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静
【内容摘要】知行合一是教学的最终目标,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科目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其教学的内容是做人和适应社会的根本,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采用统一的方法去教学,要想办法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形成法制意识。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将互动模式利用起来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本文从互动目标、互动价值、互动策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互动模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互动模式 课程教学
互动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的教学法,其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让师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可以体现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践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质量、效率,让学生将正确的三观树立起来,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对法律有着一定的了解,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因为其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所以下列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模式之互动目标
互动模式并不是说某一方的努力,而是注重教师与学生双向的沟通与交流①。而运用互动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想办法调动起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第三单元第六节中的《师生交往》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知道,想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了。具体来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摆脱严师的框架,要主动地走近学生,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成为学生的朋友。另外,教师要注意,在运用互动模式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存在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的情况,学生虽然是知识的接受者,但是其也是与教师的位置对等的。如果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否认,而是要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交流。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还需要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的一面进行呈现,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和自己都是普通人。这样一来,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将师生之间的紧张的关系进行缓解,就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以前的一些旧照片以ppt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边看着照片边对学生讲解这些照片背后所隐藏的故事。教師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师你初中的时候有没有被你的教师责骂过?因为什么?教师你以前有没有背不下来书的情况?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之后,教师可以将重点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联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乐趣所在,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各项能力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模式之互动价值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将互动模式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实现一定的价值,可以完成巨大的影响②。
例如在教学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第一单元第三课中的《认识自己》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互动模式利用起来。因为其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占据主体地位的,和教师是平等的;可以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发展与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模式,学生可以运用起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不要急着对知识进行教授,可以先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完组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说出自己身上所具备的优点,看看哪个小组留下的人数最多。这样一来,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就会变成一场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就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玩乐的同时发现自己身上有怎样的优点,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并且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可以有效地将教学任务完成,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模式之互动策略
1.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教师对教材的内容理解得不够,只是单纯地在照本宣读。当学生提出超出教师理解范围的问题的时候,教师会尝试绕过这个话题或者讲得不清不楚。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怎能让互动模式发挥出其作用呢?因此,教师想要进行高效教学,想要让学生学有所获,想要运用互动模式,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③。
例如在教学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第二单元中的第五课中的《让友谊之树长青》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知道,教材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所依赖的,如果对教材理解得不够,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没办法真正地理解知识。不过由于教材的更新和工作的繁忙有可能会使教师没办法对一些问题研究得特别透彻,所以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互动模式的一个素材,让学生参与到钻研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自己理解到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初步地形成知识框架。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要怎么去判定一个人是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男生会说出这样的话:“讲义气的、品行端正的。”这样的回答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范围很广,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将要求细化,并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互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也会变得异常地活跃。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在交朋友的时候有多么的重要,从而将教学任务完成,达到教学目标。
2.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教学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更不是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能理解得越多的。再加上学生的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程度不同④。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采用遵循渐进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第一单元里的《享受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要知道,很多學生是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来看的,每每提到学生都愁眉苦脸的,不愿意去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将互动模式运用起来,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会享受学习。不过在运用互动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知道,学生之间不乏性格内向的,其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都不太愿意与他人接触、交流,且不说这样的情况会使学生越来越自闭,长时间的不与他人进行交流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不管做什么事情这些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不行。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需要先进行单独互动,在互动前要专门去找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教师就不要急着对知识进行讲解,可以开一个吐槽大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学习的怨念。这样一来,不管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还是性格外向的学生都会有话可说。有的学生会说:“乱七八糟的概念太多了,动不动就要背诵,谁能背得下来啊!”有的学生会说:“本来自己想对了大方向,但是选点的时候选错了,就与分数彻底说拜拜了。”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怨念之后,教师可以这么说:“你们对学习的怨念确实不少,但是当前你们的身份是学生,既然彻底摆脱不了这个身份,何不学习着享受呢?在这节课上,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享受学习这一话题。”这样一来,通过互动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发现抱怨对于自己的现状不仅没办法进行改变,还会使自己处于一个极其不好的状态,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去享受学习。由此可见,通过循序渐进的互动教学,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
3.遵循亦师亦友的模式
师者,传道解惑者,但是离开了教师这个身份,都是一个普通人。而想要开展好课堂教学,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想要进行互动模式教学,就需要拉近师生的距离。因此,教师需要遵循亦师亦友的模式。
例如在教学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八年级第一单元里的《我们的公共生活》的时候,教师要知道,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师凭借单纯的讲解,很有可能只是截取生活中的一部分片段,而且灌输性太强,很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而将互动模式运用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教师要明白,互动模式并不是只能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其在课下也是适用的。简单来说,教师可以与其他的教师进行协商,如果上的是同一类型的科目,就可以将相同的互动模式利用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落实亦师亦友了。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其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实践性作业。具体来说,可以让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进行观察,找一找哪些属于公共生活。由于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了解的是有限的,所以在完成作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没办法分清其到底属不属于公共生活。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其上传到班级群中,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探究。
将互动模式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形成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述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模式之互动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模式之互动价值,还提到了互动的三个策略: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遵循亦师亦友的模式,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互动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对互动模式产生认同感,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 苟有东.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新课程:中,2018.
② 邹小清.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 新课程(教研版),2020(02):144-145.
③ 马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J]. 新课程,2020(23).
④ 钟巧平.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才智,2020(07):56.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东津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