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脏功能的保护评价

2021-09-15 09:03颜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颜敏

【摘要】目的:分析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以及对症治疗,利尿治疗采用呋塞米,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托伐普坦。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患者心肾功能(检测心功能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BNP、血钠浓度、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24h尿量)。 结果:所有项目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BUN、肌酐Cr的比較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BNP、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钠浓度、24h尿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以及保护肾功能。

【关键词】托伐普坦;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6; 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3-0081-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1]。近年来,早期识别和治疗措施使急性心梗的短期病死率有显著的下降。但其严重并发症的治疗仍有一定的挑战,特别是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2]。急性心梗发作期患者常表现为胸骨持久性疼痛,且伴有心律失常。临床对于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多采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但部分患者的效果表现不太明显。托伐普坦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血管加压素,对于心衰诱发的低钠血症有显著的效果。本文以我院心内科34例急性心梗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为例,分析托伐普坦辅助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3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7例。对照组中的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9.43±2.93)岁,身体质量指数为21.03~32.17kg/m2,平均(25.32±3.86)kg/m2;其中合并伴有高血压9例、高血脂5例、心律失常3例;观察组中的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23±2.90)岁,身体质量指数为21.33~32.07kg/m2,平均(25.17±3.48)kg/m2;其中合并伴有高血压10例、高血脂4例、心律失常3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通过心电图及各项检查指标证实;患者伴有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肺部听诊湿啰音、胸闷、水肿、呼吸困难等表现。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肾功能障碍、先天性心脏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神志不清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并检测心肌血清及电解质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对症采取抗凝药物、降血压药等治疗,对于重急症心肌梗死患者常规利用PCI术治疗,再联合强心、利尿治疗。呋塞米(惠州大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546,规格20mg/片)口服,20mg/次,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托伐普坦(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0115,规格:15mg/片)口服,初期15mg/次,次/d,服用24h后测血钠一次,测得血钠浓度等于或低于135mmol/L再增加15mg,但最高不超过60mg/次,连续服用7d,即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评估患者心肾功能(检测心功能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BNP、血钠浓度、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24h尿量)

效果评价标准:显效:临床表现及相关症状消失,TIMI血流分级为3级,心电图ST-T显著恢复;有效:临床表现及相关症状基本消失,TIMI血流分级为2级,心电图ST-T基本恢复;无效:临床表现及相关症状无任何改善,TIMI血流分级为1级或0级,心电图ST-T明显改变[3]。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配对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肾功能情况 所有项目治疗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LVEF、BUN、肌酐Cr的比较结果(P>0.05);其中BNP、LVED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钠浓度、24h尿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有11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显效率为64.70%;对照组有4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显效率为23.52%。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6,P=0.016<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细胞持续性缺血缺氧坏死,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泵血功能受到损害,最终使体、肺循环淤血障碍,出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表现的综合征[4-5]。有数据表示,心衰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达20%,显著较无伴发心力衰竭的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高[6]。临床常规治疗以抗凝、抗血小板、利尿等对症治疗。经对症治疗后,心肌缺血程度显著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得到改善,有效的避免了因长时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对于急重症患者通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联合强心、利尿剂药物来纠正心力衰竭表现。利尿剂的应用能有效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对钠、钾、氯离子的重吸收,从而促使尿量增多,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水肿、淤血的表现,但由于对醛固酮系统以及盐皮质激素容易产生不良刺激,极其影响人体对利尿剂的耐受,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钙、钾等离子紊乱造成心律失常[6]。且长期对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强心剂和扩管药物会大量释放抗利尿激素,导致水钠平衡紊乱,诱发低血钾。疾病发展后期容易加重肾脏功能损害,增加患者心力衰竭的死亡率。托伐普坦是一种口服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其主要通过阻滞血管加压素与集合管V2受体结合,阻止水通道蛋白-2移动到细胞膜外面,抑制尿液浓缩,增加水的排出而保留钠,达到利尿效果[8]。而且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较小,能够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对肾功能血流灌注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进而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脏泵血功能,消除对肾功能的不利影响,缓解患者因心力衰竭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参考文献

[1] 薛君. 托伐普坦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1): 113-115.

[2] 李柏林, 邹育明, 梁明俊, 等.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托伐普坦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6(6): 660-663.

[3] 孙润民, 王琼英, 齐苗苗, 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7(11): 923-926.

[4] 徐宝华, 赵刚. 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15): 3625-3627.

[5] 李君锋. 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27): 30-30.

[6] 张志亮, 吕风华.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 35(2): 234-238.

[7] 刘学谦, 闫变丽. 托伐普坦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22): 4091-4092.

[8] 徐洪. 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9): 65-67.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