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
摄影师刘可,同时是一位9岁男孩的妈妈。带娃的间歇,她创作了摄影集《走神》《预言》,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她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点滴。那些我们经常忽略的日常,在她按下快门的瞬间,都成为她逃离平庸的“出口”。生活中,她总是不断阅读,补充“养分”,再通过摄影来输出自己的感悟。
关于家庭摄影,刘可这样写道:
我的许多作品,都是日常家庭快拍系列。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在每天重复的生活里,带娃、做饭、买东西、逛公园……一些瞬间,常常会让我走神。
通常来不及细想,那些瞬间就一闪而过。我希望抓住这些瞬间。
照片积攒多了以后,我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当我把它们两两拼接起来,这些画面慢慢勾勒出我真实想法的形状。它们是潜意识在现实的投射,又被我的相机捕捉回来了。我看似是在拍孩子,其实是在拍自己的感受。拍摄慢慢帮助我撕下外在的壳,去了解、接纳和治愈真实的自我。对我来说,这是生命的另一个起点。
在和刘可老师的交谈中,她向我们推荐了很多书籍。一直以来,她从没有停止阅读和创作。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大胆地去想象,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偶尔“逃离”现实,也许就能在艺术的天地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堡。
读过刘可老师的专访,你会发现: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阅读过的哪一本书,会在命运的转角,给予人生崭新的可能。
Q1 很多摄影师的拍摄都与自己的童年密不可分,可以和我们聊聊您的童年么?
刘可:因为我爸爸爱拍照,所以我有很多儿时的照片。幼儿园的时候,每周日我们都会去公园。我依然记得早晨醒来之后的期待,妈妈给我打扮时候的兴奋,以及跟爸爸之间配合的默契。我的童年有很多幸福的回忆。
小学二年级以后,作业变多,写完作业,太阳也落山了,就不能出去玩了。好在寒暑假可以去外婆家住,我就像逃离了现实,去到我自己的乐园。
小孩子的感官特别敏锐,现在看来普通的景色,那时候都是大自然奇妙的礼物!我常常能看好久好久的云,或站在水中很久,装成树桩,只为感受小鱼在腿边游来游去。日落时分是最幸福的时刻,世界的颜色不停变化,直到星星像钻石一样闪烁在天空。
这些和大自然独处的时光,好像打开了我身体里的一些开关,就像文学修辞中的“通感”一样。
Q2 可以简单说说您的摄影成长之路吗?您是如何形成现在的拍摄风格的?
刘可:我一开始是做商业摄影。后来订单越接越多,连续的拍摄,伤了我的膝盖。渐渐的,我转向私房人像摄影和摄影教学。虽然收入多了一些,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2016年底,孩子他爸送给我一台小相机,从此以后,不工作时,我就随身带着它。抱着“我爱怎么拍就怎么拍,谁也管不着”的想法,这台小相机成了我的避难所,我用它创作了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
起初,我还是很难脱离拍客片的习惯,想讨好观者的眼睛,想在朋友圈多賺几个“赞”,去模仿一些日系摄影师的风格。后来,我发现很多摄影师都在拍自己的生活,风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不需要刻意去模仿别人。
Q3 平时您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阅读对您拍摄有什么影响?
刘可:国外的一位摄影师对我的影响很大。阅读她的作品时,我的心里像裂开了一条缝,一边欣赏着、学习着,一边又害怕会不自觉地模仿她的作品,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摄影的视觉风格通过理性分析和长期训练是可以学会的。但我更好奇的是:她为什么要拍这些,她想告诉我们什么?
所以,技术之外,我需要养分,这些养分,就来自生活和阅读。我着迷于许多摄影师看世界的角度,同时又觉得自己非常贫乏,希望能在阅读中不断充实自己。
Q4 您是如何理解家庭摄影的呢?
刘可:家庭摄影是记录生活的时间胶囊,是家人的画像,也可以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反映当下的现实。对我来说,家庭摄影是个人日记,是囿于日常却神游在外的小片段。
有时我想呈现一种宏观与微观、精神与物质、过去与现在的呼应。当这种呼应被展现出来,就常给人超脱日常的感受。比如:
鸡蛋壳在手机电筒光芒的照射下,像布满星星的苍穹;孩子们站在喷泉边上看着水花四溅,像是在培育自己的小宇宙;恐龙的灭亡为什么让孩子那么伤感?……
能保持这份好奇心,和我的童年经历也有关。从小,我就特别爱“逃离”。幼儿园每天的午睡,我从来都睡不着,总是“神游”。小学时,爸爸送我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一本与天文学有关的书是我的最爱。宇宙中,那些遥远地方发生的神秘事情,对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一个人在家时,那些害怕和无聊的时光都是靠这本书来打发。
我相信,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保持好奇心,认真观察生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Q5 最后,可以给我们的小读者推荐一些书籍吗?
刘可:推荐给孩子们的书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智书系》(1-7册),意大利作家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极简科学起源课》《现实不似你所见》。另外,《夏山学校》我推荐给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