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穆兰 陈晓红
【摘要】研究发现,良好行为习惯对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致力于这项工作: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课堂上,课间,课后,教师的关注点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类,而应更多地花费功夫和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位优秀的教育专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
然而,6至11岁的小学学生受生理发展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自制力也还比较弱,往往会受身边环境影响,加上父母忙于工作、忙于生计,缺乏陪伴、教育。身边多为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等隔代陪伴,或多或少纵容孩子的各种行为。因此,孩子的身上也悄悄地滋长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如下:
(1)言谈举止不文明。有:横行霸道,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性情急躁,蛮横无理,粗暴地扰乱别人;爆粗口,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等。
(2)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学习被动,不认真听讲,课堂上说话、打闹,书写马虎、潦草;作业没及时完成或照抄照搬等。
(3)说谎、欺骗行为。有: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肯定而不惜说谎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外出工作,祖辈溺爱,使孩子事事依赖,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挑战性,自信心,自制能力。
2.优越的生活条件,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但也使部分学生养成了懒于动手动脑,不肯吃苦受累等不良习惯,以致缺乏坚强的意志。
3.缺乏家长的引导和陪伴,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4.日益上升的离婚率,造成了一大批的单亲家庭,处在这样家庭中的小学生,往往因父母离异留下很深的心理创伤,并在其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针对以上种种行为及原因,怎样才能让他们有所转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经过工作中的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引导,以爱心来感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首先,要以课堂为阵地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l.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行为教育,可以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听讲习惯、复习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尊老爱幼的习惯、热爱劳动的习惯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习惯。如:现在的小学生很多写字的姿势都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弯腰驼背的不少。我们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们了解、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让他们知道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同时也得告诉他们不端正的姿势会带来的后果,让孩子们真正地提高写字的意识,以达到“治本”之效。
2.养成“自己事,自己做”的习惯
班上的孩子几乎每天都有一两个不是忘记带书本,就是忘记戴红领巾。究其原因,要么是“我妈妈帮忙整理时遗漏了”,要么是“我奶奶帮我洗红领巾,忘记帮我放进书包了”。到准备上体育课时,时常有孩子要打电话找家长,“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我想打电话叫妈妈送来。”类似这样的现象屡屡出现,明明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却总是依赖大人。这是谁之过?为此,我利用主题班会课的契机,跟他们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如:有一个学生因为成绩优异被哈佛大学录取了,可她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不会自理。她平时的早餐都是爸爸妈妈准备,而且她也不会叠被子。她在哈佛待了两个星期后,因实在不能离开父母,只好放弃学位回家。就是在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身边的人,只有独立自主,才能立足于生活!进而改变自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3.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学习中,孩子们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学习现象层出不穷。本来一会儿工夫可以完成的任务,却边做边玩,耗费许多的时间;或者放着,等到最后的时间里再去“开快车”。检查学习任务时,一些学生的完成效果很糟糕,要么书写潦草,要么不按时完成,甚至有的一字也不动。无形中严重地影响到学习态度,甚至削弱学习热情。我会在课堂上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分层设计适合每个孩子的作业,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完成优秀的,将进行口头表扬、相应加分、每周一次优秀表现勋章、每月获得一个小礼物......久而久之,学生们渐渐地养成了抓紧时间,专心做事的好习惯,“今日事,今日毕”的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二、以活动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开展“礼仪之星”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更是如此。特别是课间,学生们追逐打闹的现象较为严重,对他们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难题。为此,我在班里开展了以个人和小组结合的“礼仪小明星”评比活动。课间派两名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学生,鼓励同學之间相互督促,对于表现良好的同学,获得参加每周一评的“礼仪小明星”的资格。这一活动开展后,在孩子们互相督促和协助管理下,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另一方面,我利用课间或放学时间,在教室和校园里走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制止并教育,每周一的班会课上,都会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对遵守纪律等良好行为的学生予以表扬,并当选为本周的“礼仪小明星”,对大声吵闹或野跑野玩,做剧烈运动的予以指正,并取消其“礼仪之星”的评比资格。渐渐地,学生们的文明意识增强了,行为习惯好转了。
2.开展“有错就改”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常对学生们说:“老师允许你们犯错,但不允许你们知错不改,不管是言行还是学习态度。”的确,错了就要及时纠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变得更好。因此,我会特别关注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习惯。如:学习方面,每一次的错题,我都让学生找出原因(知识点不掌握、粗枝大叶等)并收集,以警醒自己同类错误不可再发生。我还有一个作业情况记录本,把当天作业优秀的学生记录下来及时表扬,并当范本展示。每次作业工整无错就奖励一颗五角星并加操行分1分。作业不能及时订正的,我也记录下来,督促学生订正。现在,我班学生在学习上基本养成了有错就及时改正的好习惯。其他方面也在不断地转变,他们都在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着。
3.开展多彩的课余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组织学生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读书比赛、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举行跑步比赛、乒乓球赛、篮球赛等,“文明学生”评比,“日常行为标兵”评比,“三好学生”评比活动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爱锻炼的好习惯,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学习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以爱心来感化,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一直坚信,“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呵护学生,感化学生,当学生的引路人。
李彤,一个总是找借口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出口就是脏话的调皮学生。我没有嫌弃,没有放弃,而是想方设法接近他,找他谈心,渐渐地他向我打开了心门。原来他的父母已离婚,且都有了新家庭。他上课期间寄养在别人家,周末回奶奶家。面对一个缺少父母爱的孩子,我的心一阵阵酸疼。从此,我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帮助他,在课堂上常提问他、表扬他,让他冰冻已久的心慢慢融化,让他阴暗的生活充满温暖的阳光。渐渐地,他的行为习惯不断转变:遵守纪律,举止文明,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成绩也急起直追。升学考试时,他以优良的成绩跨进了中学的门槛。
小豪,一个爱捉弄别人、调皮捣蛋、课堂乱说话,不良习惯一大堆的学生,教过的老师都说该学生很难管教。但在与他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于是,我便跟他做了一个小约定,只要一节课认真听讲,就可以获得一颗星星;别的科任教师课堂表扬,可以获得二颗星星;成绩有进步(考试及格),可以获得三颗星星,每满20颗星星,就可以换一个神秘礼物(礼物是一本书、一个拥抱、一张卡片或者一次与老师合影等奖励)。通过这个小小的约定,小豪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每次获得星星时,笑容总是那么灿烂。经过他不懈的努力,成绩也不断进步,期末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呢。
总之,每一位孩子就是一朵待放的花苞,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它,培育它,给它温暖,给它关爱,相信它们一定能美丽绽放!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反思,勤于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不但要教学生掌握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淑瑛.如何培養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2):1.
[2]马丽,张宁.浅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12-30.
[3]付新涛.浅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