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怀秋 李玉珍 肖 英 周全 赵一纯 刘军
摘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的实施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作为“双高”项目重要发展任务之一,强调了“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和教师专业发展与“双高计划”建设具有统一性和同步性,“双高计划”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和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对“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发展逻辑、“双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逻辑及“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培育逻辑进行论述,以期为“双高”职业院校建设“双师”素质教师以及构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教师专业化发展;协同培育逻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简称“方案”)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提出要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建设名单公布标志着“双高计划”项目的正式实施,“双高计划”的实施是高职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战略[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指明了今后一段时间高职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方向[2]。高质量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培育高技能人才、服务行(企)业和社会经济产业的重要资源保障。教职成〔2019〕5号和教师〔2020〕10号)对“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和“双师”素质教师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作为“双高计划”重要的改革发展任务,也特别强调要“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取决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而非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教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教学团队形式进行协同培养,通过协同培育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3]。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和教师专业发展与“双高计划”建设具有统一性和同步性,相互依存且相互促进,而且,“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是关系“双高”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否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有效提升的关键所在[4]。因此,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素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和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双高”职业院校内涵建设重点,开展“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同培育逻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发展逻辑
(一)“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石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本科教育并肩的教育类型,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特别是“双高”职业院校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很好的引领示范效应。《方案》指出,建设高质量“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首次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强调以“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为重点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石。因此,“双高”职业院校更应该加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导向,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5]。
(二)“双高计划”实施需要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支撑
“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这一任务落脚点体现在“高水平”和“双师队伍”两个核心。“双师队伍”是针对“双高”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组成结构提出的,要求专任教师组要具备“双师”素质,并要求教学团队教师应专兼结合;而“高水平”则是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与水平提出的,要求教师在行业或专业领域要有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能引领行(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与精湛的实践技能。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是“双高”职业院校引领和示范的重要基石[3]。能否建设一支能引领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双高”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志。“双高”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更应注重“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育,通过“双高计划”培育一支专业造诣深、行业有权威、国际能交流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为“双高”职业院校的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构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双高”职业院校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最有效的路径
目前,“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存在团队数量偏少且质量不高、培训体制不够健全、激励与评价机制不健全、建设主动性不足、缺乏政策有力支持、校企共建主體认识不足及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双高计划”项目实施与推进产生不利影响[6]。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以从事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技术经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规格与企业实际岗位诉求契合度较差,极大制约了高职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一支或多支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的高质量“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是“双高”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更是深化“双高”院校提升专任教师整体水平最有效的路径,更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最关键所在[5]。由于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行(企)业转型升级的快速迭代,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与职业技能更新迭代也非常快,因此,基于教师团队协同培育,特别是校企协同培育路径开展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中引入企业兼职教师是促使专任教师跟进新技术、新规范和新工艺更新迭代的最佳策略和最有效路径[7]。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师专业发展逻辑
(一)“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双高计划”实施就是培养一支在行业和专业领域具有权威和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的专任教师,“双高”职业院校对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8]。“双高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开展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提高教学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要注重教师职业技能培育,强调专任教师实践技能,“双高计划”背景下,必需要加强“双师”素质教师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培育,要能引领行(企)业发展,能服务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能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双师”教师必需具备复杂多场景应变能力,而实现这一能力最有效途径就是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团队,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通过专业教学团队服务高职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8] 。
(二)高职教育“跨界”属性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加强专业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具有“跨界”性,即跨越学校和企业疆域、跨越学习和工作界限、跨越职业和教育范畴[9]。高职教育将职业社会需求和教育个性需求融合,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呈现新的特点并提出诸多新的要求,特别是“双高”职业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不仅包含知识、能力、认知各层次的发展要求,还包含职业教育理念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新要求,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整合专业所属岗位(群)工作过程及其相关知识并融入到课程理論与实践教学的能力等[9],能将企业真实产品融入课程教学,将工作过程融入学习过程,并表现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总体来说,“双高计划”背景下,“双高”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双师”素质,不但要具备普通职业院校教师应具有的全部专业素养,还要具备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所应具有的职业素质,能同时胜任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10]。
(三)成为“双师”素质教师是“双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是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学生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核心所在,作为一名“双师”素质教师,特别是“双高”职业院校的“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其实践技能水平是关系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因此,对于“双师”素质专任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来说,具备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是其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石[6]。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有其独特性,即“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双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具备“双师”属性,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娴熟精湛的专业实践技能,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并有效传递给学生[11]。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培育逻辑
(一)职教新政策引导“双师”素质培养向“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培育转变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提出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19〕4号)》也提出要打造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明确到2021年要打造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由此可见,在职教新政策的指引下,“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育已逐步向“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培育转变,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不再局限于教师个人“双师”素质的培养,而上升到包含由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到专兼结合的校企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培育。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合作企业已达2800余家,表明校企合作已成为“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重要的构建手段[12],校企共建策略能尽快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更好地应对就业市场变化,实现“双高”职业院校办学效益最大化。
(二)高职教育育人本质与教育属性要求“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培育
高职教育育人本质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双高”职业院校除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外,还要培育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这一属性要求“双高”职业院校必需要有数量充足的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和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培育是根本,“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是举措,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紧密关联,具有鲜明职业特性,“双师”素质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职业技能高低是影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所以,高职教育育人本质与教育属性要求“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培育。
(三)校企合作是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及教学团队的真正有效策略
《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提出,2022年建设100家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且自2020年起,除“双师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外,基本不再从未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由于职教教育的“跨界”教育属性,使得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与“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培育必需要校企共建,并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构建能教学、会研发的“双师”素质教师团队,基于“互助互进、互助共赢”使校企双方形成命运共同体。校企合作协同培育“双师”素质教师与教学团队是真正有效策略,只有如此,才能培养教学团队教师的产业发展洞察力,提升跟踪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理论的综合职业素养,为培养符合行(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团队保障[4]。
参考文献:
[1] 刘斌. “双高计划”多维度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06).
[2] 胡宏亮.我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内涵及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0): 19-23.
[3] 李玉珍, 肖怀秋, 周全. “校企双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理论内涵及必要性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23):146-147.
[4] 肖怀秋, 李玉珍, 周全,等. “校企双路径”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成长规律与阶段理论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21):144-147.
[5] 黄海燕.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制度建构与培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05):67-74.
[6] 肖怀秋,李玉珍,周全,等.“校企双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1(02): 102-106.
[7] 李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8,28(03).
[8] 吕英芳,汤春兰.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天津职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措施[J].河北职业技术学报,2005,5(02):26-27.
[9] 龚雅玲.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服务支持体系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65-69.
[10] 陈淑维.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制度构建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5): 91-95.
[11] 滕苏苏.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3): 88-90.
[12] 贺星岳,曹大辉,程有娥,等.“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 2019(09): 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