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问题与突破探究

2021-09-10 19:14刘代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史料初中生

摘要:当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中仍存在着教科书史料与补充史料的选择比例失衡、史料运用形式单一、选择史料鉴别度不高、史料的挖掘度不够等问题。实施初中历史史料教学,需要从树立正确的史料运用观、科学鉴别和选择史料、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教学;史料;初中生

初中阶段既是学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时期,又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如何在这最佳时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各门课程共同发挥效能,形成合力。历史课作为初中阶段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发挥着重要力量。《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版)要求,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通过如文字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让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从而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的历史教育功能。

一、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涵义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是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教科书中或教科书外的历史资料,来帮助完成历史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就是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充分地收集史料、选择整理史料以及合理利用史料,以史料为依据,尽量去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使学生不仅能够熟悉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能够对各类历史现象做出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的解释[1]。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呈现的史料主要是文字和图表。两种类型在教科书中均匀分配,图表略多于文字。初中历史教科书以外涵盖文字、图表、实物、音像、口料与口述多种类型。这些史料主要来源于专业文献、中考试题、网络、社会生活等方面。我国的文献史料丰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文献史料。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也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们搜寻史料的重要来源。生活中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名胜古迹、民间传说等都是丰富的史料。

二、初中历史史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科书史料与补充史料的选择比例失衡。目前,有些初中历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把教科书当作历史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过度依赖教材,教学引用的史料都来源于教科书,忽视教科书外补充史料的选择。还有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注重教科书中正文主体部分讲授,忽视教科书正文辅助部分引用的史料,在教学中更加偏向于大量引用教科书外史料,教科书史料和教科书外补充史料的选择比例失衡。

2.史料运用形式单一。史料的类型多样,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型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开展教学。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只是运用大量文字史料进行教学,忽视了史料包括除文字以外的图片、图表、实物、音像史料等多种类型,史料运用的类型单一。还有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仅把史料放在课堂,没有把史料放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教学形式单一。

3.选择史料鉴别度不高。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所引史料的认真核对。在实际的历史史料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为了引起学生兴趣,引用一些不加辨别的奇闻轶事、传说野史。很容易误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还有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盲目滥用史料,所引用的史料失去针对性。

4.史料的挖掘度不够。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仅仅对史料进行表面讲解,并不深入挖掘史料中的信息,没有发挥出史料的应有作用,对史料的解读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三、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史料运用观。(1)合理使用史料。当前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不能容纳历史知识的全部,选用的史料数量有限,但教科书中的史料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将教科书内外史料结合使用。在运用时更要充分发挥教科书史料的优势,合理引用教科书外其他史料,只有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科学整合史料。我国在校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2至15周岁之间,他们在生理上、心理、思想和行为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2]。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将丰富的史料类型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学习心理,不断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3)開展历史活动课。历史活动课可以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可以通过开展历史活动课历史活动课,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学生进行历史故事演讲、表演历史剧、历史知识竞赛等;学生调查访问、参观历史博物馆等社会实践类活动。

2.科学鉴别和选择史料。科学的鉴别史料。“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无论作任何研究,史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3]初中生由于年龄、辨别能力和认知水平上的局限,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在史料运用上不能随意使用史料或使用虚假史料。因此,教师在运用史料时必须去伪存真,仔细甄别。

3.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9年版)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历史方法论后,运用史料对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综合。

参考文献:

[1]郭林.中学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的反思与建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7):88—90.

[2]施得钊.试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J].文教资料,2019(17):158-159.

[3]徐金超.以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为依托的“史证教育”初探[J].历史教学(中学生版).2009(10):29—33.

作者简介:刘代君,女,重庆市万州区上海中学,历史教师。

(万州区上海中学 重庆万州 404020)

猜你喜欢
史料初中生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