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宁
摘要:以百万扩招下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文化素质能力综合测试和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传统文化素质提升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在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应用,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期培养素质优良的学生,为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
关键词:百万扩招;文化素质;提升;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76-02
0 引言
扩招百万是国家在新形势下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专项工作方案予以推进,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为高质量落实百万扩招政策,一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马树超等[1]学者研究了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高永新等[2]学者研究了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自身的改变;王清云、刘晓等学者研究了百万扩招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招生问题。以上学者均对百万扩招背景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但是针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缺失,为此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提升研究,以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 传统文化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聪明的民族,创造了独特而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源远流长,并不断丰富肯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创建起来的,是保留在民间的优秀习惯等稳定的形态。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往往取决于其内涵的本质属性、形式的完整统一、历史的传承与积淀。中华优秀文化重要,但是保护和传承更加重要,历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的学习和培养,实现优秀文化底蕴沉积,提升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为学生长远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不断再造其理想人格,拓宽个人文化视野,提高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对于提升高职大学生道德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2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在当今大学生中日渐微。高职百万扩招中的几类人群来源于社会,他们很多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弘扬方面也尽如人意,传统美德的缺失比较明显:如上课时间接听手机或睡觉,追求利益而轻视理想,追逐功利而不见奉献的文明意识缺失;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求职信息弄虚作假的诚信意识缺失;只重视个人利益实习期旷工、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国家大事充耳不闻的责任意识缺失;生活中穿名牌和奢侈品,有的甚至读书期间开豪车,在同学中比消费水平的朴素谦卑意识缺失;随性而为、情绪失控、校园暴力、校园自杀,学习和生活中忍耐力和承受力的缺失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改变人们明文意识、纠正不良行为的最佳时期就是在校生的教育,也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客观来说,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重点大学学生而言,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差别,学校在课程设置时更多也是侧重于技术和应用层面,认为学点技术后能够快速就业于社会就好了。相反,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的根源正是在于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缺失,浮躁了心态、道德情操的缺失、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扭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唯利是图、得过且过的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当代高职教育也难受其免,重技能轻人文思想日渐突出,重应用轻基础观念比比皆是,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淡漠,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人文专业发展缓慢或者缺失,在此情况下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提升,及时加强和弥补学生人文知识学习,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3 课题研究价值
扩招方案中提出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人、新型职业农业等群体”单独列计划进行招生,使得高职教育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引起了学习取向的共向,即重视技能、技术的学习,而忽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而很多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素质教育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普遍提倡和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较为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没有过多地向学生灌输与传授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最终造成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意志力低下,难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提升。而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就要是为了提高社会人口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水平,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亟需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
4 课题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响应扩招百万政策下,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和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学生群体,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中的缺失原因,发掘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探索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途径,找到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并加以实践应用,以此丰富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综合提高现代高职学生能力素质。
5 课题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研究形成一套提升高职百万扩招下学生传统文化提升的对策措施和理论体系,并对成果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测评,发现不足并不断得以完善,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实现高质量高职教育。
(2)研究思路。以高职百万扩招下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和塑造品格的作用,提出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有效方法与路径,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塑造其健全人格,实现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提高社会人口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水平的目的,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3)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包括研究背景、问题发掘、原因分析、教育方式和途径、对策措施、评估应用等六部分。主要包括:梳理现有条件下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取得的成绩和已有的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方式,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培养方式以及学生个人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分析探究高职百万扩招下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缺失的原因,从学生本人和社会外部两方面入手,构成完整而全面的原因分析;提出从意识形态上、从课程融合上、从校园文化上、从社会资源整合上,研究提升高职百万扩招下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的方式、方法;分别以“线上”和“线下”为主线,提出不同方式下高职百万扩招下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途径;探寻传统文化学习—影响—态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必然联系;研究评估指标和体系,构建高职院校学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素质评估模型,对部分学生进行实际应用。
(4)创新之处。将系统理论应用于高职教育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建立基于文化意识—态度—行为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提升对策措施;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引入动态基准考量法,分析评价高职学生文化素质能力。
(5)研究方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基于传统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再加之高职百万扩招下学生类别的复杂性、群体性及优劣性等一系列明显特征。因此,高职百万扩招下学生的传统文化提升对策研究方法应有别于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炼出3种主要研究方法,即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动态基准考量法。具体为:实地调查法,对百万扩招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研,采用询问、网络调研获取资料,从整体性视角、观察、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比较研究法,对比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之间有联系的事物,发现提升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前后之间的异同、优劣及互相影响痕迹,从而以更广阔的视野解决问题;动态基准考量法,從发展的视角、基于科学的视基准评价和考察事物,认识、判断、评价优秀中华传统对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明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提升。
6 结论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人格修养,建立文化自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国家提出百万扩招的目的也恰巧如此。该研究仅是对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下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提升途径的探讨,今后将继续关注和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素质培养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积累,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文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88-91.
[2]高永新.“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21):21-23.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