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回归教育: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模式研究

2021-09-16 05:27陈秋屹文艳红肖宇翔
四川体育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体后备足球

蒋 菠,陈秋屹,文艳红,肖宇翔

体育回归教育: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模式研究

蒋 菠1,陈秋屹2,文艳红3,肖宇翔4

1.西南大学学校体育发展研究所,重庆,400715;2.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 永川,402167;3.重庆市朝阳中学,重庆,400700;4.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体育学院,重庆,401524。

该研究以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逻辑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对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有模式之利弊进行分析与探讨,深度挖掘现有模式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明确了“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时代价值。研究认为:体育回归教育本原,在学校体育中实行“教体结合”人才培养是双赢发展模式,在国家的政策方针指引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培养效率与质量,为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挖掘、培养、输送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校园足球;教体结合;后备人才;竞技体育

1 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有模式之利弊反思

1.1 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取得的应有成效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从1949年10月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建立运动队到1953年11月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专业队的建立。政府凭借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建立了高度集中和封闭的从“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的“三级训练体制”。随着时间推移,“三级训练体制”造成的学训矛盾、运动员单一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短缺等系列问题日趋凸显[1]。原国家体委于1993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到:“深化体育改革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探索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的途径[2]。”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内容称之为“体教结合”,体育管理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再次归为一体。在“体教结合”背景下,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输送等系列工作都以体育系统为主导,逐渐向学校与社会各界渗透,国内、中外合作足球俱乐部以学校为中心入驻,各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以在校学生为培养基石推动了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并从中发掘了足球后备人才。

2009年1月刘鹏局长提出:将“少年业余体校”或体校的附小、体校附中纳入普教序列,对体校高中或中专的文化教育进行改善提高,加强对专业运动员进行文化与素质教育工作。根据体工队专业运动员的特点研制出与之相适应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师资配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专用教材[3]。体工队采取单独聘请文化老师辅导,在职业运动员训练之余,教授文化知识。体校与普通学校合作,学校对体校中不能成为尖子运动员的学生着重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并按照规定教学大纲教授文化知识,为体校毕业生进入高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开辟新途径。这样一来足球体工队与足球传统学校队员可以通过报考单招或高水平渠道进入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从而解决了专业运动员学训问题,让他们有机会进入高校继续就读深造。

1.2 当前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弊端

在“体教结合”政策下体工队学院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优秀运动员的一纸文凭,但“唯金牌论”和“锦标”主义的功利目的导致了运动员实际文化素养与所获得文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高校办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固疾在于运动员的来源,初期的高校走入了招收国家或省市体工队退役或现役运动员的误区,后来的“共建”、“挂靠”等模式虽然为高校赢得了一些声誉,但其急功近利的做法导致了只有在比赛时才是“学生”的运动员所获的文凭名不副实,这种“注水”式文凭不仅没能摆脱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和继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还影响了学校系统“一条龙”培养体制的构建和以输送人才为己任的中小学课余训练的积极性[4]。

此外,在实行“体教结合”培养机制的学校中有的由教育部门认证和管理,有的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认证和管理,多头管理带来的是管理的失位,出于竞技体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最终依然由体育部门承担了主要的管理任务,导致一些高校难以形成完善的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竞赛制度。体育系统并不想让原有的足球专业运动员培养体系被“体教结合”这一培养机制所取代,把传统“三级训练”体制仍然作为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石。将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纳人体育系统里的传统训练机制之中,体教结合的实质则变为运动员保障体系的“退出机制”之一,成为“体教结合”外衣下的举国体制专业队,使得学校处于从属地位,“学”向“训”妥协。导致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2 教体结合: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新构想

2017年2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校足办主任王登峰指出:“发展校园足球要实现三大目标,即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捋顺学校系统内竞技人才成长通道,使体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5]”。姚明曾也提到过:“让体育回归教育[6]。”池建认为:“让体育回归教育,包含两层涵义,(1)是让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有学上、有书读;(2)是让广大青少年除了应对文化学习和高考外,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和赛事,德智体美都能得到全面发展[7]。”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学校教育中仍采用我国传统三级训练体制那样将竞技体育作为压倒一切的培养目标,以此种方式从娃娃开始对其进行封闭式与挖掘式培养,就完全有悖于教育的理念。

