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信息化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聚焦于信息竞争,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利于整合大量财务信息,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无误,与此同时也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风险。要想加快财务转型升级进程,企业应重视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风险管控,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的同时合理规避风险。本文对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进行简单阐述,分析了相关风险,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加强风险管控的策略,旨在为企业提升财务信息化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风险管控;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財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内部运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现代企业而言要想实现稳定长远发展,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了解决财务方面重复投入、效率低下等问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不仅要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且要合理规避基于信息化的财务模式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加强全面风险管控,促使企业经济实力与财务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一、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AI等推动财务管理模式变革,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最大化价值。新时期,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意义如下:第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共享模式下可实现财务集中办公,不再由分级机构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将财务资料与数据信息统一上传至共享平台,减少中间环节,避免出现数据信息丢失、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第二,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将以往单一且重复的工作集中起来,由少数财务人员完成,留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财务与业务管理当中,深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降低财务风险。利用信息技术,高效处理大量重复性工作,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统一审批、统一控制,减少因流程不规范而造成的越权审批等风险,加强过程约束与规范,自动生成财务凭证,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加快业财融合进程,继而从根本上降低各类风险。
二、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风险分析
(一)组织结构变革风险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前,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战略,确定适宜的共享模式,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最先面临组织结构变革风险,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共享模式下重复性高的财务会计工作集中于信息化平台,由少数人员完成。与此同时财务管理方面呈现出集权化的特征,部分利润中心财务管理权限发生一定变动,自主管理权有所降低,此时必然会引发风险;二是,共享模式下传统财务会计岗位分工显然不再适用,必须将岗位责任、职能等重新分配,部分员工产生抵触心理,不满意重新分配后的岗位,或者会出现利益冲突,此时也会因组织变革引发财务管理风险。
(二)流程管理控制风险
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管理流程较之前相比必然会发生明显变化,应当注重新旧流程的有机衔接,优化管控流程、业务流程等,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财务共享中心与企业各职能部门共同承担并完成操作流程,明确划分权力与职责,加快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进程。然而实际上,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仍面临流程管理控制风险,实际工作中对优化流程、再造流程等关注不够,存在财务分析僵化、管控流程繁琐、审批流程耗时长、流程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无法确保引入财务共享后的系统运行效率与工作完成效率,难以将财务共享的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流程层面的风险爆发概
率增大[1]。
(三)信息数据安全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当企业构建共享中心,信息数据集中于信息化平台,同时数据量更加庞大,此时不仅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共享,而且要加强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否则就会引发相应的风险,导致数据丢失、数据泄密、数据被恶意篡改等问题,系统稳定性能与安全性能同时下降。财务信息数据可以说是企业的“机密”,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后,一旦因管理缺失造成财务信息泄露或者盗用,必然会对企业运营造成负面影响。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或因未考虑系统的兼容性、数据量过于庞大,导致共享中心后期正式运营时同一时间上传大量数据,而旧系统与新系统无法对接,极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关键数据丢失,系统运行受阻。
(四)财务人员转型风险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长期接触数据整理分析、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相对适合这种工作状态。但集团子公司财务岗位职能明显重复,存在人员冗余负担。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变化,少部分人员在共享中心完成基础工作,留下更多时间参与业务和财务管理,为财务决策和业务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服务,将会计、管理、经济等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显然,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财务思维和财务工作方式。但由于内部培训不足,财务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综合素质无法匹配共享中心需求,导致财务人员存在转型风险。
三、加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风险管控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财务共享目标,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不仅要做好一系列事前准备工作,如市场调研、企业现状与需求分析等,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方案,科学规划每一建设步骤。与传统财务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此时企业应在做好事前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明确财务共享目标,基于此调整并完善组织结构。以A企业为例,该企业下设多个分支机构,为了确保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效率,结合企业自身属性,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业务管控水平作为财务共享的核心目标,合理划分不同岗位的职责,包括日常财务工作、业财融合相关工作、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等,注重业务与财务的深入融合,明确管理权限,增加自主管理权。此外,提高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同时考虑员工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增强员工责任感以及荣辱感,降低因组织变革或岗位调整引发的风险[2]。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优化企业管控流程
当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后,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此时为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重点关注企业管控流程的优化,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实现流程优化与新旧流程衔接。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考虑不同子公司信息系统的差异,由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多次分析管控流程、系统功能、核算流程、新业务流程等,实现流程标准化建设,规范流程步骤,对操作岗位、风险点管理、流程依据等加以明确;第二,合理划分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范围,细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与权限,制定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细则,建章立制,要求企业员工严格执行,规避操作风险;第三,基于内部控制实现流程再造,分析共享前集团公司与分公司的流程特点,统一分公司的管控流程,适当增加或者删减,利用影像扫描技术传递信息,增强信息准确性,减少再次审核的成本耗费,实现流程最优化。
(三)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要想降低信息数据安全风险,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財务信息化系统,搭建财务共享中心平台,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根据层级划分、岗位职责等设置权限,避免再出现数据泄露等问题。首先,企业可增设反馈与审核环节,实现各部门、各环节之间信息传递的相互验证与相互监督,消除“信息孤岛”,增强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操作失误造成信息安全风险;其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可将信息系统日常运作时工作效率以及故障率进行记录,要求共享中心财务人员形成数据核对、备份的习惯,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从根本上降低风险;最后,企业必须规范审批流程,加大监督与控制力度,充分利用安全加密技术、数字签名、防火墙等,抵御外部入侵,减少系统运营风险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适当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财务人员转型
为了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与效用,企业应培养复合型财会人员,促进财务人员转型,快速适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各个岗位。第一,更新财务思维,通过内部宣传、会议商讨等方式,带领企业员工对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新的认识,消除抵触心理,积极适应新的变化;第二,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以“财务共享”“业财融合”等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创新培训形式,督促财务人员主动参加,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深入到业务前端,利用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掌握业务方面反馈的问题,提出专业指导与建议;第三,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财务共享的目标,设置业务处理量、处理时效等指标,将绩效考核与激励奖惩直接挂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人员转型与升级。
四、结束语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知,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企业对财务共享需求突出,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时必须加强风险防控,降低风险的同时将共享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共享信息数据、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企业应正确理解财务共享的意义,立足于企业实际,分析相应的风险,包括组织结构变革风险、流程管理控制风险等,积极探寻可行的策略。通过根据财务共享目标、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优化企业管控流程等,严格把控项目风险,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易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风险管控策略研究[J].纳税,2020,14(23):101-102.
[2]杜鹃.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风险管控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