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使得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众多教师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课堂教学素材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内涵”、“课堂显性素材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课堂隐性素材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数学;育人;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0043-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简介:王霞霞(1980.1-),女,甘肃省甘谷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步伐的不断迈进,课程改革的力度也不断加强,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科学行为观念和良好的道德素养.高中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不仅能够在思维上启迪学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够通过显性素材以及隐性素材等教学内容来为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精神,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与高中数学内容相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文化素养,使得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课堂教学素材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内涵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数学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融合性,数学的发展历程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努力的结果,数学拥有一套它所独有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并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文化发展历程记载下来,成为人类历史的另一个见证者.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数学以其独特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数学也与人类文化、文明的出现和发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我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数学家,他们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学发展目标,并给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学答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将数学素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到蕴藏于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内容.
二、课堂显性素材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1.将历史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的数学历史悠久,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数学家涌现,而这些优秀的数学家对我国的数学内容创新、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现代数学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在现代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参照古代数学的内容,如数学理论、解题方法、数学规则等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明白我国古代的数学历史也是辉煌而伟大的.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讲述数学知识以外,还可以适当的为学生讲述我国著名数学家的成就、以及相关历史故事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让数学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衡,祖冲之、近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的方式来为学生呈现相关的视频图片以及文本内容,进而充分的点燃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对这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历史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持久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提升和发展了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科学的学习态度来对待数学.
2.将优秀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提到我国传统文化,诗词就是其中的代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用诗词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领会蕴含于诗词之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奥妙.
例如,在宋代诗人邵康节所作的《山村咏怀》中,就有着这样几句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在这首诗中,诗人仅仅通过简单的几句诗,将数字1-10分别融入其中,乍一读使人感到乐趣无穷,趣意满满,再一读却发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栩栩如生,好似就在面前,给人以“活”、“美”的意境感受.在这其中,“一去”给人以动感,“二三里”则道明了距离,再加上“烟村”、“亭台”的词句的描述,让人遐想无穷,通过引入这首诗,能够让学生领会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意境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藏于简单的数字之中的魅力.又如在学习到《圆的方程》时,教师可以在给出圆的方程x2+y2+dx+ey+f=0(d2+e2>4f)后进行适当的课外知识科普,为学生讲解“割圆术”,并呈现唐代所编撰的《五曹算经》、《九章算术》,告诉学生圆周率以及圆面积等内容都出自《五曹算经》、《九章算术》中所给出的数学计算以及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堂隐性素材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1.利用课堂数学习题引入传统文化
习题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传统文化内容与这些习题内容相结合,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同时获得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時,在学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入秦九韶的“三斜求积术”,以此将传统文化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结合.如,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三斜求积术’呢?这是我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用实例的形式提出的,其性质就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来求三角形的面积,即S= 14[c2a2-c2+a2-b222],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余弦定理来尝试对‘三斜求积术’进行推导.”学生在经过一定的计算和讨论后给出推导过程,
2.通过传统数学故事引入传统文化
在这其中,《九章算术》、《五曹算经》、勾股定理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优秀的数学文化内容.在这些数学著作之中不仅仅包含了典型的数学公式、数学理论、数学规则等内容,还蕴藏着我国自古流传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整合为一体.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数学教学是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息息相关,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我国古代数学中球的体积公式.在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一个“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求出圆的直径d的一个近似公式d≈3169V,即“开立圆术”认为球的体积V≈916d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地结合传统知识内容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数学历史故事巧妙的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获得一定的传统知识以及数学内容.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并通过显性素材与隐性新素材相融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加深学生对我国数学历史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除此之外,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发挥高中数学教学的育人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养成科学的学习品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数学育人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备考读本(高中)》学习心得[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158-159.
[2]魏金兰.例谈中华数学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教学的方式[J].福建中学数学,2018(07):13-16.
[3]皮忠旭.传统文化走进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9(18):173.
[4]陈林芳.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走进高中数学课堂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8(12):36.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