虞重干认为“教体结合”就是要建立一个有别于传统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其本意是将教育与体育两个系统的资源进行重组与融合,通力合作,使之形成合力、发挥效力,协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阳艺武、刘同员持相同观点,提出“教体结合”的本质即体育回归教育本原,在教育系统主导下,通过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时间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制。在教育系统内部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由教育系统整合竞技体育资源,培养竞技运动与文化学习优秀、高素质的大学生运动员[8]。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通路在教育系统的主导下被打造,使普适教育基础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担负起对优秀足球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出学校体育作为普适教育的功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体结合”强化了运动员的学生身份和接受正常教育的权利,不仅能对原有培养模式进行补偿,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原有后备人才选拔与输送的缺口[9]。

3 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模式之应然

3.1 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一条龙”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构思

钟秉枢对《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解读后强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学校体育为基础,以校园足球为引领,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条龙”模式,在学校体育中打造特色项目,稳步提升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输送质量和数量[10]。按照这一思路,在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把学校体育、社会力量为重点纳入新体系的构架,强化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络建设,构建以教育系统为主导,体育系统为辅导、社会各界组织参与的多元化投入的新型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现有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把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有机整合,构建按学段、年龄段的足球后备人才层次。青少年球员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以自愿的方式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以业余俱乐部的形式进行。需要明确的是在校接受足球训练的学生运动员,都必须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接受同样教育并且不能影响到学习,因为他们首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

推行这样的一条龙培养体系充分彰显出兼具应试教育和足球技能培养的优势。既教授给学生专业的足球技战术,同时辅助以文化课教学,并设立训练时间与文化课成绩挂钩的制度。因此在“教体结合”培养体系下,学校教育和足球俱乐部教育,在这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下,青少年球员培养被明晰地划分至各个年龄段,以保证各年龄段的全景式发展。为保证高质量的足球后备人才输送,各年龄段的职业梯队俱乐部与各中学校足球队合作,相互发掘、输送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到不同级别的联赛,在保证职业化技能提高的同时不落下文化课程的学习,保证不同组织机构培养的足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全面的发展。

3.2 国外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培养理念的启示与借鉴

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对国外先进国家在训练与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有了更多的研究,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对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培养中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以人为本”。国外教体结合下的“以人为本”是一个多维度理念,它的终极信念是一切要从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发,不能让学生落入片面发展的不利境地。首先是严禁学生在足球训练和比赛期间影响到学校学习。学训矛盾是教体结合的一对基本矛盾,只是国外普遍以“学习”为主,而训练和比赛都是业余的。其次是坚持竞技体育的业余性,考虑到竞技体育发展道路的不确定性和激烈的竞争性,认为过早孤注一掷的设定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冒失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自然也是得不到家长、学校和社会认可的做法。因而青少年足球训练只能放在课后、假期中进行,最大限度的化解了学训矛盾。除此之外,拒绝让孩子脱离家庭、社会生活的集训模式也是国外普遍的做法。

以亚洲韩、日两国为例。韩国以学校为主体,职业俱乐部后备梯队为辅助。足球的普及与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当高得水平,已形成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的学校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韩国足球协会有七个所属联盟,分别是:企业足球联、职业足球联盟、女子足球联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足球联盟。[11]而在韩国足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足球队主要分为两大队系,学校足球队和俱乐部足球队,其中学校足球队主要包括:小学足球队、初中足球队、高中足球队、大学足球队;俱乐部足球队主要包括U12-足球队、U15-足球队、U18-足球队[12]。韩国通过学校与产业俱乐部合作办学的方式,对所属后备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让他们参加职业俱乐部与后备梯队之间的地区联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日本同样以学校为基础,以赛事为纽带。足球在日本已成为了一项很受校领导与教师们的重视,家长认可度极高的运动项目。该项目被列为日本中小学教学大纲的必修课程。在足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训采用一体化教育模式,在训学生不但要按期完成所规定的文化课程、修满学分,还不能影响到日常的足球训练活动。学生因为踢足球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则学生会被教练员停训,直到成绩考核通过后,方能继续参加训练。训练模式中日本学校的足球训练主要采用业余足球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俱乐部不包括研究生,代表大学参加足球比赛的运动员只能是本科生,研究生是不能参加校级赛事的。[13]日本足协出台了“特别指定选手制度”,对大学足球竞技水平高的运动员进行注册认证,以单独的优惠政策来支持他们进入职业俱乐部深造足球生涯。足协除加大力度培训各级学校体育教师的足球执教能力外,还采取职业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进校园活动,对足球教练员的认证有专门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完成相应的校园足球训练计划或承担一定的训练课时才能通过,这些要求大大提高了日本学校足球的教学训练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14]教体两部门各尽其职,学校主要承担足球的普及,足协主要承担高水平的训练任务,以各类校园足球竞赛为渠道,教育部门与足协通力配合,共同实现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从韩、日两国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体系中可以看出,韩国和日本通过教体结合的运行模式,很好的处理了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有效的解决了学训问题,以学校足球作为普及手段,从中选拔有潜力的优秀运动员进入俱乐部、足球学校或足球培训中心进一步深造,韩、日两国校园足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3.3 以学校教育为主线,重视小学阶段学生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

