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倩倩
【摘要】诗歌,是容易激发学生创作激情的载体。通过读诗,学生可以逐步形成或坚定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进而诉诸笔端,写出有气脉精魂的“文气”。
【关键词】诗歌;写作;语文教学
学生写作,大致可分为三阶段:有意思——有意义——有意境(肖培东老师语),好的写作应鲜活、精炼、有内涵,这些都与诗歌特点有着高度的契合。
诗歌课堂教学,常处边缘,或被简化,或被舍弃,变为背默“千古名句”,这实在是暴殄天物。
其实,通过读诗,学生形成或坚定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进而诉诸笔端,把分秒的感动进行记录、反刍和创造,这样才更容易接近写作世界的繁星如沸,写出有气脉精魂的“文气”。
一、读诗,浸润师生的生命
写作讲求精神——人文精神,一个人的精神高下决定其写作水平的高下,而读诗有利于师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诵读诗歌,是绵延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的过程。借此,我们可以激发对生命的热情和增强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力,从而建构起完整的心灵世界,这些都是写作前的良好储备。
二、读诗,构建繁星如沸的写作世界
诗歌教学被边缘化,也有些许无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会教,课堂上教师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在学生的心头泛起一丝涟漪,诗歌教学触了礁,久而久之,就自然会被搁浅。
其实,我们不妨做一些大胆且有意义的尝试:
(一)营造读诗、学诗氛围
诗歌教学,需要师生赋予其仪式感。笔者常常首先在班级组织成立学诗小组,再和学诗小组一起将小组编名为“满目星河”“胸有星斗”“笔起苍生”等。小组成立后,选出负责人组织开展学诗活动,比如:诗词接龙、诗歌抢答、看图猜诗、九宫格、看字写诗、读诗涂鸦等。
只有调动读诗、学诗的兴趣,让学生一见诗歌就心生欢喜,诗歌教学及写作指导才容易水到渠成,直入心底。这一点,也从特级教师连中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印证。
(二)策略渗透,授之以渔
1.写作前——吟咏和激趣
学诗,诵读自然必不可少。在吟咏的过程中,我们应释放孩子天性,拒绝整齐划一的表面完美,鼓励吟咏出个性化语调、肢体语言和体悟等。
同时,教师不轻易评价学生吟咏水平的高低。感悟只要直达内心,就是高级。教师应给学生随诗句或喜或悲的空间,让蓬勃的诗情随吟咏在学生心中流淌,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蓬勃的创作激情。
2.写作即将开始——联想和想象
读诗,需联想和想象;写作,亦如此。
全国特级教师肖培东讲授写作课时,就特别推出了《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课例,其课堂上师生的思绪驰骋也是从填诗时的联想和想象开始的。
笔者教授《钱塘湖春行》时,设计专题教学,引导学生三步走:理顺·理解诗歌—丰富·找寻诗人—迁移·写就自我。随后,笔者引导学生迁移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起探索描写和炼字的妙处与方法,以及景情关系。课堂上,无论解读诗歌,还是遷移拓展,联想和想象都参与其中。
3.写作悄然进行——“谋篇”“布局”
古人作诗,讲究结构和章法。律诗、绝句尤擅起、承、转、合间的自然流转,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起承转合,章法井然,具有很高艺术造诣。
诗歌中的起承转合,其实是注重表达的逻辑。迁移到写作中,可以这么理解:“起”是起事;“承”是承接;“转”是转折,陡生波澜;“合”是合成,抒情议论,丰富内涵。若将“起承转合”运用到写作中,文章即易显得活泼且丰富。课堂上,学生写作《蜗牛的突破》《手捧细沙,掬一江春水》等,都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
另外,抓住诗歌意象来进行写作指导教学,也是很好的尝试。笔者常从诗歌意象自然延伸至托物言志、以物写人、以小见大等手法的讲授,比如教授《饮酒》时,笔者抓住“菊花”“飞鸟”等意象,联系作者生平和精神特质,引导学生体悟其归隐之后“至贤至静”的心境。随后,笔者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学习《一棵小桃树》《紫藤萝瀑布》,教授以物写人、明暗线相交织的写作手法。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也确实能够从读诗-写作的学习实践中发现惊喜和感动,比如学生写就了习作《不倒翁》《一树合欢》《翻过那座山》《甜》等。
以上是整体构思。其实,单从具体的描写看,诗歌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使之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极富层次感和表现力,《舟夜书所见》中的“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两句可谓神来之笔,使枯燥无趣的文字幻化出美丽浪漫、安逸宁静的意境。
这些精彩的细节描写都可借鉴至平时的写作中,为文章增添文采,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塑造形象,丰富内涵等。
4.写作后——润色和诗化
诗歌,善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在平平仄仄间铺陈语言的大美,宣泄作者的悲欢哀愁。如果师生的生命长期得到诗歌的馨香的浸染,文章语言的润色和诗化也就比较容易了。
除了修辞,诗歌的炼字也值得借鉴。诗人卢延让有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习总书记也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可见文艺创作需要字字斟酌,炼字也为创作带来精彩,比如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见”字使用得出神入化,一字即表现出其怡然自得的心态。
古人写诗,今人为文,多有共通之处。优质的个性化诗歌阅读,才能呼唤出师生鲜活的生命,也才能将写作引向更广阔深远的世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将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蒙贯穿始终,首先完成师生的“人”的建构。从灌注气脉精魂到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笔者始终期待学生能够从诗歌中寻根,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积极的力量,将向上的力灌注于个体的生命中,并能撷一缕诗情,构建繁星如沸的写作世界,从而一起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语文课》(2019年6月第1版) 连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唐诗鉴赏辞典》(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4]《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肖培东 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