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酱
在知名生活方式博主李子柒6月5日发布的视频里,她将一张旧木床改造成一张“流觞曲水”桌:中间是景观区,铺上吸水石、苔藓和多肉植物,就有了咫尺山林之感;四周是水渠,打开小机关,水便流动起来,把食物碟放在其上,邀集三四好友,就成了真正的“流水席”。
有网友在评论区里表示,这让人联想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流水宴,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正是李子柒被称为“古风博主”的原因:她向全世界展现那些现代人已经遗忘或者无从得知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农历三月桃花盛开,采来酿成桃花酒;谷雨时节,炒制新茶;端午包笋壳粽;九月霜降,新下来的柿子可以做柿饼、柿子醋……就像李子柒所说,这些生活技能以及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传统工艺(比如笔墨纸砚的制作),“不需要每个人都会,但愿很多人都还懂得和记得”。
从李子柒等古风IP展示的各种古风场景里,人们感知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古风”是与“现代风”相对而言的。正如学者王晓路所说,“文化存在着回归,不同时期文化会以不同的审美形式出现”。学界普遍认为,今人以现代性观念想象历史文化,由此衍生出“古风”文化潮流。
“中国崛起”需要中国符号
如果从调性来看,“中国风”指向现代,“古风”则指向古典——确切地说,是“虚拟的古典”,“古风”是自带二次元属性的。相较之下,“国风”是一个综合体,涵盖面广,元素众多,是那种范儿很正,观众一看到就会觉得“啊,这就是我们的国风”的东西。
知乎网用户“春梅狐狸”有此总结:“古风,完成对古代意象的表达,而古代意象比较多来自古装影视剧、古装仕女画等;国风,完成与现代社会的对立表达,在芸芸众生中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并将独特性挂靠到中国元素或传统元素上;中国风,完成对西方的输出表达,需要有强烈的、刻板的、符号化的形象。”
无论是古风、国风还是中国风,都是现代的创造和发明,其根本诉求是文化认同。这基于全球化以及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学者白惠元在著作《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中认为,“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将国族身份认同凸显为核心议题。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符号被不断复制再生产”;而在中国,尤其是2008年以后,伴随着中国在全球金融海啸中的强势表现,“大国崛起”成为一个经济事实,于是,中国越发需要与强势经济事实相符的文化表述,挖掘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
在白惠元看来,孙悟空正是为国际认可的重要中国符号之一,是“一种想象中国的方法”。孙悟空作为一种身份意象,彰显着空前的民族自信,成为“中国崛起”的回音。
不要让“古风”沦为工具
需要警惕的是,人们对“古风”的消费,往往只看重“表”,而甚少深入“里”,即了解“古风”背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此前就曾出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一个饭圈女孩在微博上说,“这个叫李商隐的是谁啊?抄袭了霹雳(即《霹雳布袋戏》)的《夜雨寄北》。姐妹们知道他微博吗?必须爆了他”;2010年版《红楼梦》片尾曲《飞鸟各投林》被批“现代感太强,不古风,词作者多补习几年语文吧”,殊不知,作者正是曹雪芹本人;有人给《但愿人长久》点赞,认为词作者苏东坡写得不错,“可以和方文山比肩”。
换言之,这些人爱的是看上去古色古香、“不明觉厉”的辞藻,却不想也不愿意了解更多的东西,更遑论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学习。也因此,有人把古风文化批评为“一种依附于传统文化却虚浮潦草的亚文化”。
鲁迅当年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转载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new-weekly),有删减
点到为止
很多人追捧“古風”只是为了跟上潮流,拍照发朋友圈;很多人穿着汉服出行,却连自己的头饰与衣服不是同一个时代的都不知道。而“古风”,远不止一身汉服、一把团扇,其背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复兴传统文化,不仅要研究古文化的外在,更要学习古文化的精神内核。阅读古典书籍,正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亲近“古风”最可靠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