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SA测试视角透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理路

2021-09-12 09:08何青青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何青青

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全面、多样、个性、发展等成为其重要特征。上海PISA测试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课程改革中存在“学生的反思与阐释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学业负担与压力过大”“资源优质但不均衡”等问题。文章基于PISA测试理论,从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政府重视等方面分析了上海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提出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理路。

关键词:PISA测试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关注学生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2001年正式实施新课改以来,作为经济排头兵的上海成为新课改示范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PISA测试在推进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PISA测试理论,从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政府重视等方面分析了上海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理路。

一、上海参与PISA测试的背景

(一)PISA测试的缘起与渐盛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教育日益融入社会各领域,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正逐步形成,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各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主题。受时代趋向影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认为素养教育将是各国未来基础教育的关键,培养劳动者素养是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因此,1997年OECD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界定并构建了核心素养体系。素养是人们后天学习所形成知识、能力及态度的综合形态,是个体为了健康生活、事业成功、融入社会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为了测评成员国(地区)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OECD推出基于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测评项目,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自2000年始,OECD每三年一次针对各国15岁中学生的阅读素养、计算素养和科学素养进行测验评估,并对参与测试的学生、学生所在学校的校长等进行问卷调查,以检测各国义务教育末期的学生(即未来公民)的学业成绩和素养水平,揭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及素养水平的深层因素,在此基础上为各国教育政策调整与改进提供建议。为了高质高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未来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及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各国纷纷参与PISA测试。PISA测试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性测评项目。

(二)上海参与PISA测试及结果

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示范区。1988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在课程改革路上不断摸索、总结、创新。从1988年初探到新世纪正式推行新课改以来,上海一直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注重通过国际高水平测试来了解基础教育课改效果。PISA测试具有政策驱动作用,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极强的导向性。通过PISA测试分析、归纳各国基础教育潜在问题,帮助各国改进教育政策,以促进基础教育契合时代发展。上海重视并参加了多次PISA测评,在阅读、数学以及科学素养方面均取得过参测国(地区)第一的成绩。其中,2019年OECD公布了PISA 2018测试结果,在参与测试的79个国家和地区中,“北上苏浙”地区阅读555分、数学591分、科学素养590分,包揽了三项第一。从2009年上海市首次参加PISA测试以来,上海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成绩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脱颖而出,多次居于世界前列,在国内外教育界乃至国内外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

某种程度上,PISA测评可以间接衡量一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有专家认为上海在PISA项目上的优异表现说明其课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OECD报告指出:当地专家认为,上海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是改革成功的证据,学生现在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并接受培训整合他们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也习惯于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开放式的探索。这些变化与中国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有明显的不同。那么,上海PISA测试取得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三)上海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1.“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引领

以往过分注重系统知识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完全符合PISA测评的要求,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早在1988年上海便已经开始探索“人本”取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个体健康成长为价值追求,注重满足学习者需求,培养其终身发展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这与PISA测试的要求基本一致。此次改革并不局限于对原有课程模式的修补,而是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课程管理及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均有革新。上海PISA测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并不单一寻求评估学生对学校课程的掌握程度,而更侧重于评估学生为适应明天的世界而使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2.惯习思维的潜在影响

上海PISA测试取得成功是课程改革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华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可忽视。中华文化自古重视教育的价值,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惯习思维影响下,通过考试进入大学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成为底层人民的愿望与诉求。在普通家庭中,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促使子女养成刻苦学习的优良品质,积极投入学习,掌握系统知识及基本技能,这为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