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勤 朱宇
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育人”,这是所有学科共同的核心任务。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理应体现立德树人导向,寓育人目标于学科教学之中。育人目标不是空谈,要渗透到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学科育人的主阵地。那么,怎样发挥数学学科特点,发掘育人关键元素,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呢?在此,笔者辑录几位数学名师的教学案例片段,与读者共同分享他们在教学中把握育人契机,让数学学科立德树人功能真正落实的教学智慧。
【片段一】学科知识的视角——系统认知,整体建构
许卫兵(认识面积)
师:怎样计量,才能知道面积的大小呢?
生(齐):定标准,去测量,得结果。
师:很好。这是计量的步骤,也是测量的方法。今天,我们在学过计量时间、长度、质量的基础上,又学到了一种新的计量——
生(齐):面积。
师:那你觉得面积和时间一样吗?和长度一样吗?和质量一样吗?
生:都不同。
师:千金难买回头看。计量长度时,用含有刻度的尺子去测量,尺子上的刻度,实际上就是测量用的标准。先定下标准,然后去测量,就能知道实际长度了。这样一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一个时间单位,其实也是标准,用时间标准去测量,最后得到多少时间。
生:计量质量时,我们也先定了质量的标准才能测量,最后得到有多重。
师:面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虽然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计量。所以,看起来我们学习了很多内容,实际上——
生:实际上学得很少。
生:它们之间都是相通的、有联系的。
【赏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碎片化的零散堆砌不符合数学知识体系严密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许老师抓住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认知建构,促进学生思维水平自动化程度的提升。许老师站在系统的、结构的高度,从本课的计量对象——面积,扩展到长度、质量、时间等其他计量对象,以整体关联的视角,启发学生感悟到面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虽然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都经历了“定标准,去测量,得结果”这几个步骤,在深化概念理解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这样的处理,让学生得到了宏观的、结构化的引导,由衷地感受到知识是会“生长”的,主动求知的积极情感被充分激发,课堂由此充满了张力。
【片段二】学科技能的视角——激发兴趣,张扬个性
潘小明(角的度量)
教师出示练习纸,让学生独自尝试测量∠1的度数并做记录。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量得∠1是30°。
师:有没有量出的度数不是30°的?
生:我量出的是150°。
(许多学生认为错了,该生也发现自己是看反了)
生:我发现好像是31°。
(教师让该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该学生可能想要证实自己的31°是正确的,将一条边往31°刻度线靠,其他同学纷纷指出下面的边要对齐)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有没有32°的?
生:我开始量出的是32°,我想确认一下,再量了一次,发现刚才的一条边没有对齐,应该是30°。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他开始量出的是32°,为了确认一下是否正确,他又量了一次,结果量得是30°。那我就不知道到底是第一次的32°对,还是第二次的30°对?
生:第二次的30°是对的。
(教师让学生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
生:我前面不小心量成了32°,后来我再量时发现没对齐,应该是30°。
师:你说的对齐,是指要对齐哪些东西?
生:先要把这个孔与角的顶点重合。
师:这个孔就是量角器的什么?
生:是量角器的中心。
师:既要将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对齐,又要把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对齐,然后,看另一条边对准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赏析】数学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习得学科知识,还在于掌握学科技能。学科技能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技能的掌握,是成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潘老师没有直接带领学生学习量角的方法,而是本着“理解量角器原理”与“掌握量角方法”兼顾的原则,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启发学生反思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自发寻找“对准”“重合”等关键要素,自主归纳量角的步骤和方法。从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潘老师精心组织实践操作,秉承“差异性”和“个性化”的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度量工具形成的过程,不断进行对比分析,促进学生对量角本质的理解,为下节课画角技能的习得打下基础。技能训练不能把学生当作亦步亦趋的“操作工”,要追求方法的深刻性、本质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质性提升,培养学生自信、自主、独立的精神品质。
【片段三】数学思想的视角——聚焦本质,着眼长远
周卫东(常见的数量关系)
师:老师开车从苏州到海安,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时间2小时,路程是多少千米?
