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贝贝,赵 娜,刘慧灵,张家恩,刘国清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失智老人数量也在急剧增长,导致对医疗服务、日常照护的需求也愈加凸显,因此需要不断探究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满足失智老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养老需求。笔者从智慧养老视角出发,针对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服务现状,结合调研搜集到的失智老人的服务需求,为更好地照护这一群体,探索出新时期失智老人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并融入医养结合、互联网+、信息智能化、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旨在提升照护失智老人的服务质量,保障失智老人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合失智老人健康养老、平安养老的良好环境。
项目组走访了郴州市某几家养老机构,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机构内的管理人员、失智老人及家属、护工进行调研,总结出当前的养老机构在失智老人照护中存在的问题。
失智老人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失智老人对养老机构的特殊养老需求,而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保证一定的经营利润,加之机构自身对于失智症的认识较为片面、浅显,导致机构内尚未设置失智老人特殊护理单元或失智专区,机构主要以混合居住模式为主,即失智老人与其他养老群体同吃同住。在这种环境下,失智老人会面临多种不同人群,其所处的环境及空间将更为复杂,安全性会降低;同时其个人居住空间会缩小和生活隐私的私密性会减弱等,不仅使失智老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困扰,而且也不利于机构对其进行服务和照护。
1.2.1 整体照护服务水平较低。失智老人属于特殊人群,照护者必须对其进行特殊服务。但目前整体养老行业的发展都还处于一种初步发展阶段,养老机构中缺乏专业的照护人员,特别是对于失智老人照护而言,大多数养老机构中的照护者并未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照护进行专业的、规范的培训,照护者专业化程度低,且机构针对失智老人开展的活动也比较单一,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难以得到真正满足。
1.2.2 服务供给不足。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患失智症的老人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而针对失智老人开设的专业的失智护理机构相当缺乏。对于普通养老机构而言,由于失智老人照护难度大,专业性强,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照护人员,加之政府层面尚普遍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性支持或补贴,因此大多数普通养老机构为了最大化规避风险,一般很少甚至拒绝接收失智老人。
由于失智老人照护人员照护负担重、心理压力大以及在工资待遇和相关福利方面无法得到同等的回报,导致养老机构照护人员流失率高,出现照护人员紧缺现象,使得失智老人无法在机构获得长期照护服务。
失智症属于一种不可逆的退行性疾病,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因此,对其进行治疗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尚未深入了解失智症,对于提升失智老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活动少之又少,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机构运营成本,往往容易忽视对失智老人的有效干预。
养老机构往往忽视对失智老人家庭照顾者提供相应的系统性支持服务。机构应协助各方力量为家庭照护者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为机构服务区域内的失智老人家庭照护者提供相关的喘息服务、心理服务、小组支持服务等,以促进失智症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失智老人身体功能失调、记忆力衰退、情绪多变,于他们而言,最基本的是生活照料需求。随着失智老人病情的恶化,其身心、活动等功能障碍会随之加深,因此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按时按点对其进行生活照顾,失智程度越高的老人,其照顾者工作强度就越大、照护负担就越重。
失智老人由于记忆力退化、理解能力下降,无法应对生活中的各类风险,个人人身安全面临一定威胁。另外,失智老人身心功能出现障碍,需要定时进行医疗康复服务,采取相关医疗干预措施。对于重度失智老人除了需要给予必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外,还需配合特殊的药物和康复治疗。
失智老人家属面临一定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无法长时间陪伴在失智老人的身边,老人较容易出现孤独感、失落感。因此,必须重视失智老人心理状况,照护者应给予一定的心理慰藉。
失智老人虽然身心都产生一定的功能障碍,但其还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由于社会中一些人对这一特殊群体不理解、不接纳,往往导致老人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危害,进而加重其病情。社会人士对于失智老人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为其营造一个平等的、轻松的生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智慧养老是指依托信息化手段及互联网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通过构建平台聚集人、物、信息及服务,综合利用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资源,研发并打造一个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等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通过数据化、智能化的方式实现健康管理和安全保护,并在此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将养老服务由传统的人工化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提高了养老服务的便捷性与准确性。
3.2.1 明确养老机构针对失智老人的服务内容
当前我国的养老机构基本尚未明确失智老人的服务内容,这不利于养老机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导致失智老人无法在机构中获得长期的照护服务,因此需要规范和养老机构明确失智老人的服务内容。
3.2.1.1 明确养老机构的服务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便捷且优质的服务。同时融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与技巧,着力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健康服务和安全监管等行为。另外融入医养结合模式,通过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相结合,将精神心理服务、 生活照护服务、老年教育服务,还具有医疗服务、大病康复服务、身体咨询服务、疾病医治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等多重养护服务有效集中于养老机构服务中。由此构建出一种互联网、医养结合、社工介入“三位一体”的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形成具有创新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点,旨在为失智老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的服务,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如图1所示。
