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风文 曹莉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初中语文也在随之发生着巨大地改变。读写结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最为关键的教学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理解其他学科内容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读写相结合的能力和兴趣为关键点,有效提升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和水平。本来是笔者关于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分析,希望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前言: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为出发点,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效结合提升两者的高度,在丰富学生阅读数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写作品质和写作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重点揣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读写结合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初中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下,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同时教师还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诸多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接触到新的教学内容时,帮助学生首先重点揣摩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意,创作时的灵感,并通过对文章词汇、语句、段落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充分剖析和讲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等,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意识和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济南的冬天》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春》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语言中重音、停顿与连续对于语句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准确运用重音、停顿、连续等方法来读出文章的情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新教学内容中迅速找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对后续写作所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视角变化等手法,并引导学生将其融入自身的写作当中,丰富自身的写作内容,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体揣摩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的由来,充分感受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通过“温情”这一词寻找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呈现这一特点的,并找出相应的语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温情”这一词汇的具体意思,给予学生充分主探索和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认真地回答:“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作者用“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了舒适、温暖的环境。”教师给予鼓励并给出欣慰地微笑和肯定。通过这种问答互动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文章中词、句、写作手法等重点揣摩,还可以加速学生与作者、文章充分连接和共鸣,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理解和掌握,时刻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与习惯,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有效融入自身的文章写作中,充分表达自身的情感、观点和真实感受。
二、组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师通常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式地死记硬背和重复修改,忽略了文章写作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以及学生写作原动力激发和推进,导致学生逐渐对语文写作产生了厌恶和逆反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发展。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应当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综合因素进行考量和分析,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经常为学生提供写作训练的机会,营造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和写作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宗旨,对学生进行读写相结合的重点辅导和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部编版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这部分教学内容后,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文章中自己喜欢的段落,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有感情地轮流朗读,并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停顿、连续、重读等朗读技巧,充分理解和感受文章所要表达得真实情感。在朗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优美景色描写手法,充分展开自身的想象力、借鉴文章中的某些写作手法和特点,并结合自己对家乡风景的了解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写作特点、表达方式等,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阅读教学与写作思维相结合
众所周知,写作是需要写作素材和词汇量的大量积累,以及清晰的写作思路和明确的文章框架才能构建而成的。因此,写作题材、写作框架、写作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讲解分析,帮助学生科学合理掌握相关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框架,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文章阅读,引导学生积极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和词汇量,加强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刻意练习,令写作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在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身情感、观点的同时,构建出文字优美、结构紧凑的文章,引导学生明确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调动学生读写结合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将读写进行充分融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部分,它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指导,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语文知识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语言词汇量,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吴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才智,2020,(1):6.
[2]杨文.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中),2020,(4):58-59.
山东省潍坊市第八中学 2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