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法利 张军胜 万华
摘要: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深度剖析文化品格之内涵及哲学外延,探讨如何在英语学科中培育和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格,从加强能力和品格培养的角度回答英语学科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文化品格为核心素养之核心和灵魂。本文涉及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阐述、文化品格的内涵与外延、塑造文化品格路径以及未来展望,重点阐述培养核心素养之文化品格的路径。实践表明,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加强文化品格等核心素养内涵建设,对构建“新文科”有积极和前瞻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化品格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1-0109-03
基金项目:2019年上海市民创项目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B045)。
我国基础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变化中进步。以教育部(2001)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的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诸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系统性的改革建议和实施方案[1]。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观念交锋、文化交流、思想交融、信息交互更加频繁,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个性特点更趋多样化。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国家和个人的需求,要求基础教育继续深化改革,要求外语课改有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的人才。
高等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在知识层面的延申、拓展、深化和专业化,更是对人格塑造、精神理念、奋斗目标追求的成型和固化,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文化品格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養包括四个方面的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指了解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理解、解释和评价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2]。作为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能力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文化品格为核心素养之灵魂。人生于世,即有品格之分。品,指品味、品行、品德;格,指格调、格守、格操。我国文化历来倡导人们修身立德、学至圣贤。文化传统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先贤圣哲的教益,是因为“文化传统涵载着丰富的范畴和概念知识,同时也充溢着先贤圣哲的人生事迹”[3]。中国哲学各派提倡修身立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人性存在许多缺陷,所以人们必须正心修身;另一方面,由于人是万物之灵长,因此人们应该志于通贤达圣。范仲淹名垂青史的主要原因在于他继承了古圣先贤的道德品质,使人格理想因修身实践得以发扬光大。从内在来看,修身立德以成圣贤的哲学传统,激发出范仲淹志于良医、良相等“圣贤”追求;而正心修身通贤达圣的实践方略,砥砺出范仲淹先忧后乐等“圣贤”品格。从外在来看,由于社会历史认同与大众传播的交互机制,不断巩固了范仲淹“一世之师”的“圣贤”地位,因而王安石、朱元璋、印光大师、毛泽东等人都对其非常推崇[4]。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枝繁叶茂,泽被八方。中国人的文化性格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至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基本形成。“修齐治平”成为中国文化性格最核心的内核,成为我国文化人的基因。同时,内敛、刚柔、虚怀若谷、敏于行衲于言又成为国人的人生信条,指导着国人治己、治家、治学,成为我国文化品格的突出外显特征。
三、英语学科培养文化品格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英语学科培养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之必要性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跨文化沟通与交际日趋重要。人类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国际合作与交流、跨文化沟通与交际主要是通过共同理解、有效表达的语言来实现。一种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有利于我们立足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国家开设英语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多元思维发展,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增进与英语国家人民的友谊和交往。国家开设英语课程,可以培养大批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了解国际社会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双语人才,有利于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也有利于国民参与跨国、跨地区的经济、商务、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5]。
(二)英语学科培养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之可行性
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在承担知识传递、人文交流、国际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英语课程作为学校为实现育人目标而选择的教育载体,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教育要素。
语言是思想的结晶,是文化追求和核心价值的外显。概念词汇、句法结构、篇章表达无一不是语言外在形式的具体表征。换言之,语言即社会思想,语言即民族灵魂。英语课程不但担负着与世界交流和学习、与域外平等对话和理解、参与国际事物管理和决策等人文学科功能,而且担负着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珍视思想独特性和历史独创性的社会学科功能。
“课程思政”将思政德育内容融合于其他学科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共同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化品格核心素养即为“课程思政”内容之一,教师应积极进行课程总体设计,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总体评价,不仅使英语学科培养文化品格核心素养可行,而且必行。
四、英语学科培养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之路径
(一)以词汇学习为依托,体会词汇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
应在对外交流和跨文化表达中选择恰当的词汇,如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有较大区别。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家的颜色,象征着高贵、权利、君权神授等文化内涵。而白色在西方象征着纯洁、美好、无邪,因此在婚礼上,新娘都要穿上白色的婚纱以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红色在中国意味着红红火火、兴旺发达,春节期间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场景随处可见,可是在西方,红色更多的是血腥,凶兆而为人所竭力避免。再比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中英文化也有所差异,狗在英美人眼中是忠诚、诚实、尽心尽力的代表,而在中国文化中,狗会产生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一些消极贬损的涵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比较词汇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进而了解我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一个民族的整体性格,一个民族的喜怒哀乐,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其历史发展、人口演变、地理迁徙、民族融合、山川大河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理解清楚词汇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就明白了我们民族的来由和历史。
(二)以语篇理解为依托,融入文化品格
