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视域下的南宋《局方》续添方剂考述

2021-09-13 03:42庄文元杨东方陈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方剂病机绍兴

庄文元 杨东方 陈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气候变迁不仅使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呈现出“冷变暖兴”的变化规律,而且对攸关人类生存的医学也造成了深远影响[1]。约公元1000年至1200年,是我国气候的一个寒冷期[2]。这次寒冷气候对医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当时医学学术流派的影响,还体现在当时的国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的选方和用药上。本文通过考察南宋续添方剂与气候变化的联动性,探索气候变动对《局方》南宋续添方的影响。

1 《局方》续添特点简述

《局方》初名《熙宁太医局方》,成书于元丰八年(1085年)[3]264,是由政府主持编纂、全国推行的药典,是官医局修合熟药使用的指导方书。成书以后经过数次续添和更名,最终形成了现在为人所熟知的《局方》。

1.1 《局方》方剂特点 作为国家药典,其方剂既具有普遍适用性,有利于实现售卖和盈利,又受到了当时流行医学理论的影响。

1.1.1 普遍适用性 熟药所依据《局方》制作熟药,平时用以售卖,需要时也供给政府支出。虽然盈利只是制作熟药的目的之一,但熟药的商品特性决定了《局方》所选方剂必须具有较强的普遍适用性,才能够实现其商品价值——销售并盈利。太医局熟药所于熙宁九年六月开局,初时规模并不大,盈利也有限,至十年六月收息钱二万五千余缗,计倍息[4]。徽宗时期官药局售卖所不断扩充,到北宋末年,官药局岁得息钱四十万缗[5]。从盈利情况来看,熟药的销售量相当可观,这证明了民间对熟药的需求量很大,也证明了《局方》所选方剂具有普遍适用性。

1.1.2 时代医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意识到自然生态对人体体质和疾病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医家的认识范围逐渐从自然生态对疾病的影响扩大到气候变化的影响[6],在宋金元时期具体表现为五运六气学说的兴盛[7]。《局方》编纂之初,五运六气已是显学。运气学说不仅受到皇帝、士大夫的推崇,还被列为官方医学的必修科目之一,两宋医家如许叔微、陈无择等均对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进行过详细阐述[8]。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局方》的产生和续添都离不开对运气学说以及气候与疾病关系的关注。

以上两点表明,在理论上,《局方》的产生和续添离不开重视五运六气学说、重视气候对疾病影响的学术背景;在实际应用上,《局方》中的方剂也必须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当气候变化引起疾病变化时,统治者就以续添方的形式指导制药,以适应疾病的变化。

1.2 《局方》绍兴续添方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特点 《局方》除初选方外,共续添六次,一次发生在北宋大观年间(1107年至1110年),其余五次均发生在南宋。宋室南迁后,医药卫生机构得到了长足发展,御药院、太平惠民局、惠民和剂局、惠民局、施药局等机构在体恤民众、诊治疾病、规范行规、炮炙药物、施舍军民诸方面建树非凡[9]。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成药药典的《局方》也进一步发展。南宋五次续添分别发生在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高宗末年至孝宗时期(约1160年至1194年)、嘉定元年(1208年)、宝庆年间(1225年至1227年)、淳祐年间(1241年至1252年)[3]265-277。 其中的两次续添——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的绍兴续添方和嘉定元年(1208年)的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在分类方剂的数量和比例上,与《局方》全书总体情况有显著不同。《局方》历次修撰增添方剂的数量已在《宋代医学方书的形成与传播应用研究》一书中统计过,本文提取其中绍兴续添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与 《局方》全书合计的数据[3]304,并计算两次续添的占比情况。见表1。

1.2.1 绍兴续添方特点 据表1数据显示,此次共续添72个方剂,续添方剂有两个特点:(1)续添类目非常集中,“治诸风附脚气”“治伤寒附中暑”“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三类共续添方剂46个,占此次续添总数的约三分之二,明显高于这三类方剂在《局方》全书中的比例,是此次续添的重点。(2)除三个重点续添的类目外,其他类目续添数目均极少,仅“治积热”“治杂病”两部分续添比例较本类方剂占《局方》全书比例略高。

表1 方剂数目及比例一览表Tab.1 List of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prescriptions

