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的重要性,分析广西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现状,针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认同程度的调研结果,提出应注重强化理论认同教育、升华情感认同教育和固化行为认同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制度顯著优势 优势认同 行为认同 理论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充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能够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目前学术界围绕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以下称为“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的研究甚少。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培育研究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制度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培育大学生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的重要性
(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迎来发展机遇,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心怀“大变局”与观察世界大势,以提高透视时代局势的敏锐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时代大变局。
(二)坚定制度自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民族复兴要靠新一代青年人才,教育工作的重点也在青年。青年大学生要形成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注入精神动力,以发挥主体作用。坚定的制度自信要建立在深刻了解制度显著优势的理性认识之上。要强化新时代大学生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才能促使大学生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新人。
(三)凝聚奋斗伟力以提升制度显著优势转化的行为自觉
中国制度价值充分代表人民利益,也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需要,进而汇聚奋斗力量实现共同目标。教育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制度执行者的思想自觉,投身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奋斗实践的行动自觉。
二、大学生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现状分析
(一)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两个高度认同,一个较高认同
1.理论维度高度认同
从图1可知,广西大学生对每个制度显著优势理论认同人数均超60%,且前3个制度显著优势认同人数超90%,该结果与吴鲁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从表1可知,理论认同维度平均分大于4,Q5题的平均值最小,说明广西大学生制度显著优势的理论认同度高,但在制度显著优势与生活认知上有待上升到理性认知。
2.情感维度高度认同
从表1可知,情感认同维度的平均分大于4,说明对中国制度显著优势情感认同高。Q9题的平均值最高且标准差最小,说明广西大学生对中国制度比较优势认同度最高。但Q10题的标准差最大,Q11题的平均值最小,说明需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制度自信和提高自愿程度。
3.行为维度较高认同
从表1可知,行为认同维度的平均值大于3,说明对中国制度显著优势的行为认同度较高。但Q12题的平均值为最小且小于3,为2.82。除了制度维护情况,其余3项标准差都大于1.000,说明广西大学生行为认同差异大且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特别关注制度执行度和制度执行的收获感。
(二)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因变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总体认同,自变量是家庭环境、同辈群体环境、媒体影响、行为渠道和学校教育因素。从表2可知,Beta值为正数,且P值为0.000,说明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解释力。结果表明,制度显著优势认同与“教师政治态度”“教学技能”均无显著相关性,但就正相关自变量Beta值排列为行为渠道>媒体影响>家庭教育环境>同辈群体环境>教学效果。表明实践途径越多、观看时政类媒体越频繁,则学生和家人政治态度越积极、教学效果越好、学生对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度越高。
三、大学生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理论理解力有待提升
大学生对制度显著优势的理论认同高,但对制度显著优势的深度理论的感性认知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比如他们对制度显著优势的理解能力较低,实地调查发现,学生对13个制度显著优势的理解仅处于字面浅层次,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制度显著优势的认知也不均衡,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制度显著优势理论认同度较低,对制度价值认知相对不透彻,有部分学生认为制度优势并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生活需要。
(二)角色定位与情感认同有待升华
情感认同是维系理论认同转化为行为认同的坚韧纽带。大学生正义感较强,对社会不公易产生“逆反心理”效应,若不能客观地感悟制度显著优势则容易产生制度信任危机。多数大学生学习课程只为获得学分,在国家主体层面上没有自我角色定位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处于被动式认同状态。大学生制度显著优势的情感体验不佳,造成情感态度的消极倾向性。情感认同具有感染性和升华性,使主体间的情感互通以提升认同感。一是教师课堂教学营造的情感气氛和仪式感未达到学生情感共鸣的质点;二是家庭和同辈群体的消极情绪,极易情感同化而产生失落的情感反应。
(三)行为自觉性与体验感有待提高
