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鹿蹄涧村小记

2021-09-14 08:40文化产业殷柱山
文化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代县杨家将杨家

《文化产业》记者 殷柱山

本刊专稿 朗兰英

杨忠武祠

我从小就爱听杨家将的故事,喜欢阅览杨家将的小人书。那一个个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一本本描绘精致、栩栩如生的小人书,都让我沉醉入迷。杨令公率领杨家将血战金沙滩,杨延昭元帅运筹帷幄镇守雁门关,佘太君百岁高龄老当益壮出征挂帅,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奋不顾身西征凯旋……杨家满门为了宋代江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杀敌,精忠报国,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

传说,为了纪念杨业的丰功伟绩,于元代(公元1279年)奉旨在河南开封修建杨家祠堂,称为“杨令公祠”。其檐头悬挂“敕建”竖匾,廊柱上有对联一副: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专城。殿内正中神台塑杨业和夫人神像,两侧分列杨业八个儿子的神像,东、西、南三面是杨氏家族历代名将塑像。此外,祠堂内还有关于杨家将的历史文物、仿制兵器物品等。

相传杨家将十四世孙、元代靖边元帅杨友和他的弟弟武节将军杨山,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鹿的腿,这只鹿带伤逃跑,杨家两兄弟骑马紧追,但到了一个地方,这只鹿突然不见了。杨友、杨山让将士们掘地,结果发现了一块带箭的鹿形怪石,因为鹿与“禄”同音,兄弟俩认为此地是福禄宝地。

古时候,官吏出行遇鹿而追,寓义为禄位高升。又经风水先生占卜,坚信此地是风水宝地,杨家将后裔于是聚居在这里,并将此地命名为“鹿蹄涧”村,逐步修建了祠堂、公府、台榭等。鹿蹄涧村名源于这个传奇故事一说,给这座古老而文明的村庄披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从此,山西省代县枣林镇鹿蹄涧村成为杨家将的家乡或故乡,代州的杨家祠堂也成为杨氏后人朝拜列祖列宗的圣地!

代县位于山西东北部,隶属于忻州市,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往北是有名的雁门关,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也是杨家将镇守三关的古迹之一,离鹿蹄涧村不太远的东留属村有杨七郎墓地古迹。与鹿蹄涧村遥遥相望,隔着滹沱河的穆柯寨,传说是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家园。因我崇拜与敬仰杨家将,所以,鹿蹄涧村成了我久已向往的游览圣地。

鹿蹄涧村地处代县和繁峙县的交界处,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植被繁茂,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杨家祠堂坐落在鹿蹄涧村村头,祠堂前有两座牌楼,斗拱飞檐,五彩流光,牌楼匾额前后,“正义”“廉垂”“四知”“明道”八个大字特别耀眼,简洁的文字昭示着杨家的道德家风家规。两座牌楼下,下棋、编织、闲聊的村民其乐融融。

在祠堂门前台阶底部的筑台上,一对石狮蹲坐盘踞在左右两边。门前高耸着两支旗杆,非常引人注目。按古代规矩,只有到达一定官位的朝廷命官,修建祠堂时才可以享有旗杆的待遇。可见,两支旗杆既增加了杨家祠堂大门的威仪,又表明了杨令公的身份。

我登上门前筑台二十四级台阶,极目瞭望,对杨家将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祠门三间,每间前檐各悬金字巨匾一面,中书“奕世将略”,左书“一堂忠义”,右书“三晋良将”。门楣上立一盘龙蓝底大匾,上有“忠武祠”三个金光大字。“忠武”乃杨业战死后,宋太宗皇帝给予他的谥号。

杨家祠堂是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装饰如意斗拱,高16米,4根台柱上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建筑,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形建筑,两边配有厢房。正殿五楹,殿顶为悬山式模样。正殿内,塑有杨业与其妻佘太君的坐像,杨业八个儿子的彩塑分列两旁。祠内,有“佘祖图”碑一通,碑文铭记着杨业后裔世系。大殿前,竖有鹿蹄石一块,即与杨家将杨友和他的弟弟杨山打猎遇鹿的故事相关联。

鹿蹄涧村背依勾注山(也称雁门山,属北岳恒山山系),有涧水自山中流经村旁;面对五台山,台顶的积雪终年可见。西北方不远可出雁门关,正南方不远可渡滹沱河。

自五代后晋石敬瑭把雁门关以北的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全部割让给契丹(后为辽)以后,代州就成为汉族防御外族入侵的边防重镇。杨家父子兵从五代北汉时,为抵御外族侵略而征战,长期驻守在雁门、代州这片土地上,并在此传宗接代,延续后裔至今。这座杨令公祠就是杨令公(杨业)在雁门关和代县一带活动的见证。祠门内侧高悬木匾一块,上面抄录了北宋皇帝关于杨家的诰敕十篇,其中有赠杨业太尉中书令一篇,加封杨延昭开国公誓券一篇,给杨延昭敕旨六篇,给杨宗保、杨文光敕书各一篇。

