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伊
[摘 要]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了提升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质量,需要充分考虑“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模式。阐述了“以生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剖析了中职学校在班级管理中所面临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以生为本”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学校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环境中,将教师、学生、家庭三方联合,提升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水平,也为同类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者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关 键 词] “以生为本”;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208-02
一、序言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新政策,因而在中职教育中采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以生为本”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素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家校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学校管理的指导下,结合教师、学生和家庭,提出可借鉴的班级管理策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学管理质量。
二、“以生为本”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创建的包括职业特点、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群体文化。班级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优良的班级管理是一种无形的教育管理力量,是中等职业学校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以生为本”的管理方式,可以让班集体更加有凝聚力,不仅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二)有利于提高中職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于律己、爱岗敬业,也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科学地教授学生。因此,“以生为本”的管理方式,在潜移默化地督促着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广泛的科学知识。
(三)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一方面,学生在一个正向发展的班集体中,会拥有正确的“三观”,懂得感恩他人,懂得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懂得团结力量大,良好的班集体氛围让他们更有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因此,“以生为本”的管理方式,让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
(四)有利于中职学校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一个管理良好的班集体,需要家长和班主任的共同配合,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家长可以多关心、鼓励孩子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经常和家长沟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家校合作,可以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一)学校在班级管理上的“以生为本”程度低
一方面,学校在班级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上模仿其他中职学校,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将这些陈旧的规章制度在班级里施行下去,就会让班级的管理变得死板。另一方面,学校对班主任进行期末考核评价,考核点包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尤其是指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有些班主任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违规同学进行批评或惩罚,使“以生为本”的实施程度低。
(二)班主任和教师缺乏“以生为本”的能力
一方面,由于班级管理方式陈旧,班主任习惯采用命令式的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导致学生产生压抑感或叛逆感,班级气氛也不和谐。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填鸭式地教授知识,也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对所教内容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因此,“以生为本”管理教学能力的缺失影响着班集体的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三)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于班级里的事情,都要等班主任来处理,而班干部也经常将各种违纪事件反馈给班主任,不敢擅自处理。有些班主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处理事情,也有些班主任惯于用惩戒的方式惩罚学生,“以生为本”的意识淡薄。班干部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处理事情,因而导致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学生的独立性减弱。
(四)家长参与度不高
长久以来,家长认为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事情,殊不知,家校联合不仅能更好地辅助班风建设,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有些学生因为家长对学业的不闻不问,往往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有可能走上歧路。
四、“以生为本”理念下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在新教学理念的发展下,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学校的指导下,将教师、学生和家长联系起来,有序地在班级里开展管理工作,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职业人,可采用以下四个方面的“以生为本”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策略。
(一)学校的管理策略
1.建设“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