行为认同是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的最终目的。大学生制度显著优势认同度高低排列为“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形成知行认同度差异格局,不符制度显著优势转化为高治理效能的制度目的。这说明大学生的行为自觉性较差,反映多数学生已获得的理论未能指导实践,造成制度显著优势发挥效率低。一是对制度显著优势的日常行为层面要求未明确规范,回馈大学生行为认同缺少评价标准而行为调整作用不强;二是实践渠道来源单一,主要靠学校平台的作用有限,造成大学生制度显著优势的行为体验感差,难以形成稳定的行为认同。
四、培育大学生中国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的路径
(一)强化理论认同教育,夯实理论基础
1.讲精讲透,思想政治理论课阐释好中国制度显著优势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制度显著优势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打好制度理论基础。重理论性,必须阐述制度显著优势的科学性,讲清制度显著优势的层次、价值取向等逻辑,以提高大学生制度理论自信。教师从学生专业出发增强话语转换能力,实现制度显著优势的政治话语向专业话语转换,使抽象的制度显著优势理论通俗易懂。聚焦大学生“理论认同度低的制度显著优势”领域,用案例生活化以“事实说服学生”,通过时空比较阐释制度优势,提高制度理论解释力。
2.深化认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宣传
要占领网络媒介高地开展网络教育,不仅要兼顾娱乐性,更要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如制作制度显著优势专题宣传网页以及短视频等。要搭建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网络学习与宣传平台,特别是高校公众号要开展线上活动并开通评价与交流窗口,激发学生的网络互动性和参与性。同时要求学生定期学习主流媒体推文,加强对热点问题的主流舆论引导,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以提高大学生的制度显著优势理论自觉。
(二)升华情感认同教育,增强自我担当
1.找準角色定位,增强责任感意识
担当历史使命是青年大学生责任感强的标志。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精准定位为制度显著优势发挥者,明确作为青年群体的历史定位,即圆复兴梦的时代新人。要强化青年的角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存在感”以促进自我认同,对制度显著优势认同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提高制度优越性的情感觉悟。同时,切实解决学生反馈的生活难题以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如提供更多勤工俭学岗位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制度显著优势。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目标,提高时代责任感。
2.典型榜样示范,增强情感共鸣
榜样典型化和生活化更能让大学生明白制度的显著优势。一是挖掘身边先进榜样,发挥引导作用。注重(下转第20页)(上接第5页)挖掘发挥中国制度显著优势的优秀执行者,积极以榜样力量进行情感同化。如进行十佳大学生校园评选,用榜样先锋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二是强化榜样树立和榜样宣传的仪式感。在注重活动的精神内涵前提下,大学生在学习榜样时进行宣誓仪式,更能渲染庄严的氛围,所创设的教育情景由外向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情感共鸣。
(三)固化行为认同教育,实现知行合一
1.构建制度显著优势行为认同机制
提高行为自觉以实现知行合一,要做好行为引领。把发挥制度显著优势的要求纳入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并根据学生的行为态度、行为需要和行为体验,把抽象的制度显著优势生活化。指引大学生把制度实践融入个体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行为自律性。加强行为调整,把制度实践环节纳入成绩考核以督促学生开展制度实践。教师要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及时反馈大学生行为偏差并调整行为。要构建制度显著优势行为认同机制,通过引领、反馈和调整环节提升发挥制度显著优势的行为自觉。
2.开展形式多样的制度专题活动
制度实践平台是发挥制度显著优势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广聚多领域的制度显著优势的发挥平台,包括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活动平台,达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行为认同。校内开展关于制度显著优势的调研活动、演讲比赛等,同时与社会志愿组织合作打通服务社会的渠道,以此提高其制度执行能力。其次要组织制度显著优势的专题活动,用多种活动形式展现制度显著优势内涵,达到广泛教育大学生的目的。广西高校的制度显著优势培育活动要与壮族传统活动相融合,通过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大学生制度显著优势的行为认同。
【参考文献】
[1]吴鲁平.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认同研究:基于对北京大学生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2).
[2]王珺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培育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12).
[3]陈金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阐释国家制度优势[J].教学与研究,2020(6).
[4]陈娟.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3).
注:2020年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2020YJ008);2014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保证和提升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机制研究 ”(JGY2014065)
【作者简介】岑敏恩(1997— ),女,广西北流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编 黄桂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