1.2.2 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及特点 据表1数据显示,此次共续添174个方剂,续添方剂有三个特点:(1)特别重视补虚,以“治诸虚附骨蒸”“治痼冷”“治妇人诸疾附产图”三类为代表,不仅续添比例高,还尤其重视以本虚而非外邪致虚为病机的疾病。(2)重视五官疾病及痰饮疾病,“治眼目疾”“治咽喉齿”续添比例明显较高,“治痰饮附咳嗽”“治积热”续添比例也较高。(3)“治小儿诸疾”“诸汤”续添比例明显较低,但续添的小儿诸方病因较为集中,大部分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有关。

2 两宋气候变动简述

气候变迁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然也影响了疾病和医学的发展。两宋重视运气理论,虽然其核心在于阐释天文、地理、气象、节气等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但此说显属隔山观景,后世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6]。在历史气象记录较为丰富的今天,利用古书中的物候学资料判断古代的温度、湿度等重要气候因素[10],并据此判定疾病、医学与气候的关系,具体到本文探讨《局方》与气候的对应关系,当更为客观,也更为可信。

根据气候变化研究专家张德二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辑录的历代气象记录来看,两宋共发生过四次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动,其中两次发生在《局方》的编纂及续添区间内(1085年至1252年)。第一次始于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约持续到孝宗乾道年间(1165年至1173年);第二次始于光宗绍熙年间(1190年至1194年),约持续到宁宗嘉定(1208年至1224年)前期。

2.1 徽宗大观四年到孝宗乾道年间的气候变动 现有研究表明,两宋气候整体较为寒冷,南宋较北宋更甚。北宋末至南宋中期的骤寒气候是气象记录上距当前最近的两次骤寒气候之一,另一次是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11-13]。

此次骤寒气候始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直到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才基本结束,不仅表现为温度骤降,还表现为冬季更大的降雨量及降雪强度,整体来说是寒冷与多湿相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大观四年(1110年)冬福建长乐雨雪数寸,荔枝树皆冻死,政和元年(1111年)京师雨雪十余日,厚八尺余,这都是北宋立国以来所未见的极寒记录。南宋立国之初的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在青城,大雪数尺、人皆冻死。自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杭州到绍兴续添方编纂之前(1150年)的22年中,南宋行在就有9年有大雪、雪、雨雪等记录,有时大雪盈尺。这22年中又以1129年至1137年最为寒冷,9年中有5年出现了寒、雪寒、大寒等记录,其中绍兴二年(1132年)冬还出现了太湖结冰的极寒气候。这一时期,冬日雨雪连绵几乎是常态,冬季细民饥寒交迫亦数见[14]429-456。

2.2 光宗绍熙年间到宁宗嘉定前期的气候变动 在光宗绍熙年以前,气候已经略有转暖。光宗绍熙年间到宁宗嘉定前期气候虽仍然寒冷,但已不能与绍兴年间相提并论,相比较而言,干旱是这一时期更为显著的特点。

长时间、大范围的干旱约开始于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结束于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持续约20年,带来的是粮食歉收、饥民遍地,细民生活日艰,甚至盗贼蜂起。

气候干旱的同时还出现了较为集中的沙尘天气。如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和嘉泰元年(1201年)两年间,共出现8次明确记载为“雨土”“天雨尘土”的严重沙尘天气,这还不包含“昼蒙”“风霾”等与浮尘相关的气象记录[14]465-476。

3 绍兴续添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受气候变动影响

在六次续添中,绍兴续添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表现出与《局方》全书总体明显不同的续添比例,其续添时间与南宋的两次气候变动相吻合,而续添方的病因、病机、主治与两次气候变动的特点也呈现出高度一致性。

3.1 绍兴续添方与徽宗大观四年到孝宗乾道年间的气候变动 绍兴续添方续添时间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彼时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极寒极湿气候已持续约40年之久,续添方剂表现出与寒湿气候直接相关的特点,在病因病机及主治方向上均表现出对寒湿疾病极强的针对性。

3.1.1 集中续添的三类方剂均针对寒湿病因为主的疾病 绍兴续添方重点续添了“治诸风附脚气”“治伤寒附中暑”“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三个类目的46个方剂,绝大部分治疗的是寒湿病因导致的风、寒、气证,具有非常典型的气候特征。

“治诸风附脚气”卷,此次共续添13个方剂,其中加减三五七散、太阳丹、如圣饼子、通关散、四斤圆5个方剂的证治中明确指出治疗伤寒引起的风证,白龙圆、七圣散、活血应痛圆3个方剂证治中明确指出是治疗风湿引起的风证,仅乌荆芥圆、没药降圣丹、乳香没药圆、四生散、铁弹圆5个方剂是治疗风中经络、卒中、脏腑风毒等“诸风”。续添方剂所用药物亦多为温热香燥之药,13个方剂中有10个用到了附子、乌头等大辛大热之药,仅有3个方剂用到了龙脑、麝香等凉开药物,也均以乌、附等大辛大热药物配伍,其余如牛黄、犀牛角等常用的凉开药物均未使用。

