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探析

2021-09-13 03:43徐新宇应志康马焕焕谢家训王玉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赤芍桃仁瘀血

徐新宇 应志康 马焕焕 谢家训 王玉凤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阐述了50多种瘀血病证的治疗,丰富了瘀血学说的理论体系。王氏强调气血关系,并与临证实践相结合,创制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及少腹逐瘀汤等有效方剂,因临床实用价值高,而且广泛应用,被后世总概为“五逐瘀汤”。有关于王氏气血理论及用药规律的研究颇多,对其学术思想的挖掘也较为深入,但对“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及药物消瘀内涵的论述较少,故笔者从用药频次统计着手,逐步深入,细致挖掘,对王氏“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及制方思路进行探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医林改错》中所收录的33首方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王氏“五逐瘀汤”。

1.2 方法 将33首方剂及“五逐瘀汤”所包含的药物名称输入Excel表格,由2人配合进行信息录入,完成后由2人参照原文相互校对。对药物的使用频次进行量化总结,探究其用药规律。对33首方剂的用药频次进行统计,部分方剂的化裁部分不纳入其中,如通经逐瘀汤后列“大便干燥加大黄二钱……”,则频次统计中不计入“大黄”等药物,另外频次≤2次的药物不计入。对“五逐瘀汤”的用药频次进行统计时,频次≤1次的药物不计入。确立“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后,对“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之间的配伍频次进行统计,频次≤1次的药物不计入。

2 结果

2.1 33首方剂用药频次统计 33首方剂中,用药频次前3位的依次是桃仁(14次),红花(13次),赤芍、当归、黄芪、甘草(均为11次)。用药频次前8位的药物见表1。

表1 33首方剂用药频次

2.2 “五逐瘀汤”用药频次统计 “五逐瘀汤”中用川芎最多,各方皆有;其次是桃仁、红花、赤芍及当归,皆用4次。用药频次前4位的药物见表2。

表2 “五逐瘀汤”用药频次

2.3 “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配伍频次统计 “五逐瘀汤”常用对药有桃仁-红花、桃仁-赤芍、川芎-桃仁,常用角药为桃仁-红花-川芎等,配伍频次均为4次。常用对药和角药配伍频次见表3。

表3 “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物配伍频次

3 讨论

3.1 核心活血药配伍特点讨论 吴建沙[1]对《医林改错》中的33首方剂进行药物频次统计,发现王氏组方的基本药物多为 “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活血药物中的对药及角药的配伍,但对于“五逐瘀汤”的用药频次鲜有论述。从表2可见,五灵脂及甘草用3次,使用频次较高,甘草可益气补中,亦作调和诸药用,不专于活血,故不视为核心活血药。笔者基于对33首方剂的分析认为,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中两种或多种药物组合,构成了王氏活血化瘀药的核心,但从“五逐瘀汤”来看,五灵脂因其甘温之性,在温化瘀血及制约寒凉等方面皆有作用,因此单论“五逐瘀汤”的核心活血药物,应为“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

进一步分析发现,“川芎-当归-赤芍-五灵脂-桃仁-红花”之间相互配伍,每一频次之中基本上都包含了各个药物(除五灵脂<4次外)。这也从侧面证明,如果单纯从药物的功效、药物之间的简单配伍去解释王清任“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的作用,显然已不合适,因此本文从气血关系、药物寒温及质地几个方面分析核心药的配伍。

3.1.1 重视气血关系,喜用川芎行气活血 王清任论治血瘀证重视气血关系,其认识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邪伤之则血气不正,血气不正,故变化而百病乃生。”虽然《黄帝内经》中未明言“血瘀”,但有“衃血”“恶血”“血凝涩”等记载,均表明了血滞为瘀的病理状态。王氏[2]15-17言:“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 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认为瘀血的形成在于气滞与气虚,化瘀尤重补气,故善用黄芪、甘草、党参、白术等补气活血,善用柴胡、香附、枳壳疏肝行气活血等。而从表2可知,在核心活血方药中,川芎为用药频次之最。《中药学》中记载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用治气滞血瘀诸证。”[3]川芎一药兼两用,既辛温入肝经以行气,又可活血消瘀,较其他活血药为优。王氏善用川芎,其立通气散治耳聋,即以川芎配伍柴胡、香附以达行气消瘀之效;以古开骨散治难产,于四两黄芪中加入川芎五钱,即有补中兼行之意。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川芎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及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凝、细胞保护及改善心功能等作用[4]。川芎-当归药对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信号通路等相关[5]。 川芎-赤芍药对在改善心肌缺血、脑组织及神经功能、内皮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且较单药更优[6]。另有自制桃仁川芎汤治疗脑出血后遗症者,方中以川芎、桃仁相配为君药,结果提示疗效较常规药物治疗更佳[7]。以上研究结果皆表明川芎及其配伍活血化瘀的高效性。