精选课程教学内容,仔细研读文本,挖掘教材文化品格素质元素,合理设定文化品格教学目标。语篇承载着丰富的各国文化、文明成果、思想情感、人文态度等人文价值属性。文化目标的设计应结合各模块单元主题、具体语料内容,语料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等。文化品格教学目标设定应该清晰、明确。不应把语篇视为一个个的语法孤岛,割裂语言点之间的有效联结和意义构建,而应该在语篇分析中建构意义,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实践中,语篇理解是我们分析总体思想、价值取向、人文情怀的抓手,是理解、比较和综合中外民族情感态度的切入点。英语课程选材一般选自国外原版报刊、小说、评论、影視、演讲、科普读物、百科全书等,更加注重知识性、工具性、普及性。课上可以通过分析用词、篇章结构搭配,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出作者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比较和分析中外对于天、地、人、自然等的不同看法。教师课下布置作业,以写作的方式总结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对异域文化和思想的了解和认识。学期末以小论文的方式,对本学期涉及到的相对宏大的人生命题进行进一步阐释、说明、梳理和总结。
(三)立足课堂,培养文化品格
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解释和评价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实现文化品格培养之目的。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集中发言、同伴评判、老师点评的方式,对涉及到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起到正确的辨别和引导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正确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再比如涉及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阅读文章,通过语文和对比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我国优秀的古典作品及其原创者有更多了解,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再如,通过命题写作、读后感、读书笔记、原文重现等教学方式,对语篇中的优秀文化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和再现,加深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中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创新性思维。
(四)丰富活动形式,创新文化品格塑造途径
设计新颖、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促进目标的达成,从而塑造良好的文化品格。如,演讲是抒发个人情感、加强文化价值认同、提高鉴别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以在学期中间或在重大的文化节日时组织适合的演讲活动;组织红色旅游可以使学生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红色历史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适时组织英语角等语言输出活动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取向,从而增强语言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中华文化典籍双语诵读比赛,寓文化教育于语言学习中,我们必须要对我国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对外文化输出时才能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大气谦和,海纳百川。
(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深化文化内涵理解
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部分,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传统教材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重在语言本体知识的训练和讲解。比如社会热点问题,既是学生关心的也是社会关注的,更是具有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性事件,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并把外媒、国内媒体有关报道呈现给学生,加以分析、综述、提炼和整合,深化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如今,信息以更深、更广、更快、更新的方式走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个时代一样依赖和依附于信息技术。随着大数据、AI、5G时代的到来,全球村似乎触手可及。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养成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个人自尊、自爱、自信的文化品格,相对于沧海之一粟的教材内容,更需要教师开发和整合课外的英语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文化补充。
(六)完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促进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理论上讲,核心素养应该是可教、可测、可评的[5]。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情境性、内隐性、适应性等特点,造成其评价困难。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中的很多不可测要素。但可以通过非考试方式进行评价,比如学习能力,可以通过问卷、教师观察以及学生在具体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去测量,首先,可以通过问卷法加以测量,形成性评价体系之一就是进行一系列科学、严谨、全面的问卷设计,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系列问卷设计,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状态。其次,还可通过学期小论文的方式展开测量,形式可多样,时间可宽松,评判标准力求多元。最后,教师还可通过观察法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下一阶段教学重点做好前期准备。
(七)促进教师发展,打造文化品格塑造新高地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所起的引领、指导、推动和形成作用毋庸置疑。塑造学生文化品格,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文化品格特性。多年来,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人文性功能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彰显和弘扬,因此培育出来的英语教师在语言能力方面精益求精,而在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能力方面则逊色不少。英語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需要加强,打造终身学习型社会,教师更应先行一步,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教师应该在以下几点加强培训和学习。首先,国学传承。主要是中华传统经典诗篇,伦理道德,灿烂文化创造产品和思维等。中华经典作品起自先秦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星灿烂。唐诗宋词元曲,及至明清小说,洋洋洒洒,浩如烟海。中华文明绵延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要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生生不息的文化养分,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国学精粹,并将其世代传递下去,构建人类美好的未来。其次,跨文化意识。需要培养教师跨文化意识和沟通以及交际情感素养(含人文精神、审美能力)、态度素养(含情感能力。最后,其他能力。包括沟通素养(含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思维素养(含归纳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态度、学习态度、成长意愿等。
五、结语
文化品格是培养有担当、有情怀、有思维、有视野、有胜任力的品格,培养文化自信,输出文化品质,关键是培养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应深植中华文化的沃土,如此才能更有激情、更有情怀、更有温度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梅德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英语课程改革[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2):4-12.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教程·教材·教法,2016(05):79-85.
[3]金滢坤.论古代家训与中国人品格的养成[J].厦门大学学报,2018(02):25-31.
[4]祝涛,傅小凡.范仲淹“圣贤”品格的哲学启示与传播价值[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02):366-378.
[5]束定芳.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7(04):35-41.
[6]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05):7-14.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