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凯 春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平顶山 467000)
支气管哮喘以气道高炎症反应致气道阻塞、肺通换气功能障碍为基础病理特征,临床上哮喘随着病情的进展,气道狭窄致呼吸气流阻塞加剧,极易诱发呼吸衰竭而威胁患者生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近年来在呼吸支持医疗手段不断完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无创呼吸支持疗法,对改善组织缺氧及通换气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SBA)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HFNC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效果。
根据本研究方向定向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SBA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诊断者;(2)病历资料完整者;(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2)对本研究所采用的治疗方案有禁忌症者;(3)出现呼吸抑制者。在予以患者编号、随机分组后,将其分为C组60例和C+H组60例,对C组、C+H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呈一致性(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H组患者一般资料分布
入院后,C组和C+H组患者实施相同方案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补液、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化痰、营养支持,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等药物。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氧疗方案:
C组60例患者行常规鼻导管吸氧,即予以患者鼻孔清洁后,将导管插入,深度为鼻尖至耳垂的 1/2处,设置氧流量为1~2L/min。
C+H组患者行HFNC,采用医疗专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设置吸氧参数:氧流量20~40L/min,吸氧浓度30%~50%,相对湿度100%。吸氧初始阶段,将患者床头提高30°以上,医生指导患者规律呼吸,保证气道通畅。
1.3.1血气指标
于C组和C+H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1.3.2临床干预效果
于C组和C+H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h后,采用APACHEII评分量表评价患者呼吸衰竭严重程度,APACHEII总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2];采用哮喘ACT评分评价患者哮喘病情, ACT总分25分,分值越低,症状越重[3]。
治疗前,C组和C+H组患者PaO2、PaCO2、SaO2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4h后,C+H组患者PaO2、SaO2均高于C组(P<0.05),PaCO2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C组和C+H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C组和C+H组患者APACHEII评分、哮喘ACT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72h后,C+H组APACHEII评分低于C组(P<0.05),哮喘ACT评分高于C组(P<0.05),见表3。
表3 C组和C+H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II评分、哮喘ACT评分比较
HFNC在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在于:(1)纠正缺氧:HFNC通过提供正压气流,增加通气量,调节换气频率,可纠正缺氧,预防CO2潴留[4];(2)改善呼吸做功:HFNC可持续性为患者提供可调控并相对恒定的高流量氧气,进而维持患者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降低上气道阻力和呼吸功[5];(3)产生PEEP 样效应:HFNC通过输送高流速气体,可促进肺泡的有效开放,促进呼气末肺泡复张和气血交换,改善呼吸衰竭[6]。本研究中,C组、C+H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常规鼻导管吸氧、常规治疗联合HFNC。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h后,C+H组患者PaO2、SaO2均高于C组(P<0.05),PaCO2低于C组(P<0.05);治疗72h后,C+H组APACHEII评分低于C组(P<0.05),哮喘ACT评分高于C组(P<0.05)。即SBA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HFNC治疗可有效提供患者呼吸支持,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哮喘和呼吸衰竭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