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龙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甘肃兰州 73010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具有较高发病率,其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通过抗生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其中大约20%患者可避免手术治疗,但也可能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1]。急性阑尾炎患者会出现血象高、下腹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根除病灶。以往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多采取开放式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根除病灶,但创伤相对较大[2]。随着微创技术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急性阑尾炎治疗当中有了广泛应用。为比较腹腔镜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实际临床效果,该院普外科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11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选入对象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3],且经过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手术指征。患者事先已经知晓该次研究,且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者;手术禁忌证者;存在下腹部手术史者;认知功能缺陷或存在严重精神疾病者;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
将该院普外科接收的11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n=57)以及B组(n=57)。A组男36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35.11±4.87)岁;其中包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7例。B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20~57岁,平均(33.38±4.66)岁;其中包括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6例。在性别、年龄、急性阑尾炎类型等方面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术前禁食8 h、禁饮4 h。A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取平卧位,采取静吸复合麻醉,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好无菌巾。从脐上构建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构建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 mmHg[4]。气腹构建完成后,将气腹针取出,以套管针进行腹腔穿刺,对穿刺口出血情况进行探查,并充分观察腹腔脏器是否存在异常状况[5]。在腹腔镜直视下用第二个套管针穿刺,从脐右侧腹直 肌外缘置入10 mm Trocar,由该孔置入抓钳。在腹腔镜直视下由耻骨联合上方处刺入5 cm Trocar,由该孔置入分离器钳。以抓钳将阑尾提起,对阑尾系膜进行钝性解剖,并对游离的阑尾动脉进行电凝处理。采取可吸收线由阑尾系膜根部进行结扎,并将阑尾动脉切断。距离回盲部0.5 cm处线扎,将阑尾离断,再采取电钩对阑尾残端进行有效处理[6]。阑尾取出后,对腹腔进行无菌敷料擦拭,确认腹腔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然后依次缝合切口,以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B组患者采取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取平卧位,局部麻醉,进行常规皮肤消毒,铺好无菌巾。构建麦氏切口(长度为1.5~2 cm)逐层入腹[7],将小肠与大网膜推向内上方,将回盲部充分暴露出来,然后沿结肠带找到阑尾,将阑尾提出,顺行或逆行将其切除[8]。残端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荷包包埋。通过利用湿纱布将腹盆腔积液或脓液搌尽,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盆腔可放置引流管,确认腹腔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然后依次缝合切口,以无菌敷料进行包扎。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采取视觉模拟法(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症状进行评价,分数愈高表明患者疼痛症状愈严重[8]。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发生率。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8,P=0.001);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6,P=0.001);A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1,P=0.001);A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8,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first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first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VA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patients(±s)
组别 术中出血量(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术后VAS评分A组(n=57)B组(n=57)t值P值12.44±4.34 25.11±5.73 13.308 0.001 14.49±3.41 23.13±3.87 12.646 0.001 5.22±1.89 8.56±2.21 8.671 0.001 1.75±0.56 3.12±0.71 11.438 0.001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B组(17.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4,P=0.03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以及细菌入侵所致。急性阑尾炎在各年龄段群体中均可发病,以20~30岁青壮年群体发病最高,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9]。急性阑尾炎以单纯性阑尾炎以及化脓性阑尾炎最为常见,其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存在固定压痛点),还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以外科手术为主,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以及腹腔镜术式两种常见术式,能有效根除病灶,缓解患者病情[10]。
该次研究当中,A、B两组分别采取了腹腔镜术与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从表1来看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P<0.05),与王亚珂[11]报道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48±2.05)mL,对照组为(25.67±2.53)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相似,说明腹腔镜术产生的手术创伤较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与曹斌等[12]报道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5.2±3.1)h,对照组为(24.5±3.7)h;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4±0.9)d,对照组为(8.7±1.2)d,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相似;A组术后VAS评分低于B组(P<0.05),与杨军权[13]报道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1.11±0.26)分,对照组为(2.73±0.34)分]相似,说明腹腔镜术预后更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疼痛症状相对轻微,可降低患者痛苦。腹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属于开放手术范畴,虽然能够根除病灶,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患者易出现手术应激性反应。但在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切口牵拉会使得切割皮肤组织具有难修复性,并且腹膜渗出物容易接触并污染切口,若患者局部炎症较为严重时,可能无法将积液完全清除,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不利于预后。然而腹腔镜术能够弥补开放式手术的缺陷,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术创伤更小,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利用腹腔镜可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明确病灶位置以及腹腔情况,将病灶充分暴露出来并作出针对性处理。在腹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腹腔内浸润情况,若发现脓性液体渗出,可直接抽吸干净,防止残留炎性物质积聚于腹腔当中,可避免腹腔感染[14]。由于腹腔镜术对患者创伤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应激性,从而降低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该次研究当中,A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与刘予生[15]报道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腹腔镜组为5.56%,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P<0.05)]相似,说明腹腔镜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也反映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腹腔镜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方面均能够有效清除病灶,但腹腔镜术更具优势。腹腔镜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