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的“一感三性”,即提问的逻辑感、趣味性、创新性和启发性,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新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一感三性 小学高年级 数学课堂 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27-02
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数学公式以及定理,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进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点。小学高年级阶段往往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分水岭”,部分学生会在这个阶段觉得数学知识枯燥、无趣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严重影响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值得教师深入研究。受传统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十分随意,如:“同学们,这道题会了吧?老师讲的听懂了吗?”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兴趣不高,只能机械地回答“会”或“不会”。这种课堂提问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掌控。笔者认为,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设问。
一、提升问题的逻辑感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还要注重培育学生最初始的逻辑感。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本身就是逻辑感的体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数学的逻辑感,不断提升对数学学习的认知,进而有条理地梳理数学知识点,提升理解消化能力。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时,在完成对方位基本知识点的讲授后,教师就可以提出逻辑感较强的问题,促进学生理解消化、厘清思路。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晓了以小桥为参照物,亭子的位置描述就是亭子在小桥的北偏东20度,距离为90米。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把亭子在小桥的方位的重新描述出来?”学生梳理后就能得到正确答案:“东偏北70度,距离90米。”这种带逻辑感的提问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要设计层层递进式的提问,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逻辑感,同时层层递进式的提问还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比如对那些学习基础稍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就一些回顾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简单思考就可以知道答案;而对独立思考能力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问一些关联性强、难度稍大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增强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就必须在数学的趣味性上下功夫,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新知。
一是故布悬疑法。疑问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其探究新知的兴趣。故布悬疑法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例如“鸡兔同笼”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教材在这一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主要让学生了解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又能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在中低年级学习“鸡兔同笼”时,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列表、假设两种方法,但对列方程解答还不熟悉,于是笔者故意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学生解答。笔者先提问:“二元一次方程需要几组方程才能解?”学生回答:“两组。”笔者继续提问:“x+y=84和2x+4y=184这两道方程,谁能告诉老师怎么求解?”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在x+y=84两侧均乘以2,然后与2x+4y=184相减就可以得到y的值,最后带入x+y=84得到x的值。”最后笔者再回归到“鸡兔同笼”的问题上,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并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鸡兔的数量。通过布悬法可以对难度较高的题目实施解析,避免学生刚开始就对这个问题产生厌烦情绪,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贴近生活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采用贴近生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灵动起来。例如,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笔者首先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体有哪些体现?”引导学生回答出诸如杯子、车轮、井口等答案,接着笔者提问:“为什么轮胎要做成圆形,而不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其他方形?”学生回答:“圆形更稳定,对地面的摩擦力也最小,因为其接触地面面积最小。”此时,笔者提问:“假如家里的自行车轮胎坏了,你要买一个新轮胎,该如何和售货员说?”学生回答:“要量出某些尺寸。”怎么量出一些尺寸呢?笔者告诉学生,要测量圆的大小,首先要测量出圆的直径,因为直径是衡量圆的大小的标准,测量出了圆的直径,也就可以得出圆的属性。通过这种联系生活的提问,让学生对圆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是角色翻转法。角色翻转就是注重课堂提问的角色转换,即让老师当学生,学生当老师。通过角色转换,教学的趣味性大增,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幅提升。如果每次都是教师提问,一些腼腆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会小心翼翼,甚至不敢举手发言,但角色互换后,学生就敢于大胆发言,有时还可以穿插互动讨论环节等,在互动之中提升对知识的认知度。
三、提升问题的创新性
小学数学的解题思路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通过提升问题的创新性,把知识点教好教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如在小学四年级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知识点学习中,有经验的教师首先会提问上节课关于长方体表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点,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再抛出问题:“用玻璃制作一个长方体的鱼缸,共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呢?”这一转折的提问非常具有创新性,问题的内在原理一样,但成功将理论问题引入生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表面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还要全面考虑鱼缸没有顶盖表面积这一实际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继续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知识,那么正方体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此时有学生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样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此时教师应顺势引导,让学生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自然发现由于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显然繁琐了,从而得出更加便捷、简单的公式。此时教师再进行本课的讲解,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旧知识点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二是打通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关联,促进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三是引导了新的知识点的学习。
四、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数学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解题,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采取这个思路和策略解题,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例如在倍数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小鹅和小鸭共200只,小鹅的只数是小鸭的4倍,问小鹅小鸭各多少只?”教学时笔者首先提问:“这道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学生回答:“总只数是200只,小鹅=4×小鸭。”笔者接着提问:“这道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進而引导学生得出5×小鸭=200只,从而得出小鸭40只,小鹅160只。由此可见,教师要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关联思考,通过知识融合实现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教师要高度重视,不仅要重视其科学性,还要高度重视其提问的艺术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课堂氛围也是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注重其独特性和有效性的结合。除此之外,数学课堂提问还要高度重视提问的时机、提问的语言语气、提问的静候时间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提问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简介】黄倩艳(1976— ),女,壮族,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百色平果市第九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