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勇 黄对娥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我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实语境下对课程蕴含育人价值的中国化诠释。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作为知识学习和生命成长相结合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理应成为“课程思政”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成为与思政教育的共同责任担当,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及价值观的共同建构。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挖掘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找准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链接点,然后才能构建出职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才能为职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课程; 思政理论课; 协同育人; 路径
“课程思政”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新手段,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其核心基点在于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引领,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发挥协同效应。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课程本身的功能优势,决定了其在“课程思政”体系建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核心要义
时至今日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考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大肆破坏着世界经济发展,而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滋生又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时,面对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作为正值成长孕穗期的大学生,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至关重要,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立意高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关键一环,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其提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自然延续,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国民教育的适时强化,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角度,牵引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课程思政”的落地则需把握好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则,即分门别类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价值导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旨在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等,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表现,可发挥“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功能。具体而言,通识教育之于思政教育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本质是启迪心智、开发思维,帮助学生在正确意义的建构下,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形成完善的品格个性,从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从这个视角上讲,思政教育的核心指向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构学生的主体性,使之基于正确价值观导向与人所生存的人文、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的互为主体性交互关系。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揭示和深化对思政教育本质的认知。同时,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通识教育课程建构的初衷缘起是为了消解现代社会工具理性之魅,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以浓郁的人文关怀切入,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力求培育其更加完善的人格品质,这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立意指向。由此看出,通识教育课程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目标达成。另外,通识教育课程牵涉到各个领域的科学探索,负载着丰富的内涵意蕴,进一步填充了思政教育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政教育与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两张皮”的现象问题,其在国际社会上的有益探寻,有效激发了思政教育改革活力。
三、找准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的链接点
(一)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在教学对象方面具有共性
素质教育体制下,人作为系列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切价值创造的基础,脱离了人的所有活动将毫无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占有,不应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亦不应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作为一个“完人”,理所应当地拥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对于同属探究生命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而言,均需朝向学生,并针对这个特定的教育对象展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传授最基本的知识和生存技能,从而提升其适应多元化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推动他们作为主体的人的社会化进程。在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交互结构下,学生的思维格局上升,使之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保持他们的思想认知高度契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引导其建构和理解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基于此,才能使新生代大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是党领导下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因此,纵然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侧重点、实现路径存在客观差异,但均指向学生这一对象,是系列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在教育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渲染下,社会分工细化的走向愈加明显,驱动着高等教育专门化、专业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在现代通识教育结构下,人被视为身体、理性、道德、审美、精神、灵性的整体,最终朝向“全人”的培养。反观思政教育,其立足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健康素质的培养,无论大学生未来从事何种职业、身处何种岗位,首先要“成人”,要建立高尚的修养品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社会责任,这也正是思政教育的优势所在。由此可以看出,固然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具体育人指向存在差别,但是其最终着力点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教育目标一致性。在这样的共同导向下,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有了协同育人的发生基础,通过科学地引导,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并从不同维度视角发力,传输最基本的知识与生存技能,两者提供了符合人的生命本性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最终实现受教育者生命价值的绽放。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成为“完人”一直是人们的最高追求,而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则携手搭建起了通向“完人”的桥梁,这也是两者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在课程内容方面具有互通性
从内容架构上而言,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有着高度的互通性,均是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育为基底的素质教育。其中,思政理论课作为一个庞大的构成体系,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几乎含括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涉及领域,力争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识教育则是通过公民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课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进行熏染,在尊重和满足其内在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多元化生活,催化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他们肩负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能力。由此,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之间存在着诸多的重叠区域,相互间紧密关联,蕴含着特定的内在运行机理,携手作用于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对此,学者顾海良进行了深刻诠释,认为“以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的思想道德教育,同以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的‘通识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也都是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渗入,进一步丰富了思政理论课内涵,与之优势互补,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精神等的释读更加深刻,突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用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实现。另外,思政理论课本身的交叉性、泛在性,奠定了通识教育课程渗入的基础。
