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云春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更是我国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小学生缺乏主动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意识,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意识到在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借助语文教学这一阵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育活动,以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性教学,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基于此,以下对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170
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源远流长的特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许多传统文化节日中都有体现。目前,国外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浪潮,作为中国人更应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小学生正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黄金时期,继承、发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从学生抓起。
一、挖掘教材资源,展示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是课堂教学开展的主要媒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示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入手于课本教材,对有关传统文化资源的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梳理,依托课本教材引领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其价值及作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千古流传、备受好评,该故事是司马光智慧、从容、淡定的具体表现,是司马光摆脱了传统思维禁锢的可贵品质的体现,能教会学生正确区分生命与物质的比重。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一故事内容皆已了然在心,然而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中,《司马光》是以表述极其简练的文言文形式呈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度进行挖掘,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简练的一面,同时将文言文朗读中应该如何停顿的技巧和节奏传授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描述该课文中陈述的故事,分享自己获得的启示,这样一来便能够深入发掘教材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有效呈现方式,能帮助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初步理解。
二、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写作和阅读的重要前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对语文教学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完善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在小学低年级要以培养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开启学生认识汉字的大门,让学生认识到常用的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小学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正是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多彩、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的时候,一切听到的、看到的,包括山川海陆、花草树木、鱼虫鸟,然后根据不同事物的音形义创造了汉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富有意境的画卷,一首回味无穷的古诗,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所以,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通过音形义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休息”的“休”是一个人字,靠着一个木字,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在劳动完之后都会靠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休”字的时候不再只是把这个汉字当作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而是通过了解汉字背后蕴含的意义,理解这个汉字,从而掌握这个汉字。在拉近学生与汉字之间距离的同时,领悟到中华传统汉字的魅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为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教师还应把握课下教育契机,积极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化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活动,也可引导学生参加演讲比赛、主题话剧活动,使其感悟传统文化。教师应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设计适合现阶段学生的有趣的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切实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授完《将相和》《草船借箭》等经典著作的片段后,为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可开展“名著交流小课堂”活动。教师在为学生介绍相关名著时,应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传承与弘扬我国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四、利用传统节日,熏陶优秀传统文化
与其他课程知识相比,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有着很大差别,源自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可以发现。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引领学生对潜藏于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探索。我国有着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诸多节日,且每个节日都具备独有的来历,且蕴含了一个故事。如每年春节都会放鞭炮,而放鞭炮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阅读春节背景故事可以发现,春节是年兽到来的时间,通过放鞭炮能够驱赶年兽。元宵节代表正月十五那天,象征着团圆。而在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传统民俗,主要为了纪念屈原。而学生们在学习熟悉的传统节日时,可以很自然的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下《传统节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历史故事、视频素材,围绕“以我的传统节日”主题展开写作训练,不但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传统节日。同时,选择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要求学生在过节前搜集与节日有关的信息,并通过日记将自身对节日的感受记录下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一切教学契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教育策略,优化当前语文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天津教育,2020(27):72-73.
[2]王金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参花(下),2020(10):77-78.
[3]唐云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家长,2019(24):89+91.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李市镇高家小学