在学校系统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阶段足球运动开展都尤为重要。小学阶段因课余时间充足,普通课学业压力不大,是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亚足联草根足球专家表示,“青少年球员最早接触足球的时间通常在5-6岁,这是学生培养足球兴趣的启蒙阶段,而部分足球发达地区还会选择更早的幼儿园时期。但早期接触足球运动与早期专业化训练截然不同,前者指不脱离学校学习,而后者指过早脱离学校而进行专业化足球训练[15]。”然而,当前我国小学阶段是足球师资和场地设施最为薄弱的阶段,而且青少年职业俱乐部和省、市代表队正式组队,最小年龄必须达到13岁,这意味着在初中入学前,学生的足球技能是只能在学校完成。

针对小学阶段校园足球参与数量较大,我们可以设计把学校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计划首先设立2—3所精英足球学校,精英校附近设立2—3所特色校,特色校附近设立2—3所试点校,形成“试点足球学校→特色足球学校→精英足球学校”在不脱离教育环境下三校协同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对优秀足球学生的选拔与训练,也对其中开展不积极的学校起到一个促进与监督作用。

图1 试点、特色、精英足球三校协同培养模式图

3.4 重视连续性培养,提高中学阶段学生足球运动的技能训练水平

据国际足联有关数据统计,13—18岁是青少年提升技能的最佳敏感期,在这个阶段若能得到良好系统训练,对球员成长至关重要。中学阶段是技能提高承上启下的最佳时期,由于学习压力,学生不敢占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完全脱产接受足球训练,由此导致缺乏中学阶段的持续性培养。[16]一方面由于缺失了输送目标,极大削弱了小学阶段的普及力度,另一方面由于缺失人才基础,极大阻碍了中学阶段的技能提升。面对此情况让社会力量投入的各级体育俱乐部介入学校,与学校合作担任青少年足球技能训练,遵守“文化为根、足球为本、成才为旨”的理念,达到学训两不误。如图2所示。

图2 社会各级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图

社会力量投入的足球俱乐部与学校合作,学校分配训练时间与俱乐部协调,严格按照青少年足球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扎实训练,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坚决杜绝拔苗助长、弄虚作假,妥善处理好学训矛盾,严格控制训练时间,在不耽误学生正常文化课的学习下进行足球技能训练,保证中学阶段后备人才的学训水平。

3.5 设计适合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国家训练中心制度”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表示,教育系统投入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的学校代表队将为运动员的培养和选拔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社会力量投入的各级体育俱乐部等训练机构是发现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摇篮,与学校体育共同构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体系的塔基[17]。由于在各小学、中学代表队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各学校的训练计划也不同,小学中的问题尤为突出,基层教练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因此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训练中心”制度为培养高水准足球后备人才提供有力的保证(如图3所示)。

图3 国家训练中心制度阶梯图

训练中心主要分5个层次,第1层为区、县中的训练中心,地方足协从中发掘有潜力的足球后备人才,通过组织进修培训,筛选足球技能水平与文化学习综合发展的球员,提拔进入第2层次的省、市训练中心,在省、市训练中心的球员通过更进一步的文化学习和专项技能学习的提升,进入第3层次的分地区训练中心,第3层次区域集训中心,主要是基于中国的7个地理区域: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由中国足协直接管理,通过组织各大分区比赛,从中筛选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上升空间的球员,并组织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学习的考试选拔,通过考试者便可进入国家预备队员训练中心。中国足协对在国家预备队员训练中心的队员,进行再一次的筛选,这一批脱颖而出的球员可称为“精英队员”,他们就可以进入国家正式队员训练中心进行学习与提升,做好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准备。