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路径
(一)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要素互动是协同育人的根本
如上所述,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属素质教育的范畴,需要紧跟宏观改革形势,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先引,充分发挥教师这一特殊要素的功能,建构两者有效互动的“桥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寄语道,“要成为塑造学生的‘大先生”。“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必须释放教师的诱发作用,以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智力保障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能动因子,从而确保系列工作正常展开,发挥应有的协同效力。现实语境下,高校通识教育师资多以公共基础学科教师为主,相比于专业教师,他们的学科结构较为单一,发展空间受限,“课程思政”的参与能动积极性存在缺失。对此,高校要深入“课程思政”理念本质,以协同育人为基底,有机地将基础通识、职业通识、校本通识等课程体系串联在一起,并与思政理论课耦合,采取分类分项管理的模式,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教学需求,引进一批学术视野开阔、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兼职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保障强有力的后盾力量支撑。在此基础上,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更新从业教师的思想理念,强化他们的能动意识,并搭建好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教师之间的互动通道,共享先进经验,携手并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同育人”。
(二)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结构互动是协同育人的核心
作为预期目标转化为实际教育成果的纽带,课程结构是系列课程活动顺利展开的依据,亦是整个课程体系建构的骨架,体现了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一般含括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项目内容。在现行的教育体制结构下,学校层面上讲,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分属于不同的工作条块,前者因职权归属问题因校而异,后者则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教管部门统筹展开。思政元素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嵌入,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一环,并且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应当由统领全局的组织机构协调展开,确保“协同育人”的协同效能产生。因此,按照《高等學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实行党委领导制,精准定义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好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结构互动的核心,制定纲常性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取向,实施项目内容,并就整个过程给予指导,以全面发展学生为着力点,引领处置好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配比关系,扎实教学管理工作。基于此,编制“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标准,包括绩效考核、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无间合作,并形成制度化的规范体系,以质量为中轴,创造最大化的协同效益。同时,按照课程标准指引,深入挖掘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发思政理论课校本化教材,并进行校际间的共建共享,为两者进一步的互动铺筑基础,促进学科融合发展。
(三)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功能互动是协同育人的关键
“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互动,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基于两者的侧重点差异,从不同维度视角上积极影响学生成长,最终回落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追求上。具体而言,以思政理论课为“首发”阵地,梳理当代大学生所需具备的素质结构,基于科学的目标导引,培育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使之善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理性看待这个多变的时代,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本真追求。在此基础上,深入通识教育课程教育,通过浓郁的人文精神渲染,孕育出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学科优势,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升华,凝练高品格的追求,反哺思政教育发展。同时,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功能互动,还需引导学生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从人文、科学、自然、社会等多层次切入,提升其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以此来创造更加璀璨的人生价值。黑格尔曾经说过,德性是心灵的秩序,人们在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净化心灵的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个体的要求。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功能互动,还需着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在教法运用上互通互联,尊重学生的主观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内在需求变化,立足人的长远发展,有所选择地输出引导服务,丰富个体情感体验,促进个体文化知识不断积累,使之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生活。
(四)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环境关联性互动是协同育人的重要前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环境创设为抓手,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成长,是“课程思政”理念下发挥隐性教育功能的应然选择。信息化引领的时代发展新潮下,“互联网+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向,并迸发出了强劲的创新活力,其所架构起的虚拟现实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其庞大的数据信息承载,亦有效拓展了学生的通识学识。因此,以“互联网+”为载体平台,促进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环境关联性互动,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协同育人”发生条件,并对育人发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数字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系统性地完善教育门类及教学内容,有机地将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关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完成系统知识的建构,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图片、影像、视频、动画等,增强他们的形象感知,使之自觉完成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需在线下将两者有机地串联在一起,针对线上普及阶段存在的泛在问题,课堂上进行精讲,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交互距离,并适当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容量和难度,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添趣味性,有效激活学生的参与主体意识,使之在浓郁的人文氛围空间下,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另外,重视“第二课堂”阵地开发,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搭建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互动平台,寓于丰富的活动中,潜移默化中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升华他们的人格修养。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育人可行且必行,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功能,在具体的组织践行中,以两者的链接点发力,强调两者课程要素、课程结构、课程功能以及课程环境等多维度的互动,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权筱雅. 论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的供给侧改革[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02):144-148.
[2] 戴波,刘化龙.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J]. 北京教育(高教),2021(01):45-48.
[3] 余思慧. 以艺术滋养灵魂:打造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悦”课堂[J]. 艺术教育,2021(01):274-277.
[4] 高洋.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 加强改进新疆高校思政工作[J]. 中国民族教育,2021(01):46-48.
[5] 刘颖.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分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1):22-24.
[6] 聂迎娉,傅安洲. 意义世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价值旨归与根本遵循[J]. 大学教育科学,2021(1):71-77.
[7] 李湄红,宋国琴. 高职专科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思考[J]. 黔南民族醫专学报,2020,33(04):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