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社交媒体的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提升

2021-09-14 02:46刘广浩
职教通讯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化自信

摘 要:网络社交媒体以其即时性、互动性的优势,拓宽了高职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渠道,增强了高职学生获取先进文化的时效,提升了高职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兴趣,促进了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同时,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去中心化、多元化特点也弱化了高职学生对先进文化的关注认同,影响了高职学生对先进文化的整体把握,增加了高职学生辨别抵制不良文化的难度。新时代,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应该增强媒介素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媒体应用能力;加强内容建设,充实高职学生享有的网络文化资源;加强法律监管,营造适应高职学生的网络传播环境;发挥榜样示范,优化正面引导高职学生的网络舆论。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网络社交媒体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红色资源在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SJB0236)

作者简介:刘广浩,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8-0065-0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沟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社交媒体已成为他们学习、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渠道。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然而社交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会给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造成冲击。如何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已成为文化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社交媒体的优势给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提供了机遇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认知,坚定高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一)信息来源广,拓宽了高职学生获取先进文化的渠道

据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社交媒体使用人数大幅增加。社交媒体特别是移动社交媒体几乎成为当代高职学生人人必备的沟通工具。社交媒体的低门槛带来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拥有麦克风,每个高职学生都平等地拥有发言权,都可以平等地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同时也可以便利、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社交媒体的参与性扩大了文化信息的来源,它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改变了高职学生被动接受文化信息的局面,不再局限于“你做我看”的传统模式。在社交媒体中信息的主客体具有同一性,高职学生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者。

社交媒体的出现,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公众的生活方式、认知模式以及相互连接的纽带和介质,而且丰富了公众对话与交流的渠道途径[2]。在传统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只能凭借报纸、新闻、电视、广播及原始的公告牌等渠道获取信息。而网络社交媒体受时空、地域、经济等条件限制较小,易将文化资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实现了受众无限增长的可能性,增加了文化信息的传播效应,拓宽了高职学生获取先进文化的渠道,使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容易。

(二)传播速度快,增强了高职学生获取先进文化的时效

网络社交媒体既具有即时通讯的功能,还具有强大的搜索、查询功能。移动社交媒体诸如微信、QQ、微博等媒介具有全天候、全地域的信息发布和接收功能,使信息传播更容易,文化传播的成本趋近于零。高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接收信息,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和交际范围。信息的发布者只需略动手指就可将信息发布于互联网上,使高职学生及时接收到各种信息,满足了文化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需求。

网络社交媒体使信息传播具有弥散性特点,高职学生可以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转发、扩散,使信息呈几何形扩散,加速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社交媒体的兴盛发展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领域,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的地域时空限制,体现出全地区、全时间段的特点并以此达到扩大传播受众的目的[3],一篇信息历经多次转发可以被数十万乃至更多的人传阅。社交媒体传播文化信息的速度和广度,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借助发达的网络社交媒体,高职学生可以便捷快速的获取海量信息,大大降低了文化传播的成本,增强了他们获取先进文化的时效,使其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获取先进文化信息。

(三)吸引力增强,提高了高职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兴趣

网络社交媒体还具有话题式讨论功能、分享展示功能,能实现人们检索信息、讨论交流、发布信息及分享展示的需要。社交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开放性、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方式,这种交互式信息沟通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交流的信息传输模式,使文化信息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的共享式交流;这种互动性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趣味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吸引力。以微信为例,定位于熟人交际的微信,是人们最熟悉的社交媒体之一,它不但具有即时通讯的功能,还综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等信息交换功能。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可以图文兼备、声形并茂,成为用户展示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由于微信好友之间联系紧密,这种熟人关系增进了人们对微信传播信息的信任度。

社交媒體中某些专题性的论坛往往能吸引兴趣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围绕某些话题展开讨论。社交媒体话题讨论贴合社会热点,能够满足高职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需求。为了参与话题谈论甚至成为意见领袖,一些学生会主动深入地学习中华文化、系统地掌握中华文化。这种讨论增强了高职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激发了高职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他们参与文化传播的热情。

二、社交媒体的弊端给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造成了冲击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给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了机遇,但是社交媒体的弊端也给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社交媒体的低门槛化、多元化、去中心化等特点造成社交媒体信息鱼目混珠,让高职学生难以判断,同时长期碎片化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及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形成科学理性的思维。