“治伤寒附中暑”卷,其方剂主治的本就是寒湿证,在气候寒湿时多选用该类方剂也是情理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共续添11个方剂,其中包括桂苓圆、消暑圆2个治疗中暑的方剂,其组成却与常见中暑方剂不同,桂苓圆组成为肉桂、茯苓,消暑圆组成为半夏、炙甘草、茯苓,其中无一味治疗中暑的专用药,反有半夏、肉桂等辛热药物,可见寒冷气候对暑证的治疗也产生了影响。

“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卷,此次共续添22个方剂,其中以寒邪、虚冷、积冷、阳虚气逆为主要病因的就有如圣饼子、四柱散、俞山人降气汤、撞气阿魏丸、丁沉煎圆、感应圆、小理中圆、大七香圆、小七香圆、木香饼子、草果饮、温中良姜圆、煨姜圆共13个方剂,占此卷新增方剂的一半以上,其余方剂以治疗脾胃不和为主,其中治疗症瘕积聚的方剂仅红圆子一个。

3.1.2 “治积热”“治杂病”的方剂也以寒湿病为主“治积热”“治杂病”两类是此次续添中为数不多的比例略高的类目。“治积热”新增的3个方剂,除甘露饮是以清热补虚为主治外,其余桂苓圆、消暑圆两方均是治疗中暑的方剂,前面已经提到,其用药较为辛热。“治杂病”新增的3个方剂,常山饮治疗外感邪气、内伤生冷;对金饮子益气固阳,治四时伤寒,后被归于“治伤寒附中暑”卷;清心莲子饮清心补虚,后被归为“治痼冷”类。也就是说,“治积热”“治杂病”两部分的续添方剂还是以治疗外感伤寒、内伤生冷为主。

总的来说,绍兴续添方是以寒湿病为主,用药与《局方》全书总体相比也更偏于温燥,这与同时期极寒极湿气候的契合度很高。

3.2 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与光宗绍熙年间到宁宗嘉定前期的气候变动 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续添时间为嘉定元年(1208年),续添方剂在病因病机及主治方向上均表现出与气候问题的关联性,具体表现为与干旱、寒冷、沙尘气候及气候问题引发的灾荒密切相关。

3.2.1 重视与饥荒相关的虚证 虚证种类繁多,此次不仅续添方剂多,病因病机也大多与饥荒有关。《局方》“治诸虚附骨蒸”病机有五脏虚损、营卫虚损、五劳七伤、虚劳等,分布基本均衡,但此次续添方剂在病机上呈现非常明显的偏重。此次共续添20个方剂,包括沉香鹿茸圆、椒附圆、威喜圆、远志圆、小安肾圆、三建丹、伏火二气丹、上丹、羊肉圆、苁蓉大补圆、钟乳白泽圆、三建汤共12个以真气不足、元阳久虚为主症的方剂,另有平补镇心丹、青娥圆、龙齿镇心丹、十四友圆4个以心肾不足或肾气不足为主症的方剂,其余的4个方剂中有2个治疗诸虚百损、1个治疗肝肾虚弱、1个固肾涩精。也就是说,此次续添20个方剂,全部以元阳不足、肾虚、诸虚为病机,无一治疗脾元虚弱,这与《局方》“治诸虚附骨蒸”类整体病机的分布情况差异非常明显。

“治妇人诸疾附产图”共续添34个方剂,除了黑龙丹与前琥珀黑龙丹完全相同外,共续添33个方剂。妇人之经带胎产,无一不与血有关,妇人易伤于血,血伤则虚证多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以血海虚冷、禀受虚弱、冲任虚损、内虚、血虚、虚羸等虚证为主治,续添了皱血圆、暖宫圆、益阴散、人参养血圆、牡丹散、红花当归散、当归芍药散、调中汤、人参当归散、熟干地黄汤、阿胶枳实圆、增损四物汤、成炼钟乳散、猪蹄汤共14个方剂,这些方剂不仅都以虚性病机为主,且本虚之外,多无明显外界诱因,仅调中汤与益阴散两方以风寒邪气为诱因、牡丹散一方以劳倦为诱因。可见此次续添的治疗妇人虚证的方剂,病机多为本虚,而少有诱因,这与《局方》全书中妇人虚证方剂大多有劳伤、风寒邪气等外界诱因有所不同。

