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认为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可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如虎添翼,可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教学,论述借助优慕课平台构建和实施翻转课堂的方法,建议教师课前精心构建平台、设计符合学情的学习机制和任务学习流程、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平台 高校 信息技术
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互联网+”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教与学更加灵活高效,拓宽了师生的交流渠道。微课程等数字资源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为“互联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基础。“互联网+教育”催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好的学习平台,不仅便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还应便于教学管理部门的统筹管理和教学监控。优慕课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以下简称优慕课平台)同时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其配套的App“课程伴侣”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可以轻松地发布资源、编辑在线测试、答疑讨论等。师生借助优慕课平台交流互动、轻松实现翻转课堂。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后台数据,检测教师线上教学的情况,便于学校教学管理和监控。因此,本文基于互联网思维,依托优慕课平台,探究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平台设计
教学数字资源的发布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方便师生同步或异步交流。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强调用户本位、价值导向和模式创新的观念体系,其精神内核和理念外延,已经深刻影响诸多行业和领域。互联网思维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线上教学平台。这些教学平台大致分为五类:非营利性学习平台、学习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自行开发平台、移动社交平台。在五种平台中,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社交平台使用最为广泛。移动社交平台具有用户量大、稳定性好等特点,但毕竟其不是专门为教学研发的平台,针对性较弱,不便于数据规整及教学监控。随着研发技术的成熟和实践中的持续探索,各类在线学习平台不断更新升级,逐步完善,不但符合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和需求,而且功能和界面也更加人性化,以其功能专业、界面简洁、学习统计灵活和移动学习便捷等优势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
基于优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是将知识传递的过程由課中移到课前,将知识内化的过程由课后移到课中。因此,如何把握好课前的知识传递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图1是翻转课堂的平台设计。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机制设计
翻转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学习机制的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专业特点,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学习者的就业岗位需求和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本文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机制,具体如图2所示。
学习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准备阶段,教师发布课程主题,并通过访谈、查阅文献、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学情。学生多途径反馈意见,表达自己的意愿,从教师提供的主题中选出感兴趣的主题或提供其他主题。教师根据统计结果,结合学生学习需求遴选教学案例。在资源建设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报名参与制作、收集学习资源。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自主查阅学习资料,并通过讨论区参与提问或讨论。这一环节,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师生通过课前在线测试,了解课前学习的效果。在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前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长的组织下,参与讨论、验证、分享等教学活动。课后,学生可以借助研究型教学主题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拓宽知识的广度或增加知识的深度。
(三)课前学习任务结构和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将知识传递的环节放到课前,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前学习环节。既要准备通俗易懂的“学习地图”,也要有符合学情、能激发学习兴趣、难易恰当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发布后,如何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成为很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学生课前学习的参与度、完成度和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成败。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对应的学习流程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课前学习任务结构和流程设计
这一模型中,首先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并结合学情将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学习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既有关联又是独立的知识点。每个单元配备相应的单元导学,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根据重难点内容发布视频、文本、链接等学习资源。同时发布用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单元在线测试和用以沟通交流的单元讨论区。教师在平台发布资源后,学生进行首次学习并参加首次单元测试,如果测试达标,则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如果测试不达标,则返回学习。在二次学习时,学生可以重新学习教师发布的资源,也可以通过单元讨论区向同学提问。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二次学习后,学生可以进行第二次单元测试。如果测试达标,则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如果测试仍然不达标,则通过平台向教师反馈学习的困惑或自己的见解,然后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教师根据线上资源访问情况、在线测试结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评估学生课前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并优化学习资源。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以教育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外在表现是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个体外在行为,描画其内在价值观念和知识结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基于数据的评价唤醒主体自觉,指明发展方向,推动价值生成。优慕课平台具有较强的数据统计及分析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能根据评价指标自动生成成绩。
1.学习行为纳入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不应只关注终结性评价,更应关注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还要关注各个阶段的学习行为。优慕课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行为数据满足了这一评价要求,其包括学习分析和学习统计两个模块。
学习分析模块又分为课程统计和学生统计。课程统计既能按课程统计整门课程的访问情况,也能按具体某个学习单元或某个学习资源统计和分析,同时还能看到每个资源的访问详情,如已访问该资源的详细名单、访问时间等。课程统计中的在线测试既能对试卷、试题进行分析,也能分别按及格线或优秀等级对成绩进行分析。学生统计主要统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记录,包括笔记、论坛发文、提交问题、提交作业、参与测试等,如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
