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021-09-12 08:51朱晓闻孔沛球朱剑吕文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8期
关键词:生涯就业指导研究生

朱晓闻 孔沛球 朱剑 吕文刚

[摘           要]  “互联网+”是互联网在新阶段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发展,逐渐出现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不仅给我国的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激烈,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如何应用新形势下的“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解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培养优秀研究生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所关注的焦点。以此问题进行初步讨论,首先分析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现状,接着阐述“互联网+”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利用当今“互联网+”优势,对我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工作提出了四点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    键   词]  “互联网+”;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103-03

“互联网+”是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大幅度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换句话说,世界因现代互联网技术而更为精彩,生活因现代互联网技术而更加丰富。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当今时代和以往有很大不同。我们已置身互联网的时代,每天都在跟互联网打交道,互联网的引入使人类进入一个三维世界交错的结合里,是主观、客观和虚拟世界的交集。这个现实情况阐述了一个道理,就是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互联网+”的广泛实施,使我们每个人都面临许多的挑战,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均离不开“互联网+”参与的三维世界,这是时代的属性也是时代的需求。因此,在此背景下,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急切需要新的方向、创造新的内容。

一、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生涯规划研究

生涯是组成生活事件的一个历程,它将人一生中的各类职业与生活角色进行统合,其具有连续性、综合性、方向性以及独特性。所谓生涯规划,指个体在整个生涯发展进程中,对自身各类特质与职业氛围,及教育环境信息资料展开生涯探索,充分掌握环境信息资料,以此逐步发展自身的生涯认同,且明确生涯发展方向;在对多元化生涯契机进行选择时,应对所有生涯信息资料与机会展开生涯分析与评估,从而选择与决定最正确的生涯;根据自身所喜、所爱选择生涯,担任起生涯人物,进而真正适应生涯,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在具体生涯规划进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

1.特质因素理论,又称人-职匹配理论。帕森斯的理论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最后选择一种与个人特长相匹配的职业。

2.个性职业匹配理论。此理论是知名教授霍兰德先生将心理学价值观作为入手点,结合大量职业咨询指导的实际案例所提出的。其把职业划分为“工作环境”的一种类型。通过对劳动人员心理素养及就业倾向的了解,把劳动人员分解成六种基础类型,只要某一类型劳动者选取对应类型职业时,就达到匹配,这种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并被人们认为是最有效、最正确的理论与方法。

3.职业生涯理论。职业生涯里程碑大师舒伯认为生涯就是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发展方向与演进历程,其将人类一生的职业与生活角色进行归纳,从而呈现出人类固有的发展形态;此外,生涯同样是人生从工作到退休整个阶段的全部有酬与无酬职位的汇总,既包含职位还囊括和工作相关的各类角色。舒伯通过对个人发展空间与生活广度的掌握,绘制了一幅“生涯彩虹图”,这一作品描绘出生涯发展时期和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多种角色产生的情况。

关于我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的后期,在开始阶段,相关学者根据访问和调查间接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思想与理论,并且翻译了诸多国外著作。在1973年出版的《外国教育丛书》撰写了中学职业教育内容,并将此作为依据开始进一步研究职业生涯。伴随着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就业模式的改变,高校研究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变成高等院校就业指导教师与有关学者探究思考的关键点。

(二)我国研究生就业指导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可概括为:(1)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新时期的重要性认识仍有待提高;(2)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3)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仍有待更新。

我国教育部门曾经下发多次重要通知,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将就业指导设置成必修课,与此同时,在学校评估等相关工作中,学生就业率也变成评价高等院校的关键指标之一。各大院校为了有效提升自身的就业率,应当重视就业指导理论课程与活动,明确二者对学校就业率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开展进程中,依旧存有部分问题和困难值得学校教职工进行思考。大部分大学设置就业指導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就业率,并非是为学生及研究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与帮助。在实际教育进程中,只重视择业忽视敬业,在教学中误导大学生掩藏自身存有的问题和不足,轻视内在素养与品德的提高。基于此,一些学者提出,中国高等院校应建立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职业指导体系。

猜你喜欢
生涯就业指导研究生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