3.1.2 桃仁红花相配,消表里上下之瘀滞 桃仁味苦性平,质重而趋降,《景岳全书》言其“善治瘀血血闭,血结血燥,通血膈,破血”[8],适于祛除下焦之瘀,且性偏入里,长于破脏腑瘀血;红花味辛性温,质轻长浮,《本草纲目》言其“活血,润燥”[9]120,能走外达上、通达经络,善祛在经、在上之瘀血。桃仁长于破血,质重而攻坚,定位在里、在下,红花善浮善行,通利血脉,定位在表、在上,故桃仁、红花相配,表里兼顾,上下皆至,诸瘀能除。由表2可知,五逐瘀汤中除少腹逐瘀汤未用桃仁、红花外,其余四方皆桃红相配,《医林改错》全书所载的33首方剂中有二药相配者高达12首。除此之外,王氏用助阳止痒汤、足卫和荣汤治疗小儿痘疹,即配伍桃红少量以助消瘀;更立黄芪桃红汤治疗产后抽风,方用黄芪、桃仁、红花3味,收效迅捷。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桃仁-红花药对的活血化瘀机制与抗炎、抗凝血、改善血流动力学、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等密切相关,并可能借助于代谢、免疫等128种通路发挥作用[10]。更有网络药理学研究挖掘了桃仁-红花药对在治疗股骨头坏死[11]、缺血性心脏病[12]、心绞痛[13]、冠心病[14]及葡萄胎[15]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扩大了药对的运用范畴。

3.1.3 重视寒温并用,防止寒凝血热灼血 仲景制方喜寒温并用,以发挥调和寒热、去性取用、双向调节等作用。王氏[2]26亦言:“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活血化瘀药本当专注消瘀,兼寒者配以温药,兼热者配以凉药,兼毒邪者加以解毒药物等[16],但对于核心活血药而言,赤芍苦、微寒,虽凉血之时兼能活血而不致瘀结,总因其寒凉,需防久用损伤阳气,故当配以温药,一者制约,二者调和。川芎、红花皆为辛温,当归苦辛温,五灵脂苦甘温,故能与赤芍相互制约,再加性平之桃仁,功在消瘀,使得不热不寒,专注消除瘀血。或言温热亦能烧灼阴血,为何温药用量大于凉药。大抵因气为阳,血为阴,气能行血,温则气血动,冷则气血滞,故寒温并用而偏温,以使血行而瘀消。《医林改错》的33首方剂中用赤芍11次,而用赤芍者必兼用温性之品,如会厌逐瘀汤和解毒活血汤中赤芍配以桃仁、红花,甚至黄芪赤风汤中赤芍配以黄芪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赤芍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活性。赤芍-川芎药对除活血化瘀外,更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治疗脑梗死等;而赤芍-当归药对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脑中风偏瘫、脑梗死及心脏病的治疗中运用广泛[17]。对于五灵脂,相关研究认为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炎等作用,可治疗多种血瘀证[18]。不过五灵脂与其他化瘀药的配伍报道较少见,可作为今后扩展研究的方向。

3.2 “五逐瘀汤”组方特点讨论 通过对核心活血药的提炼及分析,笔者认为王氏选择活血药主要考虑气血关系、药物质地、功效及寒热属性等多方面因素。以小见大,“五逐瘀汤”的配伍亦是遵循了气血关系等方面的规律,尤以调气为要。但诸药皆从胃入,何以有各消血府、膈下、少腹、头面及四肢等不同处瘀血的功效?进一步分析“五逐瘀汤”组成药物之功效,笔者认为除了调气药及活血药的运用外,王氏每于逐瘀汤中配入功效不同之引经药,作药引之用,引导活血药至瘀滞处,因此“五逐瘀汤”制方思路的核心在于“调气+活血+引经”。

