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凤
我从2020年10月8日开始了环保机器人竞赛的设计探究之旅,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流程,以此引领学生真正的提升设计能力。
一、精心准备材料、做保障准备
比如:比赛完整视频、器材安装说明、器材使用说明、比赛详细规则、比赛所用软件。这些材料准备妥当,还缺什么呢?嗯,机器人,没买教师用机,找学生借吧。还有电脑,安装比赛所用软件,咦?安装出错,哎,看来用了多年的Windows XP要下岗了,重装了电脑系统,软件终于能顺利安装了,完美!再找一个合适的场所,就5楼的空教室吧。好,现在万事俱备,开干。
简单介绍一下本次机器人用到的主要部件吧。
外形,小车的形状。1个底盘,电机2个,轮子2个,与1个万向轮一起构成了机器人的动力系统,用于实现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的一系列动作。
主控器1个,通过输入程序实现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动作。
灰度传感器5个,灰度传感器的光线照在场地纸上,通过接收到反射回来光线值的大小,判断灰度传感器实时所处的区域,结合输入程序,实现机器人沿线行走,类似于机器人看场地纸时的眼睛了。
机械臂1个,由2个舵机,1个气泵,加一些结构辅件组成。用来实现取放方木块。
二、认真安装器材、做技术保障
学生对照步骤说明自行安装。安装完成的机器人,外表看起来没问题,其实根本无法完成本次比赛的任务:用泵吸起方木块,运送到垃圾桶里。哪里有问题呢?舵机的角度。要运送方木块,用到了机械臂,本项比赛的机器人的机械臂,用到了2个舵机,通过搭建的结构辅件,实现了机械臂的功能。用到的舵机转动角度是0~180度。学生们安装时,机械臂安装只是形似,没有设置初始角度。我引导学生对机器做了改进:2个舵机,右侧舵机接在数字端口D2上(实现前后伸展的长度控制),左侧舵机接在数字端口D3上(实现机械臂上下伸展的高低控制),在程序中2个舵机均设置为90度,导入主控器后,打开主控器电源开关,开机情况下,将右侧舵机(数字端口D2)臂竖直安装,将左侧舵机(数字端口D3)动力短臂水平安装,有了初始安装的角度,就能顺畅地实现机械臂前后、上下伸展,轻松实现想要的伸展长度、伸展高度。机械臂的难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编写程序了。
本次比赛涉及到灰度的黑白检测,自动程序,遥控程序3个任务的切换,需要做一个切换的程序。利用主控器上有一个运行按钮,编程,轻松地实现了3个程序的自由切换。遥控程序也不难,这里就不详述了。
三、细心分析细节、做优化改进
先介绍下自动程序的任务,如图,右侧的4个方块位置比赛现场抽取3个,放置相应的红、绿、蓝3色的垃圾桶,左侧u形状、3个红、绿、蓝木块也是比赛现场抽取放置的位置,其中红色木块放置在u形状的135度位置。红色原点就是机器人出发的位置,这个位置也是比赛现场抽取的。任务就是,自行编程将3个木块运送到相应的垃圾桶中,搬运不分先后顺序。
现以如图位置为例简述,先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搬运方案,大家一起集思广益,找出最优化的搬运方案。最终同学们一致确定搬运顺序蓝方块→绿方块→红方块。
方案确定了,就是编程调试了。机器人出发前,整个机器人的竖直投影任何部位不能超出起始区域,出发位置放好后,机器人的灰度处在白色区域,要想实现后续的利用灰度传感器实现沿黑线行走,此时的灰度因看不到任何黑线,无法识别运行,怎么办呢?引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学生提出,用左右电机前进,延时合适的时间,停止。新的问题来了,停止在哪里最合适呢?引导学生实践研究,停在什么位置合适,要看机器人接下来做什么动作?接下来是左转。那就试试什么样的位置能实现后面完美的左转动作,学生们经过实践,发现机器人车身约1/3过黑线后停止(如图),能完美的完成接下来的左转动作。
在接下来的走线路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走边缘线路时,依靠左边或右边的灰度看路口,而机器人在巡线的过程中,很容易停在半途,什么原因呢?我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参赛学生集思广益,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机器人在巡线的过程中,因机械原因,2个轮子给的速度值一样,但实际巡线时会出现2个轮子有差速,导致会出现左侧或右侧灰度在正常的巡线时遇到黑线。
那怎么改进呢?需要寻求解决的方案,学生们来问我:“老师,怎样让这2个轮子巡线时,减少2个轮子的差速?”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我需要实际调试测验。接下来,我试了好多种方案,最终发现,原来是在初始化左右轮的速度时,可以把跑的过程中速度过快的轮子,初始化的时候,速度慢一点儿。比如:原初始化左电机100,右电机-100,巡线过程中发现,右轮速度较快,这时怎么办?对,可以降低右轮子初始化时的速度值,比如是初始化左电机100,右电机-98,具体是多少值合适,需要实际测试,测试的目标是,寻求初始化左、右轮怎样的数值,机器人近乎于走直线,尽可能走的直线距离越长越好。学生们根据我的思路,做了调整,边缘巡线的问题妥善解决。
细节问题还有,无论什么问题,我们只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诊断、改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经过以上这些调试、改进,基本上容易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在这次比赛的流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們动手、动脑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养,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期待他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自信向上,勇于探究,不管遇到什么困境,勇敢面对,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实现更高的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