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策略优化

2021-09-10 08:03杨建臣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策略探究必要性

杨建臣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师在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优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基于此,本文重点就现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策略,以期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身体素质;必要性;策略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到:“一方面,要让孩子们跑起来。另一方面,体育锻炼要讲究科学,做好保护和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这充分说明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为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健康的体魄是学生文化学习和思维能力成长的根基,教师要充分发挥体育知识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常态化的运动训练中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一、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

(一)生活质量提升带来的肥胖问题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中显示,全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 4%,现在在我国,每六个儿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者肥胖。这一数据充分说明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峻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学生高热量、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不断增加,运动量却持续下降。

(二)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情绪问题

在学习压力下小学生出现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比重在增加,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节心情。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味地要求子女考高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学科应当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学生在繁忙的功课之余能够拥有户外活动、集体活动的平台。

(三)推动智育和体育失衡的紧迫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动“五育并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推动智育和体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在传统体育课堂上教师过分关注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运动习惯和兴趣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教学价值难以走出课堂,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难以有效提升,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一些教学工作的最终指向都应该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探究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习惯是驱使学生运动最好的动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觉得体育运动是快乐的有趣味的,这样才能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举例而言,在带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动作,将考核标准放在动作规范上,那么学生很容易将这项运动当做一种负担,尤其是对于男生而言更加容易引起他们的抵触。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适当简化动作,增加动作重复次数,这样就能保证更多学生都能掌握学习内容,收获成就感。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利用体育馆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示范视频,跟着音乐节奏一起做动作。

(二)重视体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运动技巧

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技巧是保证学生运动安全和顺利完成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兼顾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在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分配学、练、赛、评等环节所占的比重,利用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举例而言,在带领学生进行小组球课的时候,教师利用锥桶来培养学生的运球能力,让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脚背正面、脚背侧面、脚背外侧触球的技巧。具体游戏规则如下:教师将锥桶一字排开代表敌人的封锁线,学生两人一组一人作为“拯救者”站在封锁线的一侧,另一人作为“被俘虏者”在封锁线另一侧;哨声想起后,拯救者需要以“S”路线穿过封锁线拯救队友,到达队友一侧后,队友开始接力运球,返回“拯救者”所在一侧;这期间如果运球者碰到锥桶一次,就要加一秒时间,最后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在紧张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运动技巧,为身体素质的强化奠定基础。

(三)开展校级体育活动,强化学生运动意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小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样需要合适环境的影响。作为体育教师要主动牵头组织校级体育活动,要求学生以班级为整体参与活动,在这种集体氛围中强化学生的运动意识。举例而言,教师可以以月为单位开展“阳光长跑”活動,在平时的课间操或者体育课上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长跑训练,每个月进行一次比赛活动。

(四)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在近些年的中小学学业测评考试中,体育课程所占的比重都得到了提升,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构建新的评价模式。第一,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小学阶段的学生受身体发育速度和身体基础素质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能力和天赋,教师不能一味地根据绝对成绩来进行评价,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积极性等内容也纳入评价标准中,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要可以引入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方式,全面立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传播和讲解工作,更要切实发挥出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得优越起来,但是运动量的减少也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容易出现近视、过度肥胖、驼背等问题,体育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提升学生运动技巧、强化学生运动意识以及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道龙.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J].中外交流,2019,(6):272-273.

[2]李汝锋.论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J].文渊(中学版),2019,(7):465.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策略探究必要性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