区、县训练中心和省、市训练中心主要由地方城市足球协会管理、中国足球协会监督,区、县训练中心进入小学、中学与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合作,省、市训练中心主要分布各个重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而分地区训练中心、国家预备队员训练中心、国家正式队员训练中心则直接由中国足球协会管理、监督,地方足球协会与中国足球协会相互协作努力从各档次中发掘、培养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5级层次的训练中心,全部为非营业机构,球员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充分考虑到他们升学和成长的过程,与学校合作,走“教体结合”培养道路,在训练中心集训的球员,都是从各小学、中学、大学中挑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潜能性足球人才,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在于,许多学生是在学校的教育中接触到足球,在对足球的接触中,不断的学习,学习文化,学习技能理论知识,并理论结合实践,有效的学以致用,而不再像职业俱乐部只注重单一专项技能的培养。

4 结 语

校园足球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深刻认识学校体育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普及,而非提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少年强则中国强,足球从娃娃抓起”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对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通过借鉴先进足球强国的成功实践经验,取长补短,坚持采用“教体结合一条龙”模式、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发掘和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提高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水平,构建未来中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数量塔基。只有构建行之有效的足球后备人才数量塔基,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在完善的教体结合培养模式运作下得以保障。这一培养模式也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选择路径,更是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重要力量。

[1] 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2008,29(03):62~64.

[2]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Z].1993-06-24.

[3] 华奥星空.刘鹏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 http://www.Sports.cn/, 2009-01-20.

[4] 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22(01):19~21.

[5] 力 可.中国足球塔基令人惊心杨一民道出最大失误[EB/OL]. http://sports.sina.com.cn/c/2007-11-21/14393308981.shtml, 2014-11-21.

[6] 陈建力,姚 明.我的“中国梦”是让体育回归教育[EB/OL].新华网,2013-03-03.

[7] 池 建.体教结合:让体育回归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6-10-25.

[8] 阳艺武,刘同员.“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J].体育学刊,2009,16(05):46~48.

[9] 钟秉枢.“体教结合”还是“教体结合”?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A].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09.

[10] 钟秉枢.开创竞技体育后备人次培养新局面-《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专家解读之一[N].中国体育报,2017-12-08.

[11] 罗建钢.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3,20(04):36~38.

[12] 韩国足球协会.运动员注册现状[EB/OL].韩国足球协会网站,http://www.kfa.or.kr/,2012-10-20.

[13] 孙 一,饶 刚,李春雷,等.日本校园足球:发展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1):68~76.

[14] 朱 宁. 日本足协“三位一体”强化体制中青少年培养模式[J]. 体育与科学,2002,23(04):18~21.

[15] 张 辉.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34(10):140~144.

[16] 蒋 菠.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基于身体美学视角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78.

[17] 胡庆山,曾丽娟,朱珈萱,等.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01):126~131.

Return to Education: Research on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hysical Culture” Training Model for Reserve Football Talents on Campus

JIANG Bo1, CHEN Qiuyi2, WEN Yanhong3, et al

1.Sports Development Institute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2.Chongqing Metropolit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7, China;3.Chongqing Chaoyang Middle School, Chongqing, 400700, China;4.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524, China.

This study takes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campus football reserve tal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model of the cultivation of reserve football talents on campus,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existing models. The problem of the training of football reserve talents fully demonstrat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Retur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 and adopting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ath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 is a win-win development model.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untry’s policy guidelines, we will build a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eserve football talent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rai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xcavation, cultivation, delive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erve football talents on campus.

School sports; Campus football;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rve talents; Competitive sports

1007―6891(2021)05―0139―05

10.13932/j.cnki.sctykx.2021.05.29

G843

A

2019-12-24

2020-03-30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资助(题目:新时代中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瓶颈与协同治理研究,编号:DLA210371)。

肖宇翔(1977—),男,汉族,四川德阳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校园足球运动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教体后备足球
湘西州举行教体工作务虚会议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荥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曾厚宏 慰问教体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岳阳县:歌唱教体事业,献礼70周年
上饶县教体系统积极 投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