学习统计模块可按班级或小组统计学习者的各种指标,如在线学习时长、学习播课视频时长、向教师提问次数、阅读教学资源次数、进入研究型教学主题次数、学习笔记数量、参与在线测试数量等。同时,还可以灵活选择统计区间,统计某个时间段的数据,以便教师了解不同时间段学习者的详细信息,如图9所示。
2.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过程性考核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优慕课平台成绩管理模块支持以过程性数据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成绩管理模块可设置成绩统计规则,选择对应的考核指标,并赋予每项考核指标权重。每项一级指标下又有若干细化的评价指标,同样需要赋予二级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
二、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下面以高校信息技术课的“批量制作邀请函”为例,阐述基于优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具体实施。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邮件合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批量制作录取通知书、批量制作聘书、批量制作邀请函等。“批量制作邀请函”是Word模块的最后一个内容,是衔接Word模块和Excel模块的综合应用案例,主要讲解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处理文档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综合运用Word排版旧知识的同时,会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录入,并掌握邮件合并的新技能。单元内容在整个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Word排版和网络应用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Word排版技能,会发电子邮件,但不能综合应用已学知识解决未来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喜欢讨论、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主动学习意识不强、面向未来职业的核心素养不高。
3.目标分析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及幼儿园岗位需求、围绕课程标准、结合本课内容,确定本课的知识目标为理解主文档、数据源、文档合并的概念、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操作;能力目标为能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邀请函,能够联系实际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素质目标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艺术素养,增强尊敬师长、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4.重难点分析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重点为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处理文档。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情,得出本课的难点是数据源的格式及批量发送电子邮件。
(二)平台构建
经过教学分析和问卷调研,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学生需求精选练习主题。本单元的练习选题有给即将入园的幼儿制作录取通知书、批量制作“给家长的一封信”、批量制作“获奖证书”、利用“信封创作向导”创建批量信封。带领自愿报名参与资源建设的学生制作学习资源,包括任务单、微课、动画、练习素材等。教师在平台构建单元模块、在单元模块下发布单元导学、系列学习资源、讨论区和在线测试。单元模块一般至少提前一个星期构建完毕,为学生课前线上自学预留足够的时间。除了构建课前学习的单元模块,还需要在优慕课平台构建课中导学的随堂教学模块和课后拓展的研究型教学主题模块。在随堂教学模块,需要新建对应单元模块的随堂教学,选择发布对象、上课时间和上课时长。在新建的随堂教学中,添加沙龙、投票、测试和资源。课堂教学时,直接在手机端发布即可。
(三)教学实施
平台构建完毕后,基于优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开始实施。
1.课前知识传递
课前,学生通过网页端或者移动设备端登录优慕课平台进行课前学习。先查看单元导学,了解本单元的内容、目标和学习方法。接着查看任务单,了解课前学习任务。然后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批量制作商务邀请函”微课和“Excel界面介绍”等视频。了解主文档、数据源的基本概念及邀请函制作的步骤。接着从教师给定的选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做邮件合并的练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通过教学平台的讨论区线上提问。最后做单元测试,如果测试满分,则表示完成本单元的课前学习。如果测试没有满分,则需要重新查阅本单元的学习资料或线上交流学习,并进行二次测试。如果二次测试仍未满分,则需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困惑或观点。
学生根据任务单和学习资源进行课前探索学习,并将课前作业上传至优慕课平台。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讨论区发言、测试结果和反馈信息,评估学生课前学习效果,聚焦教学重点难点。
2.课中知识内化
课堂上,教师打开本单元的随堂教学,投屏到教室屏幕,发起签到。学生用手机扫码签到。
课中学习分为新课导入、新知初探、智慧分享、能力提升、课堂小结、知识应用六个环节。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播放课堂导入动画。动画视频是幼儿园园长和一名幼师的对话,他们要给家长发亲子活动邀请函,由一位教师负责这个工作。这一环节,如果没有投屏环境或广播条件,可以将资源放在随堂教学的资源栏目下,学生用手机观看。在新知初探环节,教师现场提问:“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小组讨论实施方案,并分享讨论结果。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在Q群或微信群发邀请;二是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编辑文档,打印邮寄;三是用邮件合并功能合并文档后发送电子邮件。全班学生利用优慕课平台随堂教学中的投票功能线上投票,从三种方案中选出心中的最佳方案。优慕课平台自动统计投票结果。教师展示平台统计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在智慧分享环节,各组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课前作品和学习心得。全班学生根据评分指标线上投票选出最优作品。在能力提升环节,教师抛出一系列的问题,依次在优慕课平台发起抢答。学生在“课程伴侣”App点击“抢答”,争取答题机会。平台即时公布抢到答题机会的学生,获得答题权的学生现场回答问题。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则用平台“随机点名”的功能随机抽选学生总结本课知识。若被“点名”的学生回答不完整,再由他人补充。在知识应用环节,引導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教师在随堂教学模块中发布沙龙主题:邮件合并可以应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所有学生同时在线上发言。发言过程不受外界信息干扰,只有提交个人发言后,才能看到他人的发言。最后,在随堂教学中发布课堂小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3.课后知识拓展
课后,学生参与线上研究型专题学习,拓展与邮件合并有关的知识、如OUTLOOK的设置、电子表格整理数据源等。
(四)教学反思
本课借助优慕课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综合素养,还能有效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课前学生不受时空制约灵活学习,课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课后知识拓展更加便捷。优慕课平台和多样化教学资源助力提升学习效率,使三维教学目标逐步达成。
【参考文献】
[1]赵宏,蒋菲.“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7).
[2]党建宁,杨晓宏.互联网思维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价值观瞻与设计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
[3]毛刚,周跃良,何文涛.教育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评价理论发展的路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0(10).
注: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状态数据应用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A067);2018年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师范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GXYZJG2018Y08)
【作者简介】陶雪梅(1984— ),女,汉族,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责编 苏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