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林
摘要: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及变革,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到服务效能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要从内部建设、优化管理层面入手,全面开展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快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案例现状提出具体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实施及经济活动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面临挑战;实施途径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对企业自身发展尤为关键,从以往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通常受单位自身属性影响。本研究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方向、方法途径等进行阐述,如提升内控管理重视程度实施战略指导、强化资产管理设计提升制度建设进度、构建系统完善单位监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将行政事业单位特点与内控制度建设进行融合,为全面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内控管理制度建设重要意义
我国已进入新经济发展时期,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重要保障机构,对社会发展尤为关键,如何适应新环境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考虑问题之一。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在于从内部环境改善入手,将行政事业单位各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及功能等进行功能发挥,且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对财务、资产、采购、人力等相关工作进行配置优化,重要意义如下:第一,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规章制度、执行标准工作流程,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综合效能体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内部管理模式的作用发挥。第二,起到内部成本合理配置、降低内耗等作用,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从制度层面上对内部成本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成本盲目投入、分配失衡等情况发生。同时降低内耗、提升效率,达到提升内部经济效益的关键目的。因此,从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与社会服务角度出发,全面开展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面临挑战
(一)内控管理制度认识缺乏正确性
行政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体制结构到管理框架、从运行模式到发展理念都与其他企业存在明显不同。经分析后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对当前外部市场环境与社会经济实质掌握不够,无法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对自身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造成管理与经济出现关联脱钩。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缺乏战略目标,单位战略指导介入无法实现,无法起到指引与规划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决策者、管理者对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偏低,在制度内容完善及建设过程中缺乏环境支持、决策扶持,导致制度建设多为形式化、随意性,且实效功能无法体现,影响实际工作开展执行。基层人员同样缺乏关注,多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出发,不能从单位发展、管理规划层面考虑,导致内控管理制度出现建設瓶颈。
(二)资产管理设计性缺乏导致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发展中资产管理十分关键,且能够起到控制内部成本分配、优化内部经济环境的作用,经分析后发现,单位存在资产管理规范性不足、标准化下降等情况,造成资产管理漏洞频出,无法对资产配置进行细化分析、量化控制,导致内部资产配置严重失衡,形成恶性内部经济循环。如资产购置中缺乏合理分析、系统规划、对调剂应用与低成本租用考虑不足,肆意采购与大量购置造成单位资金运行状态不佳,对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造成一定影响等。同时,资产管理问题也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人为因素、管理因素、预算因素、审计因素及监督因素等。因此,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层面分析,要通过科学、标准、规范的手段方式,对影响资产管理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减轻单位资产管理负担、提升管理效率及降低内耗。
(三)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活动开展要在规范制度框架下进行,需通过监管机制介入对各项内控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监管制度完善对推动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尤为关键,经分析后发现,单位内部监督制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内控监管实效功能缺失。另外,单位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对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接受考核,且考核标准与岗位需求不相符,考核过程形式化、过场化。另外,绩效评估与考核结果不相符,诸多问题导致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进度迟缓,且效果不佳。最后,审计部门作用发挥不大,单位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权威性,审计机制不健全,无法发现内控活动及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安全隐患,影响单位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1]。
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实施途径——以A行政事业单位为例
(一)现状分析
通过对A行政事业单位分析后发现,本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进度较慢,且缺乏实效性,形式化严重,工作开展中不能从内部环境优化及活动监督层面入手,缺乏主动性、过于被动性,具体如下:
第一、单位上下所有人员对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关注程度不够,创新意识淡薄,缺少战略指导与战略规划,单一的基层形式制度建设不适应外部市场环境需求。
第二、在资产管理中缺乏全面预算、内控监管与效益体现,管理中多为盲目、混乱,成本控制及设计规划精细度不够,内耗较大。
第三、在内部监督管理中缺乏实时监督、审计把关及公平绩效考核,存在管理漏洞及人为暗箱操作等情况,影响公平、公正、透明制度执行实施,对良好内控环境体系构建造成影响。因此,经以上问题分析,结合本单位发展方向与内控需求,提出相关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方法途径。
(二)实施途径
1.提升内控管理重视程度实施战略指导
本单位通过对自身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索符合自身单位发展及实际需求的优化措施。
首先,本单位决策者、管理者应提升对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制度建设与战略发展进行融合。以战略目标实现为出发点,将制度建设提升到单位战略发展层面,开展战略指导、战略规划,提升制度建设的实效性、功能性,将其价值意义给予体现。
其次,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社会经济等对新思路、新理念进行引入,提升本单位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灵活性、效益性,规避以往的内部单一式建设形式,全面巩固制度建设的效果发挥。
最后,基层人员同样要提升觉悟思想,将自身利益与内控制度进行关联融合,树立单位发展意识,落实岗位职责与职业操守,全身心融入到单位内控管理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去,充分发挥自身力量[2]。
2.强化资产管理设计提升制度建设进度
资产管理对本單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十分重要,通过反思分析后,提出从内控管理入手强化资产配置及优化的设计方法,具体如下:
一方面,强化资产采购管理,通过全面预算对本单位各部门所需资产进行统计,然后通过独立资产评估小组对其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方案、评估建议。根据方案建议对该资产采购的合理性、可行性、增益性等进行科学判断,达到强化内控管理与优化资产采购的双重目的。
另一方面,强化内控管理制度介入,在制度建设中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对资产管理涉及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以内控活动介入为方法,将该制度融入到资产管理中去,发挥“内控+资产”的双重管理模式,简化复杂的资产审核及监督流程,处理影响资产管理的各种因素,如人为因素、审计因素、预算因素等,对各部门、各管理层面进行制度性植入,统一各部门内控管理制度,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3.构建系统完善单位监督管理制度
监督管理制度是维护与促进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手段,在提升单位各项工作进展、管理水平等方面尤为关键。因此,本单位需以监督管理制度为主,对内控活动及环境建设进行监督开展。具体如下:
第一,构建责任机制、责任倒查制度,将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管,对发生问题的岗位人员等进行责任追究,落实各项责任规定,加大奖惩力度,采用“威慑+奖励”形式全面提升岗位人员工作意识、职业素养等。
第二,从绩效机制入手,构建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对绩效福利、绩效工资、绩效晋级等给予明确,设计绩效考核规定与标准参数,采用“激励+鞭策”的方式全面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奠定基础。
第三,完善评级制度,本单位以往评级制度不健全,应付性严重,结合实际需求应对其进行优化完善。构建岗位评级、能力评级、贡献评级一体化体系,做好评级划分工作,按照等级划分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优秀;二级为一般;三级为较差,并做好相关制度落实,巩固本单位不同发展阶段的评级体系建设[3]。
4.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本单位在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要将人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制度建设为主,对内控专业型人才进行引用与培养,以强化内控管理为主,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岗位素养及职业道德等进行教育培养,如采用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培养人才,并为单位后期优秀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另外,以公开课方式定期、定时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如财务管理内容、预算管理内容、资产管理内容、采购管理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等,将内部管理与制度建设的专业层面给予体现,以“保障+创新+专业”的内控培训教育培养形式助力本单位全面发展、效益增收[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提升内控管理重视程度实施战略指导、强化资产管理设计、提升制度建设进度、构建系统完善的单位监督管理制度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理论内容进行补充,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方法途径给予阐明,为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书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探微[J].大众投资指南,2019,25(05):159+161.
[2]赵彩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纳税,2019,38(22):262-263+265.
[3]程平,杨霁莞.基于数据仓库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内部控制评价——以重庆海事局为例[J].财会月刊,2019,58(14):94-99.
[4]刘燕珍.水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探析[J].水利发展研究,2020,33(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