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伊婷 叶 华 张庆元 郑丽芬 张 旭
(1.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温州 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温州 325000)
原发性失眠又称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一种长期或终生存在的频繁睡眠中断、短睡伴日间疲劳、紧张、压抑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心理、生理、环境、生活行为、个性、精神等。患者出现原发性失眠后,长期精神的过度紧张、睡眠质量差、生物钟紊乱可导致免疫力减退、加速人体衰老,严重时还会引起心脏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等疾病,故需及时就诊,积极接受治疗。在以往临床治疗中,用于治疗原发性失眠的安眠药物以唑吡坦较为常见,唑吡坦是一种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快速导入睡眠的作用。但有学者提出[1],唑吡坦在抗焦虑、抑郁方面存在局限性,长期单一使用的效果欠佳。据相关资料显示[2],当存在睡眠障碍时,患者的情绪会逐渐变得消极,具有一定的焦虑、抑郁倾向,米氮平为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抗焦虑、抑郁、镇静的作用,与唑吡坦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睡眠与精神状态。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米氮平与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2月入院)和观察组(2020年3月~2020年9月入院)各3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关于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标准;(2)睡眠障碍量表(SDQ)评分≥15分[4];(3)出现入睡困难、晨醒过早、疲劳感加重、注意力不集中、社会功能受损等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4)经头部CT、血液化验、睡眠脑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失眠;(5)近两周内未使用过镇静安眠类药物并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分裂症的患者;(2)合并狂躁症的患者;(3)合并颅内出血的患者;(4)有阿尔兹海默症、脑血管病等病史的患者;(5)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5.26±4.71)岁;病程2~18个月,平均病程(11.72±2.05)个月;心理生理失眠9例,特发性的失眠7例,主观性的失眠14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5.14±4.66)岁;病程2~20个月,平均病程(11.91±2.13)个月;心理生理失眠11例,特发性的失眠6例,主观性的失眠1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采用酒石酸唑吡坦片(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76,规格:10mg)治疗,10mg/次,1次/d。
观察组在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氮平片(华裕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656,规格:30mg)治疗,15mg/次,1~3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4d。
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疗效。
PSQI[5]包括主观睡眠质量(SSQ)、入睡潜伏时间(SL)、睡眠时间(Sdu)、睡眠效率(HSE)、睡眠干扰因素(Sdi)、应用催眠药物(USM)、白天功能障碍(DD)7个评估维度,各维度分值为0~3分,总评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HAMA[6]包括害怕、失眠、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等14个评估维度,各维度分值为0~4分,总评分越高代表焦虑状态越严重。
HAMD[7]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全身症状等17个评估维度,各维度分值为0~4分,总评分越高代表抑郁状态越严重。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实际睡眠时间延长、REM睡眠次数增加、觉醒时间缩短、REM睡眠时间缩短,无焦虑、抑郁倾向,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有效:实际睡眠时间过短、觉醒时间过长、入睡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无焦虑、抑郁倾向,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8]。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治疗前两组的PSQ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治疗前两组的HAMA、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分)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的疗效[n(%)]
近年来,我国的睡眠障碍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失眠已成为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失眠率高达20%。失眠主要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其中,原发性失眠又包括心理生理失眠、特发性的失眠、主观性的失眠3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入睡难、易醒、多梦、睡眠深度过短、睡眠时间减少等,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心理负担。如果长期失眠,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安眠药物被研发与运用。在以往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安眠药有3大类,即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其它非苯二氮卓类。其中,唑吡坦作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眠障碍问题。有学者提出[9],单独使用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时,多数患者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抑郁状态,建议与抗抑郁药物联合使用。既往研究表明[10],米氮平作为抗抑郁药物中的一种,能够通过阻断5-羟色胺受体提高患者的睡眠连续性、增强其肾上腺素能的神经传导,与唑吡坦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能够增强其抗抑郁、镇静效果。刘远[11]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采用唑吡坦治疗)与研究组(采用唑吡坦+米氮平治疗)的PSQI评分分别为(7.10±1.70)分、(5.70±1.60)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米氮平与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可以减轻失眠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PSQI评分分别为(9.34±1.25)分、(5.60±1.0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刘远的研究结果一致。唑吡坦作为非苯二氮卓受体激动类镇静催眠药,能够与GABAA受体上的BZ位点结合,帮助患者放松肌肉,缩短入睡时间。米氮平具有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的慢波睡眠时间,提高其睡眠连续性,从而可以保护其睡眠结构,提高其睡眠效率[12]。因此,将唑吡坦与米氮平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时,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助眠作用,减轻患者的失眠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米氮平与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有学者提出[13],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中枢NE、5-羟色胺、5-羟色胺受体等功能的降低密切相关。米氮平不仅能够阻断突触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提高中枢NE活性,还能够提高5-羟色胺细胞体上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加脑部5-羟色胺浓度,从而可以在纠正患者睡眠结构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14]。因此,当联用米氮平与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时,米氮平可弥补唑吡坦在抗焦虑、抑郁方面的不足,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说明采用米氮平与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可以提高疗效。米氮平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达50%,并且服用后可在2h内达到血浆峰浓度,能够在胃肠道内被彻底吸收[15]。因此,将米氮平与唑吡坦联合治疗原发性失眠,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米氮平与唑吡坦治疗原发性失眠,可以减轻失眠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