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卢艳
[摘 要] 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时期,显性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新特点,隐性教育方法的创新与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与时俱进的思想,紧跟时代潮流,贴合学生特点,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探索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将与时俱进的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充分采用各专业学科的专业课程思政等有效方法,创新思政教育工作。
[关 键 词]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隐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008-02
一、引言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就已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综观近些年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对现代学生适应性越来越小,这正影响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大胆探索新的教育形式,将与时俱进的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适应现代高校的学生,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寓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之中,与显性教育共同起到教育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综合素质。
現在很多教育者[1-3]都比较关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倡将显性和隐性方法融合,提高教育效果。所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借助一定的校园文化、学校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方法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寓于恰当的载体之中,激发受教育者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及管理建设,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参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学校需要及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规范[4]。隐性教育形式的提出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且该途径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领导依旧重视传统教育方法,对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的重视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中,一直比较重视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严重忽略了隐性教育的作用。处于学校决策系统中核心地位的高校领导对隐性教育认识不足,也必然直接影响高校对思政隐性教育的认识、开发与利用。随着隐性教育的重要性的显现,即使有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转变,努力尝试去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政策条件或知识储备等因素的限制,也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现在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单方向的输入性教育占用了大多课堂时间,而潜移默化能引发学生共鸣的隐性教育时间则被忽略,教学效果不佳。近年来,虽然隐性教育理论得到部分认同,但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认识和研究。当前单纯的显性教育方法没有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若领导层对隐性教育的方式充分重视,积极发挥各类学习活动的教育作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充分融合、相得益彰,必将使教育作用持久且深刻。
(二)网络信息的消极冲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台和方便,给当今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得到了丰富,扩大了教育影响力,而且比较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如主题网站、微博、论坛、QQ、微文等,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植入学生的心灵。但是网络时代多元信息的冲击作用,必会影响正面教育的作用,所有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会冲击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其中校园网站的建设,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资源,却不尽完美,缺少吸引力,学生的浏览量甚少,所以起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甚微。不止学校网站,其他能融合隐性教育的形式和平台,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发挥的作用甚微,所以急需开发和利用网络隐性思政教育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教育的效果。
(三)专业学科和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作用发挥严重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从高校教学意义上讲,显性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思政课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好,要挖掘其他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辅助思政课堂,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是多数高校中,专业学科和教师并没有完全重视专业课程的思政作用,有的教师仍没有加入对课堂思政的思考,有的教师只是形式上的添加,像讲解公示一样,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现在对课堂思政的要求必是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基础之上开展的,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与专业相关联的思政元素,合理提升课程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适当拓展课程深度,这些都提升了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目前情况看,该方面仍有很大空间需要教育者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