“治痼冷”续添6个方剂,全部为补虚方剂,其中金锁正元丹、巴戟圆、十补圆、正元散4方主治真气不足引起的各种疾病,秘传玉锁丹、茯菟圆治疗心肾不足。痼冷确以虚证多见,但此次续添方剂全部为真气不足或心肾不足之病机,在《局方》历次编纂中是绝无仅有的。

宁宗时续添局方重视补虚,与饥荒持续日久,人民饮食不足、精血耗尽有极大的关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饮食不能充实精血,造成内伤久虚,因此“治诸虚附骨蒸”以补元阳、补肾为重,“治妇人诸疾”以益血海为主,“治痼冷”均为补虚,这可视为气候问题在疾病和用药上的体现。

3.2.2 重视五官及痰饮疾病 眼目疾、咽喉齿病及痰饮病是《局方》全书中方剂较少的科目,此次续添数目及占比均十分可观。

眼目疾病与沙尘天气密切相关。风粟与今之沙眼症状相类,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中有蝉花无比散、明目地黄丸2个方剂用以治疗睑生风粟,而此前仅元丰大观方中密蒙花散一方有相同功效,此后《局方》续添更无相同功效的方剂。

干旱、寒冷的气候易导致上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肺气不利、咳嗽、痰饮。此次续添特别强调肺气不利导致的咳嗽、喘满、痰饮,有人参润肺丸、定喘瑞应丹、人参定喘汤、细辛五味子汤、半夏圆5方专门强调肺气不利为病机,占《局方》全书痰饮病相同病机方剂的一半。这与现在冬半年易发上呼吸道疾病的情况类似[15],也与当时的气候相符。

咽喉齿、积热疾病之病因虽与气候变动有关,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性,气候因素与非气候因素对应的疾病病机并无明显区别,在此不进行过多讨论。

3.2.3 “治小儿诸疾”与“诸汤” 此次“治小儿诸疾”“诸汤”续添比例明显较低,且小儿方剂表现出重视疳积疾病的特点,这与持续长时间的饥荒有关。

饥荒年婴儿出生率及存活率较低,连续的饥荒会造成婴儿群体数量的急剧萎缩,从而导致群体疾病数量和种类的萎缩,因而续添比例较低。但是,此次集中续添了以小儿疳积为病机的方剂,13个方剂中就有五疳消食圆、虾蟆圆、磨积圆、龙胆圆4个方剂治疗小儿疳积,反映了饥荒年间小儿喂养失调、饥饱无度,进而损伤脾胃的典型发病特征。而《局方》全书“治小儿诸疾”的全部93个方剂中,也仅有10个是治疗疳积的,可见此次续添对小儿疳积病机的重视。

“诸汤”的功能主要是日常保健,大部分用以治疗饮食不美、饮食减少的疾病,也有少部分用以治疗精神不爽等表现较为轻微的慢性疾病。饥荒年吃穿尚不充足,那么饮食是否和美、精神是否爽快自然少有人关注,续添数量少也就不足为奇。

总体而言,此次续添诸局经验秘方明显受到干旱、寒冷、沙尘气候的影响,在选方用药中重视因饥荒导致的虚证和小儿疳积,重视因沙尘问题导致的眼目疾病,重视因干旱、寒冷问题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而于保健的汤方上关注较少。

4 结语

《局方》的编纂及续添区间内(1085年至1252年)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气候变动,一次是北宋末到南宋初年的极寒气候,在同时期的绍兴续添方中体现为重视因寒湿邪气引起的风寒、脾胃诸病;一次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持续约二十年的干旱、寒冷、沙尘气候,在同时期的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中体现为重视成人虚证及小儿疳积等与饥荒有密切关系的疾病,重视沙尘引起的呼吸道及眼目疾病。气候的变动表现出与同时代《局方》续添方在病因、病机、主治等方面的耦合性。

研究气候变动与《局方》续添方剂的关联,并不仅仅是研究气候变迁与医学的关联,还是探索方剂使用的重要方法。过去数千年的中医发展史上,名方验方数不胜数,方剂的创立和使用大部分与当时、当地的气候密切相关。对于今人来说,在大量气象记录和气候变迁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气候与疾病、气候与医学的关系,对于古方今用、古方善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方剂病机绍兴
绍兴
张仲景柴胡方方族组方规律研究*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绍兴大闯关
以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初探
何谓中医“七方”
燥邪致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