(一)信息主体去中心化,弱化了高职学生对先进文化的关注认同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增加了对高职学生文化引导的难度。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教育主体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权威性,能够影响高职学生接受教育者所传播的信息。而在社交媒体中,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处于平等的地位,教育者无法凭借主体的力量对客体行使支配权和话语权。文化自信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人都是文化传播的主体,人人也都是文化传播的客体,这种模式消解了传统文化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其扁平化的传播模式,碎片化的信息资源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在社交媒体中,现实的生存空间转变为网络虚拟生存空间,这种平等、开放、无中心的状态将人们的行为置于平等的状态中,虚拟生存空间各种平台资源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使主流文化被冲淡。

人们使用社交媒体几乎没有门槛,人人都可成为社交媒体信息发布的主体,这使得文化主体意识被削弱。社交媒体即时交互、言论随意,人人拥有麦克风,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主客体界限,形成主客同体的信息传播状态。在这种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传播范围极广的环境下,信息传播主体去中心化特点使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淹没在众多信息中,降低了高职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关注度,冲击了高职学生主流文化价值观,削弱了文化自信教育话语的导向价值。

(二)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影响了高职学生对先进文化的整体把握

分享式社交媒体以信息发布主体分享信息为主要方式,它以分享文字、图片、微视频为主要形式分享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分享、吸引他人注意,信息发布者往往截取一个具体的知识片段或者提炼知识精华,采用短平快的方式、将传播内容碎片化,使信息接收者能够以“快餐式”的方式获取信息。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比较快捷便利,能有效吸引读者的眼球,但传播和接收方式的碎片化和圈层化以及网络亚文化的泛滥也呈现出弊端,不仅个人对信息的解读带有主观性和投射,而且不同圈层对信息的解读也带有过滤和偏差,导致信息的异化[4]。中华文化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这种碎片化阅读“以管窥天”,缺少对中华文化的系统解读和深度阐释。社交媒体碎片化传播文化信息,容易消解中华先进文化内容的完整性,使高职学生缺乏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把握,甚至产生随意性,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歪曲和误解中国文化。

社交媒体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还容易助长高职学生的浮躁心理,不利于他们形成理性的思维。知识碎片化降低了人类的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能力,信息获得者习惯依据片面的信息积累作出判断,长此以往,导致人的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缺失,思维方式也逐渐表象化和碎片化[5]。长期碎片化的阅读,快餐式的学习模式使高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表面,降低了高职学生独立思考和系统深入思考的能力。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交媒体渠道获取的文化信息浅尝辄止,对文化信息的了解停留在浅层,难以深入、系统地思考辨别信息来源、信息真伪,降低了对文化知识的分析能力,弱化了对问题认知的思维能力。

(三)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增加了高职学生辨别抵制不良文化难度

信息传播门槛的降低助长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传播主体文化水平、文化素养的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文化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传播主体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加大了信息传播中的不可控性。互联网之门大开,泥沙俱下,蚊蝇俱来,西方不良势力趁机借助社交媒体传播不良社会思想,部分高职学生易受暗示性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不良势力披着“民主、自由”的虚假外衣,用糖衣炮弹宣扬西方普世价值观、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否定中华民族发展史,割裂中国历史,歪曲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攻擊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职学生文化鉴别能力、判断能力较弱,面对海量信息,难辨真伪,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粉饰、推崇西方不良文化的错误信息。

社交媒体具有大众性、平等性,人人平等地享有信息发布的权利,不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学历等受到限制。在虚拟空间中,只要信息阅读量高、观点受到推崇,就能成为网红,甚至成为意见领袖。在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较为随意的散发不同的信息。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也容易造成一部分人以匿名方式不理智、不负责的散发言论,其中不乏歪曲事实、否定历史的错误信息。一些人沉溺于网络社交媒体带来的“成就感”,为了吸引目光、博得眼球不加分辨的发布信息,甚至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故意歪曲历史,恶搞历史,揭秘所谓“历史真相”,拼凑嫁接所谓“历史资料”,散布错误文化信息,误导高职学生。

三、社交媒体广泛应用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社交媒体赋予了高职学生自主参与、自由发声的权利,成为高职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文化教育工作者利用社交媒体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既有可行性又有必要性,应该加强互联网社交媒体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网络社交媒体的有效传播,使中华文化在虚拟空间获得优势话语权,实现中华文化对网络文化传播的有效引领。