杨家“奕世将略”“一堂忠义”的家史,一直以来,光照中华大地,留在中华儿女的记忆里。

在鹿蹄涧村,除了能看到杨令公祠,还能看到一轴十分珍贵的杨族史卷。这轴杨族史卷全长2.7丈,宽1.3尺,以素绢为幅。据说这是杨家“五通”(五个史卷轴)其中之一,其余四卷都已失传。卷轴中裱有黄绫御旨一幅,杨族历代武将名臣的传记四幅、画像五幅、赞词五幅,共计十五幅。卷首是南宋孝宗皇帝于乾道元年四月十五日加封杨业第八代孙杨存中为昭庆军节度使的黄绫敕牒。杨存中是历代杨家将中爵位最高的一个,死后封为和王。敕牒字迹尚清晰,玉玺印迹隐约可辨。敕文的后面还有尚书等十余人奉旨降敕的署名,杨存中列为第三。杨存中的传、赞后面都署有南宋名臣周必大的名字,这应该是表明周必大所撰。

杨存中死后,太上皇高宗“不安寝者三日”。赞词是:“威镇华夷,功揭天地,一代英雄,千秋庙祀,有像斯存,凛然灵气。”卷中其余的是杨业后代子孙、宋代显官功臣杨克让、杨时、杨大异等传记。

值得一提的是,列于首位的一个没有配传记(传记已失落),后面只有八句笔迹刚劲的赞语:“山川毓秀,挺生斯人,功全社稷,泽及吾民。朝阳孤凤,盛世祥麟,九原不作,名重缙绅。”落款是“尚书范仲淹赞”。范仲淹是北宋仁宗时代的名臣,与杨业、杨延昭生活的年代相去不远。这几句赞语,很可能是范仲淹为杨业或杨延昭的画像所作,而画像前面失去的传记,自然也可能是杨业或杨延昭的了。

天波杨府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式英雄群体,在这个家族曾经战斗并献身的土地上,来鹿蹄涧村拜览这样一个有着悲壮意味的家族宗祠,不由让人充满慷慨悲歌之气。

在鹿蹄涧村,80%的村民都是杨家后裔,村里每年举办声势浩大的寻根祭祖活动,唱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规定只唱杨家将的戏,但不唱“血战金沙滩”。

“血战金沙滩”是杨家将戏曲中最悲惨的戏剧。在此次战斗中,杨家的七郎八虎战死过半,鹿蹄涧村民不看“金沙滩”,是因为一个民间故事。

传说有一年春天,鹿蹄涧村唱戏,有人点了“金沙滩”,开戏前,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开戏后,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戏演到二郎、三郎惨死疆场时,铅色的乌云从四周密集拢来,霎时间,电闪雷鸣,黑云翻滚,下起了瓢泼大雨,看戏的仓惶跑了,唱戏的垂头丧气,再也演不下去了。也许真有此事,正唱这场戏时老天要下雨,完全是一种巧合,也许这个故事是村民编造的。不管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杨家后人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先辈们惨死疆场的悲情场面。

如今,村里大约404户,1000口人左右,大都姓杨,为当年杨家将镇守三关时所遗留下来的后代。在继承和发扬杨家将精忠报国、浴血奋战精神的指引下,鹿蹄涧村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脱颖而出,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栽植了仁用杏、酥梨、玉露香、白水杏、核桃、红枣等果树,面积可达4000余亩,人均3亩多,占到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每年的收获季节,村里满坡遍野都是大小车辆,到处都是地头等货的客商,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使林果产业真正成为了杨家将后代的“摇钱树”。村民户户有存款,人人有收入,住楼房、坐轿车已成为生活新常态。

代县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充分利用和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旅游资源,统筹推进以名关(雁门关)、名城(代县历史文化名城)、名将(杨家将)为三大主攻方向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在全县形成共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代县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型。

杨家将文化园,既是集中体现宋代杨家将文化的聚集地,也是代县众多杨家将文化遗址的中心和集散地。文化园周边生态优越,地域广阔,文化遗存丰富,文化依托优越,恢复和扩展以杨家将为主题,集瞻仰英烈、爱国教育、寻根祭祖、文史考证、民俗体验、休闲游乐、边关风情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杨家将品牌,弘扬杨家将精神,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文化效益、经济效益来看,前景都十分广阔。

猜你喜欢
代县杨家将杨家
山西代县启动黄酒酒都建设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代县产业脱贫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杨家铭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代县: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
杨家有只羊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杨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