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玉冰
【摘 要】在小学阶段借助数学科目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可为学生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基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有序思维激活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序观察、有序表达、有序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有序思维能力,以此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能够指导现阶段低段小学数学学生思维活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全面进步,使小学数学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 低段数学 有序思维 “三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21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一切数学活动都是学生思维的体现,因此思维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密不可分,只有学生拥有有序的思维,才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数量关系,理清文本思路,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进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推理能力应作为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即指导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推理能力,使推理性的思维能够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而2014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能够基于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实现对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进步。
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混乱、零散、重复的无序思维现象,而这种思维现象也导致学生在面对相关数学问题思考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准确的切入点,无法结合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该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有序思维在进行数学知识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表达,表现出良好的思维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得到进步。本文基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序思维激活的策略进行分析,既从理论方面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结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现状引导学生提升有序思维能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实施,概括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活“三策略”。
一、有序观察,为有序思维奠定基础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面对事物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有序观察的思路,可使学生在信息获取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信息的获取正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序地获得信息、有序地获得知识,能为学生的有序思维激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有序思维,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有有序观察的能力。眼睛是打开心灵的窗户,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理论知识学习时,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观察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观察的过程中使相应的数学概念能够印在学生心底,为学生后期知识的应用奠定基础。
在面对事物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进行充分观察,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所涵盖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对事物表现出的现象进行深入观察与理解。只有通过深入的观察才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准确的认知,才能为学生后期的知识应用奠定基础。深入透彻的观察是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有序观察能够使学生有序地获得信息,有助于学生通过信息的引导进行有序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分析结果,为学生有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不强,缺乏全局理念,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中,有序观察能夠使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更加全面,不会出现信息遗漏,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更准确地审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索研究兴趣,相关知识点在课本中往往配有图片,而这种图片就是结合了相关知识点,融入了相应的数学知识和信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培养学生对这些图片信息进行有序观察,通过有序观察获得有序信息,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有序思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以教学生认识5以内的数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对5以内的数目有准确的认识。在课本图画中所涉及的信息较为丰富,有蝴蝶、木马、大树、秋千、滑梯等,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数量,相同的事物还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地方,因此,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有序观察、有序思考才能够得出准确的数量结果。
首先,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5以内的数字由易到难有序地学习,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数量较少的物体进行观察,然后循序渐进按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这样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会按照1部滑滑梯、2架秋千、3个木马、4棵大树、5只蝴蝶等顺序进行有序观察,而学生在学习时也会从1~5依次进行学习和认识,使学生能够将数与数量关系进行有效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对5以下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引导学生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进行事物的观察之后,学生在进行数字认识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定势思维,即对1~5这些数字有更准确的排序,促使学生在将1、2、3、4、5与物体进行一一对应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其次,除了按照数字由小到大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激活学生的有序思维之外,教师还可以按照课本中1~5的摆放位置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数的应用灵活度,将数的顺序打乱,提升学生对数与物体的一一对应能力。按照课本中物体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4棵大树,2架秋千,1部滑滑梯,3只木马,5只蝴蝶。在引导学生按这一顺序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结合所学的数与课本图片中的物体进行一一对应,这样借助物体摆放的方位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能够提高学生对数的应用熟练度,进而通过有序观察激发学生的有序思维。
二、有序表达推进有序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有序语言表达,使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得到推进与提升。只有有序思维下的语言才是有序表达,而学生在进行有序表达的过程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有序思维的在思考。尤其是在表达过程中通过运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能够使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有效锻炼,进一步夯实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有序思维水平得到推进和提升。
例如,在开展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题目意思列出综合算式进行答题。教师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进行有序观察,进而为综合算式的列出提供信息指导,然后让学生对有用信息进行有序表达,即按照顺序将自己所获取的对列出算式有用的信息表达出来,对信息的有序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列出算式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然后再进行算式列出,教师可以按照算式列出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表达,这样学生通过有序表达能够明确第1步做什么,第2步做什么,让学生能够事先计划好后面的每一步操作,通过有序表达激发学生的有序思维,进而借助有序思维为后期的行动提供指导,能够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为学生的有序思维激活奠定良好基础。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在进行各步骤、各程序安排的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计划,各项事情的解决将基于学生有序的思维更加有条有理,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拥有严谨的态度、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得到全面进步与提升。
三、有序思考提升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过程中,有序观察是基础,有序表达是方法,这两个步骤为学生的有序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方法,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基于科学分析、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形成良好的有序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学段学生而言,其思维较为混乱,在有序观察、有序表达环节仍然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状态。只有提升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就需要基于具体的教学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这样才能够基于相关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序思考能力,通过正确的思路、科学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有序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使学生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促使学生的有序思维得到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在该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该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能够将之前学过的比较、分类、计数等相关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中,对生活常见物体的数量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写“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记录,使学生具备建立简单统计表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对搜索整理的数据信息有所感悟,进而借助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需要学生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时思维不混乱,只有条理清晰才能够达到预定的数据分析与统计目标,完成该部分教学内容。
以这一题为例:学校准备给每位学生定做一套校服,厂家提供4种颜色供大家选择,喜欢哪种颜色的学生最多,学校就会选择哪一种颜色。然而每个学生所喜欢的颜色不一样,现在就需要对全班所有学生喜欢的颜色进行统计,看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喜欢的学生最多。在这一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话题,为学生创建轻松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如何才能够得到全班学生喜欢颜色的数据结果呢?”有的学生就提出需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询问,然后将询问结果一一记录,所有学生都表示认可,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全班学生喜欢颜色的数据结果。然后教师可以告知学生这种方法属于数据调查,接下来就请学生对全班学生喜欢的颜色进行数据调查。关于数据调查学生都没有做过,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个话题进行有序思考,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统计有深入的认识。
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数据调查的基本对象,即调查的样本量为多少,只有在明确了调查对象之后才能够进行调查。其次,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内容是什么,而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调查的应该是学生喜欢的颜色,而学生喜欢的颜色有4种,如何才能准确记录不同学生喜欢的不同颜色呢?教师就继续引导学生制定数据统计表,按不同颜色进行数据统计。全班学生有50多位,如何針对每种颜色下喜欢该颜色的学生数量进行准确记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计数。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即运用所制定的数据表向全班学生进行颜色询问。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对数据统计的方法、数据统计的本质有了深入的认识,也学到了运用画“正”字进行数据计量的方法。在学生完成数据统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即按照数据从大到小,最终以多数人喜欢的颜色作为学校校服定制的颜色。在本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使学生各项操作都基于自己的有序思维逐步实施,最终完成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也使学生的有序思维得以培养。使学生在后续进行问题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按步骤循序渐进地思考,形成良好的问题处理能力,也使学生对数据统计相关知识与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使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能够拥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涛清.基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自学·交流·反馈”教学实践及思考[J].教育探索,2018(03):28-32.
[2]周超,鲍建生.形成学生高水平数学思维的策略——一线教师之观点[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04):36-39.
[3]李洁,姚亚非.美国德克萨斯州学前儿童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指标框架、策略及启示[J].未来与发展,2021,45(02):79-85.
[4]朱立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测评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21,37(03):52-60.
[5]郭小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华夏教师,2018(35):43-44.
[6]杨丽娟.在层次性探索中发展数学思维——以研究“轴对称视角下线段和的最小值问题”为例[J].数学通报,2019,58(09):47-49,59.
[7]周宇剑.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学符号语言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5):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