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维 袁舟 王浩潼 樊巾湘 孙妍妍 张胜军
[摘 要] 社区积极参与小学教育发展,是实现学校与社区融合的需要,有利于学校—社区的互促共建。调查发现:目前,社区参与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参与不积极、参与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社区可采取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等措施,多角度、多层次、形式多样地参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 社区;小学教育;互促共建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026-02
2011年5月,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中指出: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加工整理这些校外资源,以适合学校教育的需求”。社区作为校外资源之一,应当承担起整理自身资源以匹配学校教育需求的责任,促进社区和学校两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双方的互促共建。
一、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于2020年5月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社区参与小学教育的现状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展开一系列调查。于2020年5月至8月进入事实研究阶段,课题组以常州市为范围,针对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初步完成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9月至11月进入建构研究阶段,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向常州市在校任教的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并对常州市星河小学、实验小学等八所小学进行了实地访谈,以此来了解常州市社区参与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12月至次年2月进入案例研究阶段,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调查发现,目前学校与社区已从最初的社区支援学校的关系进阶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关系,社区为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参与不积极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是学校、家庭、社区三者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三者应该构建合作共同体,协同共育,共同成长。然而,社区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
一方面社区致力于内部活动的开展,并未过多参与小学教育发展。社区作为基层居民自治的组织,其建设的侧重点在城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所管辖的地域范围之内,因此活动多在社区内部开展。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编写读本、座谈会、打太极、写春联等,以上活动的开展立足于街道居民的需求,可见社区致力于内部建设,对参与外界活动并不关心。
另一方面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发展较为被动。多数活动的开展以学校为活动发起方,社区以提供资源的方式回应学校。例如香梅小学日常开展的活动以校内为主,与社区的合作需要学生发展部教师联系对接,双方达成协议后进行合作,可见社区在参与小学教育上相对被动,并未發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参与方式单一
社区不仅是居民的社区,还是教育的校外基地。社区作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共同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小学教育开展提供活动资源。
社区参与小学教育活动的方式一般是以提供场地、人力等资源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动的类型。资源的相似性则导致活动类型单一,常州市小学开展的活动便体现了这一点。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开展的活动主要以知识讲座、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知识讲座主要是社区内的工作人员进校开展知识讲座,比如香梅小学的“五一劳模”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科学防疫”、实验小学举办的“幸‘盔有你——天宁区交警大队为实验小学小交警中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瞻仰先烈故居或纪念馆等活动为主。
社区提供的博物馆、纪念馆等物质资源局限了活动的类型,活动资源的单一,从而造成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长此以往,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发展只会在乎是否参与,而不在乎质量与效果。
(三)参与时间随意
社区作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只要是有利于居民个人身心健康,有利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都可以纳入社区活动之中。因此,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发展并没有具体的计划大纲,多根据实时需要进行活动的开展。例如,常州市实验小学2018年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双桂芳社区提供糕点师傅作为人力资源;端午节活动,双桂坊社区组以老年舞龙舞狮队进校园的形式参与到活动中,这两项活动都是根据实时的需要开展活动,参与时间较为随意。大多数的合作活动都是社区和学校双方根据实时想法开展活动,没有规范的年度计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体现出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
二、社区参与小学教育的问题归因
(一)制度建设滞后
其一,国家政策欠缺具体的可操作性措施。虽然教育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比如《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等,但实际上仅起到号召作用,至今没有社区必须参与到学校教育中的强制规定。所以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自觉性和负责人思想倾向的觉悟,由于缺乏具体的可操性规定,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和效果有限。
其二,地方政府未采取评价监督机制。地方政府作为社区的管辖者,未意识到社区参与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放任状态,没有在学校和社区内部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导致社区参与小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得不到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