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兴花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平顶山林场,甘肃武威 733100)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然而脱贫攻坚的难点在偏远贫困山区的农村。古浪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横梁山区的农村,可利用水浇耕地少,靠天吃饭,收入水平低,基础条件差,生活条件异常艰难,贫困面广,就地脱贫难度大。为此,古浪县政府实施了“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将横梁山区群众整体易地搬迁到川区居住,从根本上解决了从输血扶贫转为造血扶贫的扶贫新路子。群众搬迁时拆除原居住房屋村庄,整个山区遗弃了大量的破旧庄廓,堆积了许多建筑垃圾,既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视觉美观,通过改良复垦废弃村庄,封育造林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目标。
古浪县横梁山区位于古浪县东南,东西长约18km,南北长约13km,地势南高北低,沟壑纵横,梁茆起伏,地势复杂,土壤以栗土、红黏土、红沙土为主,耕地多属旱作,极少部分河滩地属灌溉水田。属半干旱二阴地区,海拔2 200-2 700m,年降雨量250-3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秋季,8-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无霜期120天左右。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冻害、低温和大风等灾害频繁,生态问题长期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复垦复绿的目的是改善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污染、水土流失日益加重等现状,应用土壤综合改良技术,有效利用降水集雨灌溉等措施,通过人工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善当地生态脆弱状态,美化环境。集成古浪县横梁山区移民搬迁废弃村庄复垦复绿技术体系,为山区废弃村庄大面积推广复垦复绿提供技术保障。
政府实施“下山入川”黄花滩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将横梁山区群众易地搬迁,群众搬迁时拆除原有的村庄,整个山区遗弃了大量的破旧庄廓,山川堆积了许多建筑垃圾,整个山区看上去破烂不堪,通过复垦复绿美化环境,改变山区脏乱现状。项目实施能促进苗木培育、机械施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吸引大量当地的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综合来说复垦复绿实施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加一定的劳动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苗木产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横梁乡生态移民迁出区属干旱半干旱山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处于祁连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缓冲区,生态位置十分重要,复垦复绿的实施能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提升水土保持能力,降低风速,减少地表风蚀水蚀,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防止土壤荒漠化,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经过建设使横梁山区逐步与祁连山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实践。
横梁移民迁出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古浪县大靖峡水库的上游,水库下游的大靖镇是东部川区12个乡镇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水库蓄水是十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因此,处于上游的横梁移民迁出区在饮水水源安全方面十分重要。移民搬迁后遗留大量垃圾,降雨时受污染的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流进水库,造成污染,危害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复垦复绿的实施将妥善处理垃圾,减少污染,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植被覆盖增加保持水土,减少沙石泥土流入水库,在水库减淤增容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延长水库清淤间隔期,达到节省资金的效果。
土地复垦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的原则[1]。横梁山区移民迁出区遗留的残垣断壁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地势地形复杂多变,复垦只能因势利导、一户一庄“梯田式”逐一施工。根据横梁迁出区农家住房多是土坯房这一特性,复垦做到拆、净、平、耕。拆除残留墙体房屋,破碎土墙土坯,挖掘出大块的石块地基,深翻(深度30-40cm)2-3次清理干净废木材、钢筋、石块、塑料等影响耕种的硬质物和垃圾,废弃物可利用山区水蚀形成的深沟、坍陷地形就近深埋,然后在清理干净的基础上粗平土地,按照地势高低,根据原庄户大小形状筑埂成中间略低于四周的涝坝状地块,埂高40-60cm,埂宽80-100cm,地埂要求筑牢筑实,以不渗漏水为标准,选择在地势最高处留30-50cm的缺口,达到可耕种效果。
4.2.1 改良实验
横梁山区土壤类型及区域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复垦土壤是破碎土墙、土坯、多年未耕种土壤演化而来,未经过自然休养熟化,土壤理化属性极差,非常贫瘠,不适合立即开展植树造林。选择在横梁山区以红沙土为主的团庄村、尖山村复垦土壤条件下,进行小面积(30亩)未改良土壤和改良土壤植苗对比试验,在管理条件同等情况下对苗木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改良土壤试验地当年定植后成活率在94%以上,生长势强,新发枝条平均粗度达0.4-0.6cm,平均生长量33cm,对比地(未改良)苗木成活率不到45%且长势细弱,新发枝条平均粗度0.1cm以下,平均生长量在10cm左右。采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立地条件苗木生长对比试验