生:90×2=180(千米)。
师:感谢你们帮老师算出了苏州到海安的路程是180千米。如果老师开摩托车要几小时?摩托車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
生:180÷60=3(小时)。
师:如果将来开通了动车要几小时?动车的速度是180千米/小时。
生:180÷180=1(小时)。
师:你们都是怎么求出时间的?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看来根据路程和速度就可以求出时间了。
师:那如果要求速度呢?
生:路程÷时间=速度。
[ 速度 时间 路程 动车 180千米/时 1小时 180千米 汽车 90千米/时 2小时 180千米 摩托车 60千米/时 3小时 180千米 ]
师:观察上面这张表格,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速度×时间=路程。
生:我发现路程相同,速度不同所用的时间也不同。
生:路程不变,速度越快,时间越少。
师: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需时间越来越短,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没有。
师:都是路程=速度×时间。
【赏析】“常见的数量关系”是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正、反比例函数的重要基本模型。教学中,周老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丰富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关系的感知,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考抽象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模型。在层层深入的对话中,创设了路程不变、时间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情境,含而不露地进行了函数思想的启蒙,其价值已经超越了知识的理解与模型的建构。抽象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学生从量或形的视角,认识、分析客观事物,抽象出某种数学模型,这个过程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完全一致,教学中,周老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在促进学生对数量关系理解的同时,抽象、函数思想等数学素养的培育也落到了实处。
【片段四】数学文化的视角——培根固本,丰厚底蕴
蔡宏圣(用字母表示数)
师:下面一个练习是“编故事”,故事的主角是a×4。老师先做个示范。如果a表示一本数学书的重量,那么a×4就是?
生(齐):4本数学书的重量。
师:而且是4本同样的数学书的重量。下面,哪个同学来编?
(学生用a代表各种数量,说了a×4的意思)
师:既然大家把a×4讲得这样丰富多彩,老师就讲个这方面的历史故事。
(学生鼓掌)
师:在历史上,对于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最初是用文字表示的。
(课件出示:单个重量×4,单个价钱×4,每班人数×4。其中“重”“价”“人”用红色标出)
师:这样表示比较烦琐。后来,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想到了用缩写的方法来表示。这里的“单个重量×4”,取“重”发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成“z×4”。那么“单个价钱×4”和“每班人数×4”怎样用缩写的方法表示?
生:j×4和r×4。
师:丢番图用字母的缩写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虽然简洁了,但每个字母都表示特定的意思,不能把z×4和j×4混同起来,所以,并没有给数学家研究数学带来更多的简便。到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想,如果把各种情境中字母表示的特定意思都去掉的话,不都是一个数和4相乘吗?
(课件中的“z×4”“j×4”“r×4”依次变为“□×4”)
师:所以,韦达就表示成了a×4,这里的a还是特定的意思吗?
生(齐):不是!
师:对,字母a已经不表示任何具体的意义,和这里的小方块一样,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板书:符号)自从韦达把字母当作符号来表示数之后,许多数学难题得到了解决,数学获得了飞速发展,韦达被称为现代代数学之父。
师(稍做停顿):从丢番图用缩写的方法表示数到韦达把字母当作符号来表示数,用了整整1200年!
(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呼)
师:同学们,我们只用了40分钟就跨过了人类认识提升的1200年历史,你们的表现是最棒的。
【赏析】无数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科文化之于育人,就如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通过学科文化的路径来培育学生,实质就是“育其根”。教学中,蔡老师放手让学生“编故事”,充分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还原从“具体对象”到“字母式子”的抽象过程。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呈现从丢番图到数学家们1200多年所走过的抽象表示数的历程。特别是“我们只用了40分钟就跨过了人类认识提升的1200年历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层层递进的精彩演绎,学生感受到的不是枯燥无味的历史记录,而是洋溢着探索精神、彰显着人类智慧的不平凡的历程。此时的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更有对数学这一学科的价值认同,对数学精神、数学美的深切感受,数学学科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
以上几位名师的教学片段告诉我们,在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育人,要以促进学生发展為旨归,将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数学的精神和品质、数学的文化和价值,潜移默化地落实到数学学习活动的各个层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高邮市天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