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道而行 走好阅读课程实践之路

2021-09-12 12:18冯淑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9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冯淑娟

在全民阅读大背景下,根据学校培养“儒雅善学、励志尚美、思辨合作”的育人目标,我们开发阅读课程。课程从阅读和写作角度,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在阅读中收获写作方法。以此涵养独特情怀,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形成较丰富的积累”,让阅读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

一、课程研究背景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认为,阅读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建构意义、了解有效的阅读策略并反思所读的内容,从而形成语文能力。新高考背景下,加强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各学科试卷的阅读量增大,数学、理综更是如此。阅读需要广度与深度相结合,需要读写一体。基于以上背景,语文阅读教学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系统地、研究性地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发散思维,还要注重学生的母语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程建设,围绕学校提出的“全人教育”思想,让阅读为学生铺展广阔的智力背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通过阅读课程的建设,让课外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总目标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课程是支撑语文素养教育的基础,结合语文课程总目标,定位“素养”和“人文”两个关键词确定阅读课程的目标:“以人为本,基于人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满足学生成长与成才需要”建设阅读课程。

(1)总目标

以“全人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引领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鉴赏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厚底蕴、博采众长,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发展个性特长,开发并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古典文化,开发其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吸收古今文化,健全人格,成为一个聪明健康和知书明理的人。

三、阅读课程实施

阅读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社团类课程。三类阅读课程是以阅读为基础,以读写为主线,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丰富的阅读写作方式,实现阅读和表达的目标,课程具体实施如下:

1.基础类课程实施

基础类阅读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为学生适当补充时文。在单元主题之下开发文学、文化资源,在工具性基础上进行人文性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在读写体系上对教材进行调整,以适合学生为本,调整遵循四大系统:助读系统、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和写作系统。在单元学习上形成“点”与“线”的结合。

具体操作如下:一是统整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补充其他版本适合学生“学”的内容,把阅读、表达、思维、文化、文学、写作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教学、教材适应学生。二是开发素材, 挖掘阅读和文化因素,将文学、文化因素挖掘、分解和转化成阅读成分,给学生思维“搭桥”,超越理解的“障碍”,适合学生自学。

为了将开发的阅读材料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让阅读课程真正落地,具体的实施途径和办法如下:

(1)制定并推送阅读单

在语文课程表上固定时间,并为学生设计阅读单。每周从现有的语文课时中挤出1课时用于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时间统筹安排,在阅读时间安排上走出两个盲区:星期天、节假日。每学期研发设计一份课外阅读单,按照阅读单上好课外阅读课。

(2)探索阅读课型

以“阅读教学”为基点,探索阅读引导课、分享课、交流课几种基本的课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贯彻新课程精神。以“阅读活动”为平台,开展新阅读活动,设计学生阅读体验,打通读写通道,为学生创设阅读成果展示的舞台。激发阅读写作兴趣,落实个性化表达,培养读写习惯。保证学生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还进行“课外阅读课程化”实践,对于课外阅读,我们安排固定教学课时,为学生补充阅读内容,进行了如下几种课型实践:

第一,好书推荐课。推荐阅读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书本内容、作家生平,挑选部分精彩段落引导学生读一读;有时候可以让学生互荐好书,每人准备一张荐书单,向同伴推荐好书。好书推荐完毕,要向学生讲清阅读时间和阅读要求。教师采用“展示图片、制造悬念、赏析片段”等形式向学生精心推荐读物,诱发兴趣。教师还可以讲解主要内容或朗诵精彩片段,或通过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文章,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读物。学生根据推荐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亲近和热爱母语。上好读物推荐课,对诱发学生个体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亲近母语资源至关重要。

第二,读书交流课。学生在规定时间里阅读完书籍后,要及时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课既是阅读后的交流,同时又是對阅读的检测,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使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广度。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摘抄的语句,朗读文章精彩的片段,复述书中有趣的故事,谈谈自己读书的感想。

第三,读写链接课。在读书交流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读写链接,练习写作。教学时或仿写片段,或续写故事,或评价人物,或写读后感。以写促读,加深理解,使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深度。

第四,阅读展示课。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展示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展示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读后叙述:组织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内容;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改善;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