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大涛
摘要:大学生艺术素质主要包括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表现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对音乐、舞蹈、雕刻等艺术进行掌握,并能够利用这些艺术去感染他人的能力;欣赏能力则是指能够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视角,并且从中发现美。不管是表现能力还是欣赏能力,都要求大学生拥有非常的想象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就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作用展开分析,提出其对大学生的表现能力、欣赏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大学生;艺术素质;素质培养
大学生艺术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移情能力、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而大学生美术教育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形式,这些会从不同角度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使其拥有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并可以在持续的专注力作用下接受艺术熏陶,从而使精神层次更进一步。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作用是多元的。
一、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等同于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移情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并培养其专注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丰富了大学生的人格、品格,避免其陷入庸俗,帮助其树立高远的目标。
其次,能够让大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下,那些具有较好艺术素质的人更容易发现美、感受美,甚至于创造美。他们能够忽视环境的艰苦性,故而其适应能力更强,精神水平更高。而且这样的人创造力也更强大,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拥有了艺术素质,便会成为这样的人,拥有超脱的人生。
再次,给予大学生更强的竞争力。因为艺术素质是多种能力复合体,故而具有良好艺术素质的大学生精通的领域更多,目光更独到,思想更特别,而这些往往是创新型企业最看重的。故而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就是给予其更强大的竞争力。
最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素质较高的人往往都拥有广博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长远的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可以不断调整他们的“三观”,让他们成为高尚的人、完美的人。
二、美术教育对艺术素质培养的作用
艺术素质是多种能力复合体,并非直接单指大学生的绘画能力、雕刻水平或者书法水平,而是由思想道德、审美能力、移情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构建的独特的能力体系。美术教育对其影响,自然也是在这些能力塑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美术教育对思想道德的影响。美育和德育本身就是紧密关联的,因为崇高的思想道德本身就是美的化身。例如生活中常常看到并不美麗,但是却透着优雅和高贵的人。他们拥有较好的品德,行为举止充满了魅力,容易成为焦点,这是因为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在释放美丽的光芒。换言之,美术教育是启迪心灵、救赎灵魂的。因此在美术教育影响下,人会变得平和、空灵,而且相比于一般人,接受美术教育的人更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第二,美术教育对审美能力的影响。审美能力是人理解世界、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能力,故而拥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主观性更强,这也是所谓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在美术教育之下,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会更强,会通过艺术形式去表达内心。同时在美术教育持续作用下,大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更高,更能理解一些抽象的艺术,并对其中的情感产生共鸣[1]。
第三,美术教育对移情能力的影响。移情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能力之一。什么是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就是转移情感的能力,即将自身情感转移到他人身上,或者能够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是进行良好社会交往的基础能力。美术教育当中涉及了移情能力的培养,即将人植入艺术环境里,使其和艺术品作者建立联系,进而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绪。例如美术课程中会有鉴赏课,其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其移情能力,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叩击作者内心,通过他的笔触了解他要表达的内容[2]。
第四,美术教育对理解能力的影响。理解能力有三种水平:低水平的理解能力是辨识事物,知道事物是什么;中级水平的理解能力是对事物外表和本质产生关联认知,知道其之所以是这样的原因;而高级的理解能力则是在这种本质认知基础上更进一步,能够对一类事物进行认知,是一种具体化、系统化重构知识的过程。美术教育当中涉及对事物外表、本质等的研究,故而其对于人的理解能力发展有着触动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色彩学,其涉及光学、生理学、化学等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五,美术教育对想象力的影响。龙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其是不同动物形象组合而成的,是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艺术和想象的联系十分紧密,就好比大树和土地,艺术是大树,想象是土地,若缺乏想象,艺术就会失去生命力。正因此,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幻想家,都具有非凡的想象力。而美术教育对于人想象力的塑造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写意山水画当中的天人合一境界,它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想象力,并能够利用浓淡墨色将想象的世界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是比较难的,而最初发端于作者的生活实践、生活观察。因此想象力并非空中楼阁。这也意味着通过美术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综合地看待客观世界,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更高精神层次的作品[3]。
第六,美术教育对观察力的影响。美术教育讲究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同样的颜色在艺术家眼里有几十种差别,但这种差别普通人很难发现。另外观察力也在于轮廓和光影关系的架设上: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光影,不同光源产生不同的光影。这些都能够不断作用于大学生的双眼,让其具有发现美的能力。而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艺术家的专注力非常强悍,主要是其在接受美术教育阶段通过不断训练形成了良好的心神收敛能力,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美术教育,对于其观察力、专注力都有裨益。
第七,美术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美术教育涉及各类艺术形式,如书法、雕刻、绘画等,而这些都有共通之处,将其灵活融合就会形成不同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不一样的美。因此美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创造力有着正向影响。
第八,美术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影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设计能力、规划能力,美术教育当中对此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以素描为例,要求学生不断动手去锻炼自己,通过实践去掌握素描技巧。美术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动手实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人格更加独立。
美术教育正是作用于这八个方面,最终才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水平。换言之,若是大学生这八个方面有缺失和不足,那么他的艺术素养就是存在缺憾的,甚至于不能称为艺术素养。正因为美术素养具有这样的特性,它才被人们认为是超脱科学素养的更高层次的素养。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的人,其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设计能力、品鉴能力都是非常突出的。
三、影响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
培养作用的因素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知道了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具有八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其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高校对美术教育不重视。除了美术类高校之外,普通高校對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低,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中美术教育薄弱的局面。高校不重视美术教育源于传统的实用观念,认为美术实用性差,不能给学生就业带来积极影响,而且占用课时,故此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来展开教学。
二是大学生对美术缺乏认识。不可否认,在大学当中会有美术课以及美术社团,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而且很多大学生认为美术就是写写画画,除非自己本身有天分,否则根本不愿意学美术。这源于大学生对美术缺乏认识,主要是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缺乏美育,让他们难以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三是美术教师不足。首先美术专业是小众专业,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师是比较紧缺的教育资源。其次大学的美术教师一般都需要是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要求将大量的美术人才挡在了高校之外。因此大学美术教师是比较紧缺的,而教师缺乏导致美术教育难以系统和全面。
四是课程不系统。除了美术教师缺乏导致的课程不系统之外,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为了减少美术占用的时间,选修课程也并不是非常系统,这造成了大学生美术学习的间断性、片面性,因而美术对于大学生艺术素质提升的作用较为薄弱。
四、在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中引入美术教育
并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第一,以兴趣为指引,实现社团教育。鉴于目前大学教学情况,美术教育需要积极融入社团教育,通过社团来吸引学生学习。因为社团更具有灵动性,可以开展各类创新创意活动,给予学生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也能够随时实现学以致用,这对于美术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充分利用教师资源。高校之间可以建立美术教师资源共享及良性流动机制,尤其对是那些对美术有深层次理解,愿意投身美术教育,愿意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帮助的教师,必须倍加珍视。另外,前文所述的社团教育,实际上也能够很好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第三,科学设计课程。这指的是在雕刻、绘画、书法、板画等方面都要充分涉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领域。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校方要鼓励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或者其他学习平台去学习。
总而言之,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需要美术教育来发挥作用,这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艺术技艺、审美能力、观察力、专注力等形成积极影响,使其多方面能力得到改善,从而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并可以创造美、享受美,更可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其以积极心态应对生活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吴陆茵.关于对高校美术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20(7):155-156.
[2]夏丽娜.艺术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美术鉴赏教学与改革探索[J].戏剧之家,2020(10):152.
[3]杨烨,夏小曹,魏震,等.相关分析法研究大学生艺术团对培养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作用[J].艺术评鉴,2020(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