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璐
【内容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人生当中的一大转折点。在这一时期的教学当中,因为学生迈入了青春期的中末段,思维逐渐成熟,人格逐渐走向独立,对外界的信息有了自我甄别能力和取舍的意识,这个时候学生会逐渐的不再顺从教师和家长,滋生出叛逆情绪又或者是自闭心理等问题,教师和家长稍不留意,学生就会行差踏错,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无不验证着这一现象。因此,在高中时期的教育工作,家长也应参与其中,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的养成良好的态度、心理、性格,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人际和学习压力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教育 家庭教育 人际交往 学习压力 分析探讨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生内心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包括了学生的性格、心理、交际方式、婚嫁观念、经济管理方法等等,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中国传统教育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守旧观念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很多家长都是在高中阶段才逐渐意识到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会通过近乎严苛的挫折教育不断鞭策学生进步,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状态两个方面,本文将浅析家长教养方式中错误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造成的影响,并会浅析相关解决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高中阶段家长错误教养方式以及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1.惩罚严厉或过分溺爱
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都遵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可过分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由于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过分溺爱。这两种极端的教养方法,其实都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严厉的惩罚区别于口头上的挫折教育,它指的是家长对学生的体罚、心理施压等,这种教养方式在发展落后地区尤为常见,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在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习出现问题后,大部分家长会采取体罚、责骂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去对学生进行苛责,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教育,最容易带来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长期处于父母的苛责当中会形成自我否定、胆小怯懦、优柔寡断甚至产生自残、伤害他人获得快感的极端心理,而在学习方面,父母近乎“暴政”的施压,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让学生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而过分溺爱导致的结果,相信大部分教师都见到过,现在很多学生娇生惯养,经不起丝毫风吹雨打,父母及祖辈的过度溺爱,让学生成了温室当中的花朵,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会尊重他人,习惯区别对待,习惯参与“小团体”,在班级当中建立“鄙视链”,而在学习当中因为受到家中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学生往往对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不会受到父母的责备,把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当作耳旁风,沉迷享乐,并且有着严重的攀比心理和追求虚荣的心态,遇事暴躁易怒,缺少理性思维。
2.拒绝否认,贯彻挫折教育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出于青春期的末端,思维、心理都逐渐成熟,并且面临着人生中学习压力最大的高中学习时期,这个时候其实学生心理是急躁、焦虑、恐惧的,过于沉重的学习负担会让学生不堪重负,很多时候学生的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努力,而是因为能力不足所造成。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呵护,但是很多家长并未做到这一点,而且学生提出的部分合理诉求也会遭到家长的拒绝。举例来说,在本人教过的班级中有这么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所以该名学生十分努力,会加练习题,并且寻找网络微课资源巩固个人能力,但是他的家长并不支持他这么做,家长固执地认为学生是在校期间偷懒,不好好听讲,并且时常用“同样的书,同样的老师,别人学的会你学不会,你就比别人笨吗?”类似的口吻去否认该名学生,这一举动直接造成了这名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很多家长都是在没有了解学生学习实情的情况下,盲目的指责学生的非自愿过失,出于成人自尊不愿意承认学生之间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这一事实,但是从教育实际出发,高中阶段課程设计复杂,学生的学习天赋各异,出现学习差距属于正常情况,家长这种抗拒心理以及挫折教育的方式会击碎学生对于原生家庭的“信任”,丧失学习目标和前进动力,并且在人际交往中会逐渐变得多疑、敏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
3.过度干涉导致学生成为“傀儡”
过度干涉是高中阶段最容易引起学生内心叛逆情绪产生的“导火索”,父母的这种过剩的“支配欲”会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极其严重的叛逆心理,虽然这种“支配欲”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学生,但是家长也要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高中时期的学生是具有健全且完备自理能力的个体,有些家长不仅干预学生的学习,甚至学生的衣食住行,交际圈等等,家长都要“插上一脚”。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最需要“个人隐私”的时期,因为青春期的苦恼、困惑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害羞的心理,家长最正确的方式是细心观察、间接引导,简单粗暴的干涉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根源,反而会让学生的心理发生畸形变化,家长的选择不代表学生的选择,家长过剩的“支配欲”最终会导致学生变成“傀儡”。在人际交往中难以表露真心、因为心理问题产生并受到家长的“监管”,学生无法向同龄人倾诉,会导致学生心理异变。在学习方面学生会带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去对付各种学习,不再具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感感知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正确方向及策略分析
