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风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影响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需要教师以提高学生信息技能以及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一些简单问题为教学目的。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之上,教师们便需要将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抛弃,以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以此来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 现状 策略
在我国新课改的影响之下,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也逐年明朗,教师们也明白需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为目的,让学生们可以在生活实践之中,学会关于信息的获得,加深及其管理,并且能够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信息技术互相融合,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提出不同的思路想法。在学生对于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的探索时,使学生可以对于信息和信息采集的过程,方法,结果分析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感知能力①。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时,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交流,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科学健康地将生活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标准有着非常严谨的理论基础,它和我国目前新课改的信息技术标准是非常重合的。新课程理念可以说能够引导未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未来,也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息息相关的。信息时代的发展更新也让教育事业中信息技术课程得到转变,在这个过程之中,全面发展学生信息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不可或缺的部分。信息素质之中不是单纯的包括信息的处理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其中还包括通讯教育与信息的传递。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目的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将高中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强,让学生经过学习这门课程,提升自我的信息获取、教育、解决问题等能力,让其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发展,及自我动手实践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其问题
1.课堂教学条件不够优越
因为我国在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着较大差异,每一地区的学校在教学的用具上的投资也是有不同的方式。在城市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多媒体技术教学已经相当普及了,在信息技术教学这方面也非常重视。而对于偏远山区或者农村地区,计算机还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的,很多这些偏远地区也是无法将计算机配备到各个学习之中来进行信息化技术教学。除此之外,还有较多学校虽然已将计算机配备起来,打造出了属于自己学校的机房来达到信息化技术教学的目的,但是因为计算机的设施过于老旧,已经无法追赶上当今电子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所以计算机维护的不够及时,硬件不能得到按期的更换,是直接影响信息化技术正常教学的②。
2.教师水平及学生基础存在差距
在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有一部分任课教师也对于计算机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自身都没有做到将信息化技术熟练地运用,只是单纯的知道一些电脑的皮毛知识,在进行课堂实践授课时,只能將教材中所提到的内容进行枯燥无味地复述,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学最开始的研究及教学目标。除此之外,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很多家庭已经备有电脑,很多学生都是从小便开始接触电脑等不同的信息技术产品,对其的操作运用都已经十分熟练,这些学生所具备的信息化技术知识储备甚至已经超越任课教师。而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没见接触过电脑等不同的信息技术产品,这便导致他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时变得非常茫然。因为有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导致很多已经对信息技术知识熟悉的学生无法学习到更多信息知识而丧失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再加上教师水平限制,也无法将真正的信息技术操作传授给那些一知半解、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们,使其觉得学习十分费力,从而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3.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不能并进
以往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当今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了。信息技术教学这门课程是要求学生将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的,而以往的教学之中教师会把关注点更倾向于理论知识之中,这样导致学习内容不仅乏味又无法让学生将实践进行融合,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无法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出来,使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丧失了学习下去的兴趣,所以这也使信息技术课程处在了一个高中阶段略微矛盾的地位。最后,信息技术教材的编排内容也并不那么合人心意,其内容更多的是文字的相关介绍,并没有对于软件应用等问题的解析,使整本教材的内容不够完整丧失了生动性。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自主研究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这门课程与高中其他的科目相比较,是有着较多理论知识和难以理解的名词的。想要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些专业术语,单纯地靠教师在课堂之中的讲解是不会有作用的,学生往往只会觉得枯燥无味,同时也无法将其刻在脑海中。可能还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网络这方面知识时,接触到了硬件设备,例如中继器,交换机等等,因为该设备有着很多相似性及连续性,学生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和辨认,学习起来的接受程度也就变得非常低,这便需要教师将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运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使课堂之中教学模式得到改良,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增加,提高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③。
教师们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精彩的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告诉学生们这些他们在经过学习之后也可以做到,然后让学生自己对感兴趣的网页视频进行浏览,仔细观察其中所存在的内容。当学生对于浏览网页产生疲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己制作网页,并在教师的协助之下在因特网上发表。
在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后,可以以某一主题来引导学生开启一场网络的研究运动。学生通过自己在互联网上进行搜集制作网页是素材,并且将学生进行分组,发布任务建立出独立的网站并进行在班级展出,引导学生在制作网页的同时充分地将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运用,灵活是使用网络通信功能进行讨论。着这个基础上,很多学生在经过自主研究收集以及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合作之后,不仅仅是能够将网页制作的知识全面了解,还能够自我实践的制作出很多不同的网页,开拓思维,以此来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
2.提高教师本身水平,做学生在学习道路中的领航员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对比其他高中科目,更为明显的特点之一便是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教师们也需要将自身的水平不断提升,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将知识结构更新,以便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授课。
俗话说,教给学生的是一碗水,教师便需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需要拥有将自己水桶里水倒入学生碗里的能力和方式。擁有了这样的方式与能力,即便教师只有一碗水,也可以将这一碗水一滴不漏地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念更新换代,严格按照新课改理念进行课堂授课,并且了解其他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水平,提升教学效率④。同时,引导学生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时,遵守法律,明确道德,使学生们树立互联网社会之中的正确三观。从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中我们可以让教师放弃以往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进行实践,对于新课程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加深探索,来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3.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所蕴含的内容极广,涉及了多个方面,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沟通等,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不会将这些所有方面进行学习,只会对信息技术核心的关键内容进行学习,学习了核心内容与技术之后,便能够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扎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条件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信息环境的创造不只是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创造,其中还包括信息技术理念的建立,让不同的力量都参与进来,教师对高中生进行引导,使其参与其中,让学生可以安全,健康的运用信息技术。
4.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教学,需要教师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与目的进行结合,这样对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地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在教育界常说的一句话:教无定法。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方法例如演示法、教授法等都可以和教学目的融合起来,以此来提高教师在课堂之中的教学成果。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优势利用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指导、学习、发布作用以及互相借鉴的网络教育平台,运用网络信息的更新,将技术教学的过程充分优化。
教师们就自身的授课特色与课堂实践进行融合,创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之中为学生们创设一些模块,例如:教学指引,作品鉴赏,信息共享,任务发布,提示方法,学习感悟等,并且对于不同的模块进行不同的网页制作,以此来加强学生们视觉冲击,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知识,提高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
结束语
高中生们如果仅仅只是单纯地靠教师在课堂之中的要求来进行学习知识,是不能够感受到信息技术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的,也无法自主研发出属于自己更有效的学习方式的。所以,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中,要不停地对自身的水平及教育方式进行改变创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之中逐步地深入和实践,对于学生借助不同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之中的疑点难点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课堂氛围之中真正了解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以及学习信息技术为自身提高所带来的效果。这才是新课程背景中信息技术课程想要为学生学习带来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应当以此为前提开展教学,以期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注释】
① 孙长远.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程应用研究[J]. 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3-4.
② 郭绍海. 浅析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策略[J]. 科幻画报,2020(08):225.
③ 焦恩龙. 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新探[J]. 天津教育,2020(21):99-100.
④ 牛冬霞.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知识窗(教师版),2020(06):120.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