图1 养老机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3.2.1.2 对失智老人的照护与管理服务。 对于养老机构中的失智老人,应当根据失智老人的需求及其失智程度,确定相应的照料范围并安排专业照护人员进行日常生活照料及相关医疗方面的服务,根据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断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同时利用专业的康复医疗设备,邀请专业的医疗康复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必要的非药物康复治疗,如人生回顾疗法、音乐疗法以及简单的手指操等。通过医养服务一体化,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结合,为失智老人提供养老与医疗双重服务,同时应用互联网平台将失智老人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及时反馈给老人的赡养义务人。
3.2.2 提高养老机构智慧化服务水平
3.2.2.1 构建医养结合网络资源综合利用平台。 “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也就是“互联网+”与医疗、养老相结合,通过充分借助和利用互联网即信息通信技术构建医养结合网络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平台,将养老机构导入到平台中,使得机构通过平台即可对机构中以及社会中的失智症患者进行指导,在“医”方面,经过信息科技的集成,融合医疗诊治技术、失智老人护理技术、康复预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从而使现代技术集成起来满足老年失智患者的服务与管理需求;在“养”方面,融合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失智老人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新型智能设备,即利用互联网和传感器等技术开发应用的智能化养老产品,如智能手环、健康管理服务设备、智能防走失定位、一键紧急呼叫器、智能座机、陪护机器人等多种终端设备,最终实现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
3.2.2.2 运用远程技术对失智老人进行实时监控。 远程技术即运用智能设备以便于监控失智老人的动向、身体指标,让“智能养老”设备运用于生活中,智慧养老系统通过远程技术为失智老人提供智能服务,老人外出活动佩戴智能腕表就可进行GPS定位,实时显示老人所在的位置,可设置电子围栏,一旦老人超出活动区域,就会自动报警;当老人在家或在外遇到险情进行一键呼救时,养老机构、患者家属以及医疗机构等多方通话,医生可在线指导老人注意事项,服务中心转呼120,由医生向120专业描述失智老人健康情况。同时通过定位系统及时下发老人所在地址给急救车司机,让老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最有效的急救处理。另外通过监测失智老人的各项生理信息,包括心率、血压、血氧、运动步数、久坐、睡眠、血糖等,根据监测出的数据干预运动、饮食、心理、行为等,同时将数据反馈集中养老机构,使得新型智能设备得以充分利用。
3.2.2.3 打造专业化、类别化的数据库。在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需要打造专业化、类别化的医养结合数据库。在为机构中失智老人提供服务过程中,失智症相关知识咨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一些机构中,相关性的资料收录于整理并不全面、不完善,所以在咨询服务中,其发挥的价值比较弱,这会影响为失智老人进行服务的服务效果,降低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为机构建专业化、类别化的医养结合数据库,将与失智症相关的信息与资料进行综合收集、分析与整理,使得在服务咨询中的不专业以及不全面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机构整体服务水平明显的提升。
当前在机构养老模式中,养老资金的来源主要以政府出资及养老家庭出资为主,其范围可以扩展到慈善捐款和企业支持。主要表现为国家养老福利政策倾斜和相应的财税补贴,对养老机构进行拨款补助;建立健全社会捐助机制,鼓励更多的基金会组织以服务养老为目的,点对点扶持养老机构中的失智老人,增加养老机构的服务资金,提高失智老人服务质量;同时链接企业资源,引入企业为养老机构投入一定的资金。通过增加养老机构资金来源渠道,来保障机构为失智老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4.1 明确失智老人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通过与失智老人以及其家属和相关照料者进行访谈,详细了解老人的需求与问题,同时进一步查阅资料并寻求专业的医疗人员的帮助,共同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具体的服务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失智老人服务内容
3.4.2 照护人员开展小组工作,改善失智患者支持系统
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机构中的照护人员进行介入服务,将有需要的、有困难的照护者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减压小组,鼓励照护者在小组中积极发表言论,讲述自己在照顾失智老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同小组成员分享经验,成员之间可以借鉴、学习对方成功经验;同时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舒缓自身情绪。另外,社会工作者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照护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使得其精神压力得到彻底释放,鼓励她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照护中遇到的问题,做到真正包容、理解和接纳失智老人。
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下的服务优势,有效利用本机构中的医疗资源,在机构设立一个培训室,邀请专业的医务人员和专业照护者定期为失智老人照护者们进行基本的医疗知识与专业的照护技巧培训,进一步提高机构中照护者的整体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智慧养老失智老人养老模式对养老机构而言,既是提升服务质量的过程,可以增强机构优势,提高失智老人入住率,改善机构的运营状况,也是顺应国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可以借助更多政策帮扶改善机构的经营环境。
现如今,智慧养老模式正在兴起,而社会工作自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如何使智慧养老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养老机构中的失智老人是一个巨大挑战。笔者通过分析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聚焦失智老人这一群体,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融入“医养结合”的服务方案,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介入的作用,探索出一套失智老人机构养老的服务模式,为失智老人养老服务与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