4.2.2 改良方法
第一年春季播种箭舌豌豆或油菜等绿肥作物,夏末秋初待作物结种未完全成熟时连同作物浅翻土壤,深度以10cm为宜,翌年或第三年连续种植绿肥作物,秋季(当地雨季)雨后最后一次浅翻,然后将浅翻的土壤表层剥离、混合农家肥(移民迁出区遗留牲畜养殖圈密度大,农家肥收集方便)在地势低洼处堆积沤肥处理,农家肥用量控制在500kg左右,堆积的肥土表面覆盖10cm左右的其他土壤压实,用以保护肥土,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流失。
穴状整地,采用春季机械开穴和提前在冬季土壤封冻前开穴相结合,乔木穴规格为1.2m×1.2m,灌木穴0.6m×0.6m。该地区属祁连山余脉,属温寒亚干旱区,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土壤解冻时间相比川区推迟10-15天左右,特别年份解冻更迟,然而苗圃多建设在交通、土壤、基础设施等条件完善的川区。春季山区土壤解冻与川区苗木萌芽存在时间差,待到山区土壤完全解冻时造林川区苗圃苗木已经发芽萌叶,此时掘苗造林成活率往往不高;若在苗木萌芽前掘苗需要长时间假植,亦会影响苗木成活率走低。为避免时间差必须提前在造林施工前开挖植苗穴,受地形地势影响,只有小部分造林地能适用小型机械施工,陡峭区域只能人工作业,未解冻土壤对于人工挖穴作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尝试在造林前一年土壤封冻前开挖栽植穴,栽植穴开挖掘出的土方在南面起弧形垄,垄高20-25cm,垄面整理平整不粗糙,垄面与地面夹角70度,起到减少栽植穴蒸发和截留冬季降雪作用,翌年春季造林,因为土壤解冻与苗木萌芽存在时间差,尽量做到苗木随掘随栽,提高苗木成活率。
5.2.1 苗木品种及规格选择
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区域自然条件,此次造林所选树种为云杉、山杏、柠条、黑刺,所选树种均为古浪县山区适生树种,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稳定性好,抗性较强,栽植成活率较高。复绿造林实施中,尽量选择健壮的大苗,云杉苗高150cm以上,冠幅大于80cm,带球形土球,土球直径大于60cm,灌木选择2-3年生苗木,苗源遵循就近原则,必须具有“两证一签,一说明”,选择栽植优质苗,苗木前期生长良好,能快速成林,尽快发挥生态作用,有益于区域生态恢复。
5.2.2 栽植方式
分地块分区域侧重树种搭配,沿路地块地势平坦,浇水车辆能行驶到位,可开展人工灌水作业,栽植以乔木树种为主,灌木混交,配比6∶4,靠山靠坡地块地势陡峭,人工灌溉补水难度大,栽植以灌木树种为主,乔木混交,配比7∶3或8∶2。在同一块复垦地,不同区域选择不同树种栽植,选择在靠山靠坡处栽常绿树种与灌木混交,中间落叶乔木与灌木混交,外缘边坡处灌木混交,距地埂1.5m内不栽植苗木,边坡从地埂距坡底2m内按1.5m×1.5m规格栽植芨芨草,尝试乔木低密度栽植,株距5m×5m,扩大乔木株间距,有效利用水肥资源,弱化苗木之间竞争,提升林分健康发展。
5.2.3 栽植方法
栽植苗木时回填土用堆积沤肥处理的肥土,裸根苗木根系要求舒展、分层踏实,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5-6cm,回填土栽植穴内不要求填满,填至距穴口10cm即可;带土球的苗木定植前应检查穴的大小、穴径深度是否与土球规格标准要求的一致,不符时应进行修整,土球入穴后,应先在土球底部四周垫少量土,将土球加以固定,注意将树干立直,将包装剪开取出,易腐烂之包装物可脱至穴底,随即填好土至穴的一半,用木棍夯实,再继续填土至距穴口10cm、夯实,注意夯实过程中不要砸碎土球,随后以树干为中心开圆形堰,堰大于栽植穴10cm,土堰高15-20cm。栽植的苗木当天必须灌水,要灌足灌透,灌水后1-2天检视土堰,塌陷开裂处补足土壤,用耙子等工具锄松皲裂的表层土壤,后续利用当地有大量砾石的便利条件,在定植穴内铺覆2-3层直径3-4cm的大粒砾石,替代覆膜栽植,起到保墒保水,增温保温作用,避免白色污染,同时遏制树盘杂草生长,减少水肥争夺。
7-9月是该区降雨集中期,山高陡险,集雨面广且容易汇集,逢中强降雨时能在短时内集雨成流,充分利用群众搬迁后遗弃大量水窖、涝坝等简易蓄水设施,集雨蓄水灌溉,或直接引水浇灌。雨前注意修整好截拦坝沟洫,引导地表径流汇集流入地块或水窖、涝坝蓄水,雨后及时修复冲毁的堤、坝、沟等集雨简易设施。
5.4.1 病虫害防治
苗木严格检疫检查,从源头上控制病原,栽植壮苗提高苗木抗性,在苗木生长期内,定期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早期预兆时,立即喷施农药进行前期预防,发生后即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遵循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5.4.2 松土除草
在幼林未成林前,按照1年2-3次的原则,不定时清除树盘周围杂草,根部周围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在蒸腾旺季须每年松土一次,松土深度以不伤根系生长为宜,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5.4.3 整形修剪
对乔木进行保护性修剪,应当“多疏少截”,修剪不宜过重,保持自然树形。常绿树种苗木栽植后及时包扎损伤树皮,剪除伤残枝条,保持树形完整;苗木成活后,随时观察,及时抹芽去蘖,合理疏枝短截,适时剪除新生内膛枝、根孽丛生枝、徒长枝及病虫枝,保持树冠完整美观。灌木树种则不宜修剪。
古浪南部山区移民搬迁后遗弃大量的破旧村庄和大片的弃耕地,土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复垦改良修复土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立地条件,从而为苗木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利用群众整体迁出的有利条件,封育复垦区,清除山区牛羊牲畜,减少人为破坏,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加快迁出区植被覆盖,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弃耕的部分河滩地土地肥沃,土层深厚,适宜发展山区经济林,依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和优良品种,建立生态经济园,侧重在干果、药材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