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清 周丰旭 张飞 何玉安 何亚飞
[摘 要] 近年来,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因此急需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离散型智能工厂一般分为四个层级,不同的层级,需要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同时也需要掌握智能制造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工程师。作为具有典型新工科特征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有别于传统的制造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同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置上有新的突破,需要全方位校企协同育人,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关 键 词]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工科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108-02
一、引言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我国的制造强国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同时提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培养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智能制造工厂的基本架构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工厂是通过运用大数据、虚拟仿真、智能传感、智能物流、机器人、网络通信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智能排产、智能生产协同、设备智能互联、资源智能管控、质量智能控制、支持智能决策等功能的贯穿产品原料采购、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系统。
智能工厂分为四个层级:智能设备层、现场控制层、车间管控层和企业管理层。各层级的具体内容如下:
(1)智能设备层:通常包括智能加工设备、智能物流设备、智能检测设备、智能感知与监测装置;
(2)现场控制层: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并对设备进行控制;
(3)车间管控层:全面管控车间的实时生产状态,并进行指挥调度;
(4)企业管理层:实现企业资源和产品数据的全面管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决策支持。
三、智能制造工厂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
智能制造工厂的生产模式与传统工厂生产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离散型智能制造工厂的工程师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型:
(1)智能制造工程师:在工厂建设阶段,负责智能制造工厂的规划与构建;在运行阶段,利用数字化工具持续改善制造过程管控、生产工艺优化,把握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动态,持续提升公司智能化水平;
(2)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负责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装与运维、所有管理软件与工业软件的运维;
(3)网络工程师:在建设期间,负责工厂整体网络架构规划;在运行期间,负责数据中心所有设施的管理,负责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维护及信息安全;
(4)数字化设计与工艺工程师:会熟练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模拟仿真分析)、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等工具开展工作;
(5)智能设备操作编程工程师:主要负责对自动化设备、智能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设备进行操作编程;
(6)智能设备维护工程师:制定智能设备的维护方案,负责设备点检管理、检修管理、故障处理、物料管理等,利用专用诊断工具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更高要求的是利用智能方法对设备做出故障预测;
(7)智能物流工程师:负责管理智能仓储系统及工厂供应链管理,根据精益原则制定物流规划,在保证客户要货和生产稳定的同时,兼顾低库存、高效率、设备能力以及场地布局、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平衡;
(8)数据分析工程师: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负责分布式数据采集、挖掘、清洗、分析、計算等工作,基于业务需求进行特征处理及开发,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支持服务。
四、高校培养智能制造工厂人才的现状
智能制造工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现有在岗的智能制造人才,都是从传统专业的人才提升而来,大多是通过培训或工作实践学习智能制造知识和技术,也有一些大学培养了少数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生。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高校开始设立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首次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有四所,分别是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汕头大学。三年来,已有多所高校开设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
五、智能制造工厂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
从上面阐述的情况可以看出,要等到2022年全国才有第一届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目前智能制造工厂所需的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一是需要大力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由于智能制造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技术,无法简单地在课堂上或常规实验室里完成培训,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和技能,所以需要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智能制造工厂示范培训基地,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培训教师队伍,为企业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具有实际工程技术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二是在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上,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招收机械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物流管理类等专业的毕业生,开展工程硕士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智能制造的新需求,全面修订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以智能制造为应用背景,设立研究生学位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