让学生继续保持求知的积极性,保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知识掌握能力的效果。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教师更应该在课堂练习设计上下足功夫,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让学生在短短十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活动中有所收获,提高知识掌握的能力。下面是结合笔者的实践研究就小学中段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谈一谈具体实施方法。
2.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提高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只有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亲身体验,总结出相关结论,对学生来说才是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将知识真正内化。
小学中段的孩子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自制力和坚持性较差,较易受其他事物影响。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课堂练习中可适当加上肢体动作,不仅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比较角的大小练习:请你利用两只胳膊比出一个角来,和同桌比一比谁的胳膊形成的角更大。在让孩子动手实践的同时,找出矛盾点:同样是直角,老师比的跟你们比的一样大吗?这时候学生会由自己的动手实践总结出结论: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和张口的大小有关。学习《确定位置》时,设计如下练习:老师设计路线,一人或一组来走。例如:向东走3步,接着向北走5步,最后向南走1步。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既吸引了注意力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让课堂练习更加有效。
3.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入手,让课堂练习“活”起来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设计出好的课堂练习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而想要设计出一节精彩的好课,使课堂练习丰富有趣,将课堂练习落到实处,我们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发掘好的素材,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结合课堂内容更贴近生活,富于思考灵活多样化的练习。例如学习《平均数》时,在练习的设计上加入了如下题型: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平均数,课件呈现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如“平均分数”、“平均工资”“平均体重”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求和均分”的计算方法。在《克、千克、吨》一课提前让学生准备了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若干,如:苹果、土豆、矿泉水、零食等,在之后的练习设计中就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估计对方所拿物体的质量,再验证,更接近的人获胜。通过让孩子在实践中,切实体验到重量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让学生明确g、kg、t分别用来表示不同重量级的物品。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由于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息息相关,学生更感兴趣,让原来刻板的课堂变得“活”了起来。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体现,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4.融合各个学科的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阶段,数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和语文、体育、科学等其他学科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小学中段数学教师需要尽可能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将数学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进行课堂练习时也能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比如说:在学习“百分比”这一内容时,可以借助语文中“春”这首诗,让学生统计出春字占整首诗的百分比。这一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数学知识,也掌握了语文诗词,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课堂练习模式游戏化,不需要将练习模式局限于书本上,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甚至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小学生们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潜能。
5.将实际生活作为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获得知识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因此有趣、新颖的数学课堂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生的过程中,加快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数学课本中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与知识贴合的内容加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学习“平均数”这一部分时,可以将生活中逛超市、称体重等素材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计算出买零食平均花了多少钱?大家体重平均是多少等?这样学生可以在买东西、称体重这些环节上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 顾志能.创新照亮课堂[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