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摘 要】本文试图浅析日剧中突出的一些审美特征、艺术品格,以期给予国剧制作启发思考。
【关键词】日剧;日常性叙述;文化品格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07-01
日本电视剧的制作主体主要为日本几个主要的电视台,他们分别是NHK、富士电视株式会社、朝日电视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东京放送、日本电视台。其中除了NHK是公共传媒机构以外,其余各家电视台都属于民营商业电视台。常识性的认识是公立电视台出品的各种电视节目更多地注重文化品味、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的导向作用。因此,公立电视的节目一般来说质量较高,他们所顾及的不止商业收益的多少,更多的需要是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感。而私立电视台则属于企业性质,为吸引更多的受众,出现“娱乐致死”的情况。但是在日本众多电视台的节目品味分段不是那么明显,商业和公立制作机构在影视剧的制作方面都秉持严肃制作的宗旨,在题材选择上大多聚焦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关注日本社会集体的道德焦虑。讲述各行各业的日本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困境,对于社会真实残酷的一面,并不加以回避和过度的粉饰,而是以“日常感”平静地讲述真实人生的无奈和悲哀,结局不乏一点“点睛”的希望和召唤。观众在观看这些影视剧以后能够直面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真实的问题,了解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形态,对社会和人生也会有更清晰地认识和观点。
与中韩影视剧不同的是,在扮演“社会减压阀”的角色上,大多数日剧选择的是不同的路径即不以童话般完美的肥皂剧情节给观众太过虚幻的想象,而是立足于真实生活中不尽完美之处,编织真实世界的“残酷物语”。笔者以为,这样的故事切入点更加贴近生活、真挚动人。
在现代叙事学的研究中,“所叙之事”和“事之所叙”是主要的两块研究领域。叙事已经被作为一个话语生成机制,在此机制之中故事讲述的方式和讲述的故事同样重要,甚至有时更加重要,这是各种艺术形式走到现代之后集体突出的一个特征。参照现代叙事学的研究,在反观日本电视剧我们注意到在讲述的内容确乎具有的严肃性和话题性的同时,内容本身的讲述方式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北京电影学院的苏牧教授曾指出,电影的内容和讲述方式之间有三种不同层次的关系,即:举轻若重、举重若重、举重若轻。这三种境界依次由浅入深,而举重若轻是为至高境界。笔者认为日剧的书写方式正暗合苏牧教授提出的举重若轻的第三种境界。因为日本的电视剧在题材选择方面具有的话题性和尖锐性。日本电视剧的脚本家们在面对这一难题时一个基本的策略是选择了弱化戏剧性地日常性描写,即是以贴近生活的素描写法还原具体情境中人物本真的生活状态。这种书写方式能够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采取一种更为客观平视的方式去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偏狭的观点和意见,修正对社会问题固有成见。如红极一时的《昼颜》,故事讲述的是家庭妇女的婚外恋情,如此大胆辛辣有悖社会伦理道德的题材在脚本家井上由美子的书写下,没有用简单的道德判断“妖魔化”人物甚至将其直接贴上反面角色的标签,剧中出轨的人物就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在面对欲望的时候内心深处有过徘徊有过罪恶的感受,甚至一度不敢入禁区。几经踌躇之后,他们终究跨过了防线。或许在别人看来不耻不伦的欲望于他们而言其实是渴望已久的爱情,这样一种娓娓道来还原真实情境地叙述让观众不知不觉间对人物产生认同。如《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讲述的是杀人犯的家人如何在旁人厌恶排斥的目光下苦涩的生活。日本的法律制度虽然承袭自欧美国家,法庭的建制具有相当现代的外表,但是在骨子里面这个却是一个相当传统地以家族为单位地一个荣誉共同体的社会,如果在家族里面,有一个人触犯了法律,那么由法律制裁犯罪者本身,整个社会会以集体的轻蔑性态度对待犯罪者家人,他们认为犯罪者之所以犯法和父母的教育无方、家族成员之间不良的相互影响有关,甚至会认为家族成员与犯罪者同罪这种偏颇的看法。日本民族这种奇特的罪感意识显然和现代法制精神有悖,但是却是根深蒂固的存在。脚本家坂元裕二聚焦的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杀人犯家人的家族的故事。他还原了家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有一个杀人犯的家人所以几十年如一日的会有骚扰电话打进来咒骂他们,让他们为家人的过失而谢罪。不断的有媒体来采访,展览他们的从未愈合的伤痕;不敢以真实姓名介绍自己,一旦被知晓了他们是罪人家属就得立即搬家,他们比犯罪者本身背负了更为沉重的十字架。坂元裕二就是以日常性的素描方式绘制出了一副日本社会对犯罪者家族同样在犯罪的图景。可以说日常性的书写,细腻细节的慢慢堆积,不刻意设置戏剧突转,以一种深水静流地舒缓却有力的节奏,是日本电视剧脚本家在架构剧本时的独特智慧,去掉题材的“魅”,澄明一个被“妖魔化”的世界,还原每一段真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晓云.电影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2]苏牧.荣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李兆忠.暧昧的日本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