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例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分析

2021-09-16 05:59李广宁曹文枫齐丽莎黄秋娟张文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体免疫组化染色

李广宁,曹文枫,齐丽莎,黄秋娟,张文帅

(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重点防治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2.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病理科,天津 300400)

卵巢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是一种高度恶性的原始生殖细胞肿瘤,也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第二种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1]。因其部分病例中具有啮齿类动物胎盘独特存在的内胚窦结构(Schiller-Duvel小体,S-D小体),YST又称内胚窦瘤。YST多发于人体中线处,性腺器官(睾丸、卵巢)多见。目前报告YST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16个月至86岁,但三分之二的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偶有绝经后妇女[2]。

YST组织学结构复杂,部分形态与其他卵巢肿瘤相似,常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相伴存在,临床特点尚不明了。本研究鉴于YST临床诊断这一难点,针对本院73例YST的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观察,以期提高临床对于YST的认知,为患者诊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5月—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的73例YST患者。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标本的制备与染色 手术标本由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充分固定,记录肿瘤形态后平均每1~2 cm做连续切面并取材,组织块常规脱水和石蜡包埋,4~5 μm厚度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使用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实验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各个抗体均有阳性对照片。所选择一抗为:抗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抗甲胎蛋白(AFP)、抗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抗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抗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抗上皮细胞膜抗原(EMA)、抗酪氨激酶受体(CD117)、抗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D2-40)、抗波形蛋白(Vimentin)等抗体。试剂盒与抗体均购自上海罗氏公司。

所有试验由2位经验丰富的高资历病理医师通过双盲法评估。

1.3 资料随访 本项目采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布的随访方法,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获取患者术后的生存信息。随访时间为1~8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9.0软件,生存率的比较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信息73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44例,年龄0.5~61岁。肿瘤发生部位:睾丸20例,卵巢16例,骶尾部19例,盆腔7例,会阴部6例,纵膈4例,椎管内1例。

2.2 YST组织特征 肿瘤标本直径1~28 cm;多数可见光滑包膜;切面呈多彩状,部分切面灰白色、实性、质软似鱼肉,部分切面灰黄色且富含黏液或者可见内含暗褐色液体的多房囊性区;在较大的肿瘤中可见糟脆的坏死区和出血区,见图1。

图1 卵黄囊瘤的组织特征Fig 1 Tissue characteristics of yolk sac tumor

2.3 YST的HE染色HE染色呈现多种组织学形态,见图2。

图2 卵黄囊瘤的HE色(400×)Fig 2 HE staining of yolk sac tumor(400×)

2.4 YST免疫组化结果YST免疫组化结果呈现glypican-3(93.8%)、AFP(96.6%)、SALL4(100%)、PLAP(86.5%)和CKpan(100%)阳性;HCG、EMA、CD117、D2-40、Vimentin、OCT4、SOX2和CD30阴性。Ki-67增殖指数10%~90%(平均60%),见图3。

图3 卵黄囊瘤的免疫组化染色(400×)Fig 3 Immum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yolk sac tumor(400×)

2.5 随访信息73例患者成功随访61例,失访12例。随访时间为1~8年。61例中8例复发,14例远处转移,肺部转移较多(肺7例,肝脏3例,空肠2例,椎管1例,额顶1例),4例患者复发伴转移;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3.3%。据统计发现男性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较高(P<0.05),Ki-67增殖指数≥50%的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是<50%患者的5.091倍(P<0.05),年龄与肿瘤发生部位对复发/转移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复发,转移率与各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Tab 1 Correlation between recurrence,metastasis rate and various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3 讨论

自1959年YST被Teilum首次报道以来[3],对它的认识逐渐加深。有研究表明,YST在小于30岁及育龄期妇女中发病较高[4]。YST肿瘤组织生长迅速,早期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盆腔包块,后因肿瘤体积增大可继发破裂、出血、卵巢蒂扭转或者盆腔种植[5]。血清学分析均有AFP升高,部分CA125增高[6],与本文临床统计相符。

YST肿瘤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特征,多向分化潜能,因此肿瘤组织形态多样,部分形态与其他类型肿瘤重叠或混合存在,所以首先在病理取材时就需对肿物进行连续切面,在不同色泽、形态及质地的部位处多点取材,防止因组织取材过少而造成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建议的鉴别标准如下:(1)无性细胞瘤:一种原始生殖细胞肿瘤,肿瘤细胞无特异性分化模式,可与YST伴发,两者易鉴别,前者由成片的或者成巢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胞质丰富,无YST典型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示细胞质和细胞膜PLAP阳性,细胞膜呈CD117和D2-40阳性,OCT-4、NANOG和SALL4呈弥漫性核阳性,CK可呈有限细胞质点状或环状染色AFP阴性。(2)卵巢胚胎性癌:肿瘤成片或成巢生长伴局灶腺样分化,乳头少见。多角形细胞胞质丰富,通常双染性,偶尔局灶性透明。没有疏松网状结构和S-D小体。肿瘤表达广谱CK(AE1/AE3)、CD30、OCT4、SALL4和glypic3。SOX2不同程度地阳性。EMA阴性。若有合体滋养细胞性巨细胞,则呈CK和HCG阳性。(3)透明细胞癌:常发生于老年女性,由透明细胞、嗜酸性细胞和鞋钉样细胞组成,具有乳头状、管状和实性结构,没有疏松网状结构和S-D小体,免疫组化染色示PAX-8和EMA阳性,AFP和glypican 3阴性。(4)幼年型颗粒细胞瘤:肿瘤可见多个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滤泡结构,滤泡含有分泌物,与YST多囊性结构相似,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核卵圆形,可见假乳头,间质可见黄素化,免疫组化染色示α-inhibin、calretinin、SF-1、CD99和CD56阳性,CK和AFP阴性。(5)网状型Sertoli-Leydig细胞瘤:可见被覆立方或柱状上皮的裂隙样腔隙,至乳头状结构区域,直至被覆扁平形细胞的多囊性结构伴筛孔状腔隙,免疫组化染色示Vimentin、CK、α-inhibin和calretinin阳性,AFP阴性[7]。(6)畸胎瘤:畸胎瘤中可混杂YST成份,因此需要广泛多点取材,部分畸胎瘤中可见未成熟分化的肾小球结构,与S-D小体结构相似,需要免疫组化染色鉴别,EMA和WT-1阳性[8-9]。(7)其他:由于YST可多部位生长或转移,穿刺活检时,因组织较小,只看到单一分化的结构,需要与穿刺部位的原发肿瘤(例如恶性黑色素瘤、肺腺癌、肝细胞癌、结肠癌和子宫内膜样癌等)进行鉴别,必要时免疫组化染色辅助鉴别诊断。

早期YST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和单一烷化剂化疗的联合治疗,近年来化疗的方案不断更新,从VAC方案到现在的安全性更高的PVB及PEB方案,患者的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10-11]。本文统计发现,性别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可影响预后,而年龄、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和术后血清AFP的变化与预后无关,与Ayhan等[12]的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YST在青少年性腺部位高发,性别和Ki-67指数是评估患者预后风险因素。病理肿瘤结构多样,要准确的诊断卵巢YST,需要病理医生熟悉肿瘤的各个结构形态,掌握每种形态的鉴别诊断。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鉴别方式更有效的进行临床推广,未来还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

猜你喜欢
小体免疫组化染色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NLRP3炎性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异常早幼粒细胞Auer小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关于路的k-方图的邻点可区别-边全染色和第一类弱全染色
NLRP3炎性小体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