王氏立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瘀证,此证由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而成,故以行气活血为要。方中活血药,包括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调气即行气,方中用柴胡、枳壳理气以活血,更有川芎行气活血兼顾,三药共成调气之用。肺居胸中,宣发、肃降而能畅达胸部气机,故胸中气机以上下运行畅通为顺,若为瘀血阻滞,则气机运行受阻。方中桔梗与枳壳,一升一降,作用在上焦,可宽胸理气,带动活血药之药力上下运行,从而化血府之瘀滞,即发挥引经之用,是血府逐瘀汤区别于其他汤剂的要点。

通窍活血汤主治瘀阻头面诸证,此证诸瘀在表,如耳、鼻、眼、牙齿及皮肤等,尚未伤及内里阴血,故不用补血之当归,而用赤芍、川芎,桃仁及红花活血。此方调气亦在行气,除川芎行气外,余调气药与引经药一致。如生姜与大枣共用以调和营卫,能行表里之气机,配以葱白解表,重心在表,目的在于引活血药至肌表。黄酒辛温,性趋于上,功在升发,可使药力上行至头面。《本草纲目》认为麝香“通诸窍,开经络”[9]237,一方面助桃红等消瘀,一方面引药达于九窍,通其经络、祛其瘀邪。诸药共用,重心在表,瘀则能除。

少腹逐瘀汤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证,更能种子、安胎,具有诸多妙用。此方活血药用五灵脂、赤芍、川芎、当归,因病位在下,故不用质轻之红花,因桃仁有小毒,于求子不宜,故不用。此证的形成责之寒邪客于脉外而滞血成瘀,故此方重在清除寒邪之气,邪去则血安,以干姜、肉桂、小茴香温散寒气,且五灵脂、川芎、当归可助其温,而赤芍寒凉,能制约温药,防止温散太过。因少腹为肝经所主,故引经药重在引药入肝,方中小茴香、肉桂等入肝经,既引活血药消少腹瘀血,又可引干姜之温,共除肝经之寒凝。

膈下逐瘀汤主治膈下瘀血证。膈下亦与肝经关系密切,肝居于膈下,肝经更可上贯横膈,故膈下瘀血亦为肝经之瘀血。此方六味核心活血药皆用,更加元胡、牡丹皮,化瘀力强。其调气者重在调肝气,肝与膈相近,故调肝气的同时也发挥引经作用。乌药、香附疏肝理气,引活血药入肝经横膈处,枳壳则助调一身气机。诸药协同,肝气得疏,膈下瘀血得化。

身痛逐瘀汤主治瘀血痹阻经络证,如肩臂腰腿痛、周身疼痛等。此证为风寒湿阻滞经络而成,本有寒邪,故当重温,因此活血药中不用赤芍之寒凉。调气亦在行气,香附、川芎主要发挥行气以助血行之功。此方引经药为牛膝、地龙,可引活血药下达腰、腿部。《神农本草经》认为秦艽可治“寒湿风痹,肢节痛”[19],《本草品汇精要》认为羌活“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20],二者既可消除瘀血之病因,又能引活血药达于上部肢节。如此,四肢周身皆有药力到达,故病得治。

4 结语

现代关于活血化瘀法的研究较为广泛且深入,从古籍、数据及临床等方面进行挖掘,使得中医瘀血理论得到很大拓展。王清任是瘀血理论之集大成者,用药灵活,有所创见。既往对王氏“五逐瘀汤”核心活血药的提炼中,并未包含五灵脂,笔者基于五灵脂运用的高频性,从气血关系、药物质地、寒温属性等方面出发,将之与川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一并论之,最终将王氏核心活血药的运用特色归纳总结为“重视气血关系,喜用川芎行气活血”“桃仁红花相配,消表里上下之瘀滞”“重视寒温并用,防止寒凝血热灼血”三个方面。制方特点方面,“五逐瘀汤”选取具有“调气+活血+引经”功效的药物,重视调理气血,并借助于引经药使活血药力达于各部。王氏“五逐瘀汤”的制方思路及其活血化瘀思想,为活血消瘀方剂的临证创制提供了理法借鉴,值得深入学习。

猜你喜欢
赤芍桃仁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桃仁和酒
药材赤芍的对照药材薄层色谱法的探索性研究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嘴唇干裂用桃仁
嘴唇干裂用桃仁
HPLC法测定延续接骨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新疆赤芍
丹芍康妇丸中赤芍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