1.松弛有度,批评呵护双管齐下
就如前文所述,过度的惩罚批评和过分的溺爱都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并且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学习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家长应该把握好批评惩罚和呵护关爱的“度”。在笔者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名家长,他向笔者诉说了自己的教育心得,他与孩子“约法三章”。每一次考试不要求分数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他要求孩子的成绩每一次都有进步,奖励则是他会满足孩子的愿望,比如去游乐园、买新鞋子、吃想吃的食物等等,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成绩滑坡,相应的惩罚也不是严苛的体罚、责骂等,而是通过减少娱乐时间,提升学习强度等方式来进行引导。这种松弛有度的教育手段,其实应当被每一位家长所学习,从以学生成绩进步滑坡为参照的这一角度来看,首先这位家长做到了观察学生学习实情,成绩的进步滑坡能够反应学生的努力和松懈,这样的评价更加客观真实。其次就是在陪伴与呵护,家长参与了学生的成长,并且时时刻刻以正向的引导方式来规划学生学习成长的态度,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而事实如此,这位学生在班级当中拥有良好的人缘,也极具学习韧性,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松弛有度的教养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长的温暖和关怀,也会让学生时时刻刻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正向的引导意义。
2.鼓励关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挫折教育意为“通过批评、施加阻碍来锻炼学生的韧性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缺点。”适度的使用挫折教育,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心性,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作用,但是如果使用过当就会适得其反。在高中这个压力巨大的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家庭教养的方式应该是趋于温和、民主的,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遇到太多困惑、疑虑。学习的压力、懵懂的荷尔蒙、身边复杂的交友关系,都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困惑。家长应当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指点江山”。以高中阶段的后进生群体为例,高中阶段的后进生从学习角度分析,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焦躁、恐惧、焦急的心态会让学生变得脆弱;从交际角度分析,成绩差就像学生的“耻辱柱”,每天背负在身上会让学生感到自卑。这个时候家长如果不合时宜的使用“挫折教育”。显然是错误的。因此,家庭教养应当以学生的学习实情为准则,家长应该以包容温和、关爱体贴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就事论事、抓大放小,集中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点突出问题,家长宽和的心态能够淡化学习压力给学生带来的焦躁感、恐惧感,包容温柔的态度能够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事原则,对学生的学习、交际都能够带来正向的影响,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
3.给予空间,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丛林中生长的老虎,一旦被人圈养,会逐渐的失去捕食能力,这个时候将老虎放归山林,他会因为捕捉不到猎物最终饿死。其实家庭教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家长过程“支配欲”的驱使下,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生活的兴趣,在学习中家长会给他们指明方向,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在生活中家长会告诉他们如何交友、如何躲避危险、如何健康成长,这种“保护欲”“支配欲”,会让学生最终丧失自己的天性,他们不会选择自己需要的,而是会选择家长和教师所想要看到的,会感觉生活变得不真实,自己变得虚伪,这对学生的后续成长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应当在教育过程中,适当的放开空间,毛主席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先尝一尝。”,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问题其实就像机器投放试错一样,如果不让学生暴露自己的问题,那么家长和教师都不会知道学生真正的缺陷在何处,过度的适配和保护反而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完美的人设,而一旦内心的缺陷暴露,后果往往是严重且不可挽回的。所以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应当改变自己支配欲过盛的毛病,給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空间,举个例子来说,当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察觉到学生的异样,不要急着去询问学生,要旁敲侧击的询问学生,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近期的表现,在找到学生的问题后,在与学生交谈,这样能够避免矛盾。在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语气,不要以说教和责备的语气来处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便于学生接受。
结语
综上所述,父母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灯塔,正确的教养方式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家长应当反省自己的教养错误,通过方式方法的转变来重获学生的信任和依赖,教师要做好家校联合教育的桥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嘉仪.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人际压力和学习压力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6):12-15.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