(一)增强媒介素养,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媒体应用能力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文化教育工作者加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媒体应用能力,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获取、分析、传播文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判断、鉴别信息的能力。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帮助高职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互联网媒介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互联网媒介不可避免的带有某些弊端,但不能因噎废食,视互联网媒介为洪水猛兽。提高媒介素养,首先要指导高职学生了解互联网媒介,学会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媒介,从互联网媒介中获取资源充实自己;其次要增强高职学生鉴别判断能力,正确判断文化信息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在海量互联网信息中披沙拣金、撷英集萃,获取有益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侵蚀;再次要增强高职学生传播文化信息的能力,有效创作传播文化信息,成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能手。

(二)加强内容建设,充实高职学生享有的网络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6]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7]互联网社交媒体要为传播中华先进文化、传播主流文化服务,发挥社交媒体弘扬社会正气、传播文明风尚的作用,唱响主旋律,网聚正能量,让主流文化占据网络主导。高职院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优势,推出更多优质内容,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社交媒体成为传播文化知识、引导健康思想的有效载体,成为弘扬先进文化、满足高职学生文化需求的优势平台。

新时代,我们加强互联网文化内容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始终坚持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思想的文化自信[8]。为此,高职院校要从国家层面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支持一些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建设,大力充实这些平台的文化资源,创新传播形式,提高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

(三)加强法律监管,营造适应高职学生的网络传播环境

网络虚拟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应该加强法律监管,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保证互联网社交媒体依法依规、规范有序的运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立法,保证社交媒体运行有法可依,推动网络空间法制化运行。近年来,《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有效地保障了网络安全,依法维护了网络空间主权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了文化信息的传播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要增强互联网用户的守法意识,提高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倡导诚实守信、文明上网的网络行为。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治理,依法打击散布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行為,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恶意传播非法信息侵害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审查和监管,对一些错误思想、不良思潮较为集中的平台、网站要重点清理;要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屏蔽清理不良信息,防止错误信息无限扩散,守住网络安全防线,维护网络空间的正常生态,为高职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四)发挥榜样示范,优化正面引导高职学生的网络舆论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因年龄代沟等原因普遍存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这种差异容易造成交流不畅等困境,影响文化自信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走出这一困境,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借助意见领袖这一桥梁,利用意见领袖来充当教育双方交流的纽带,使教育双方能够相互沟通,达到即时交流的思想状态[9]。文化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培养核心人物,助力他们成为学生榜样,发挥号召力和影响力,形成榜样示范作用。高职院校应以学生最喜欢、最熟悉的方式引导他们,努力取得他们的认同,让同龄人影响同龄人,以点带面,带动周围同学主动、自觉地学习中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自信教育。

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网络文化的价值取向,解答疑惑、回应热点,及时有效的引导网络舆论,积极努力让主流文化价值在舆论空间得到有效传播。高职学生中的正面榜样在文化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拥有众多的粉丝,其信息传播能力强,发布的信息能够在短时间被大量阅读、扩散甚至转发。其观点往往能够迅速引起其他高职学生围观,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辐射力。同时,学生中的核心人物在文化信息传播中充当了中介的角色,他们把接收来的信息通过过滤、筛选之后有选择的传播给下一级信息受众,在信息传播中扮演了“把关人”角色。在文化自信教育中,发挥好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够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总之,加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薪火相传,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社交媒体文化宣传,提高高职学生媒介素养和文化素养;加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水平。文化自信对高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涵养心性,增强高职学生人文底蕴;以文化人,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凝魂聚气,坚定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高职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高职学生,以优秀的文化鼓舞高职学生,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水平,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杨秀国,刘洪亮.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舆论生成与引导[J]. 传媒,2021(6):92-94.

[3]杨茹,张楚乔.网络社交媒体运用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3-80.

[4]郭麗娟.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的坚守和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5):59-61.

[5]牛凤燕.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转换[J].理论学刊,2018(9):162-168.

[6]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21-07-12)[2021-07-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107/t20210713_544151.html.

[8]冯仁杰,刘学敏.新媒体时代培育公众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世界,2018(12):65-69.

[9]叶进,张文.“意见领袖”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育人方式创新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8-24.

[责任编辑 秦 涛]

Enhanc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Based on Online Social Media

LIU Guanghao

Abstract: With its advantages of immediacy and interactivity, network social media widens the channel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accept advanced culture, enhances the timelines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advanced culture, improv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terest in accepting advanced culture, and promot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centralized and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lso weaken the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advanced culture, affect their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advanced culture, and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and resist bad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enhance the media literacy and improve the network media applic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and enrich the network cultural resources enjoyed b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 legal supervision and create a network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ample demonstration, optimize and positively guide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network social media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